1.1.1长度的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长度的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认识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知道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难点)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重点),了解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
学法指导
通读预习内容找出知识点,去尝试测量你周围物品长度,并且完成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题目,必须熟悉单位换算方法。
观察老师演示刻度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书本上做好笔记
学情分析
1、物理是八年级新学科目,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做题思路。
2、刚开始学习物理有比较强求知欲望,我们让学生感受物理来自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关注个别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容易产生不敢问 不想学 不知道,恶性循环性 班内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本节课知识点
知识点1: 国际单位制和长度的单位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换算关系为: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换算,其单位也同时参与换算。要正确理解“单位换算”就是”等量代换”,即把“就单位”用“等量的新单位”替换下来。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工具
①常用工具:刻度尺,包括各种直尺 卷尺 米尺,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使用。
②精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通常在机械加工进行的精密测量时使用。
(2)使用刻度尺测量之前要做到“三看”
①看刻度尺的零刻线,如磨损应从其他刻度量起。
②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量程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③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3)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选对,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①“选对”是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度值有米 厘米 毫米等,而测量范围不同,所以首先要搞清被测物体大概有多长,测量精度要求有多高。这样就可以合理选择不同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②“放对”指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物体;零刻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前的数字。
③“看对”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
④“读对”是指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还要估读数字的下一位。对齐数字时估读“0”占位。
⑤“记对”是指除了正确 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上单位。
自主学习
长度单位
1、基本单位: 米 、符号: m 。
2、常用单位及换算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dm、 cm、 mm、 μm、 nm
2km= 2000 m = 20000 dm= 200000 cm
8.5m= 850 cm; 36000nm= 3.6 km
二、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做到“六会”)
1、会认:正确认识刻度尺 零刻度线 、 量程 、 分度值 。
2、会选:所测物体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 量程 , 合理 且选择
合适的 分度值 的刻度尺。
3、会放:刻度尺的刻度线尽可能 正放 被测物体且与紧靠 被测边,不能 倾斜 。
4、会看:读数时,视线要 正对 刻度线(视线垂直与尺面),不能 倾斜。
5、会读:一定要估读到 下一位 。
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 测量值 、 估读值 以及 单位 。
课堂探究
1、下图所示的厘米刻度尺的量程是 10cm ,分度值是 0.1mm 。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木块时的做法,请指出他操 作中的错误之处。
解析:1、没有放正刻度尺。
2、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
3、在图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___B___(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2.45 cm
解析: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派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量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5 cm,
细钢丝的直径是 1.563 mm
解析:知道钢丝绕紧密派线圈的长度为5cm,要求钢丝的直径是等于紧密派绕线圈的长度除以圈数,5cm=50mm 50mm/32=1.5625mm
课堂达标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 D )
解析:A、读数视线必须要正对刻度尺;B、测量时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
C、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D、正确
有位粗心的学生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 A)的单位是米 。
A、一支铅笔的长度为0.175 B、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C、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2.4 D、一名同学的高度为160
解析: A、一支铅笔的长度17.5cm,0.175m;B、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cm;C、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2.4mm D、一名同学的身高为160cm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B )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C、D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不符合题意;
A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不符合题意;
C选项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 故选B.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尺为1 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C )
A、171.2mm B、1.712dm C、0.172km D、0.172m
解析: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7.12cm 单位换算关系A、1cm=10mm 该铅笔长度为171.2mm 正确;B、1cm=0.1dm 铅笔长度17.12cm=1.712dm 正确;C、铅笔长度 17.12cm=1.712×km 错误;D、铅笔长度17.12cm=0.1712m 正确。
5、一位同学精确地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8.42cm,从分度值为 0.1cm ,测量数据的准确值为 18.4cm ,估计值为 0.02cm
课后提升
选择题
1、(2013年。山东)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着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D )
A、量程15mm,分度值0.5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m,分度值1mm
2、某同学用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力拉尺子,这要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B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可能大可能小
二、填空题
小麦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 ,如图甲的长度为 1.85cm ,图乙的长度为 1.40cm 。
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A 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 A 刻度尺。3、用两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解析:
3、A尺示数是___2.75____cm,B尺示数是____2.7___cm.
拓展提升
1、常识:门框高度约 2m 中学生的身高约 160cm-165cm 一层楼的高约 3m 课桌高约 40cm 普通铅笔长度 17.5cm 一本物理课本厚度 0.8cm
解析:估测题目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在中考试题中常有出现。
问题 ;1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2、计算
40m= km 6dm= m 300cm= m 7mm= cm 8×109nm= m 2×10-3km= m
10 ×10 = 10 ÷10 = 18×10 /2×10 =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