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我是中国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我是中国人》

资源简介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京歌《我是中国人》,了解京剧四大行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知识与技能: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学习京剧一字多音的拖腔演唱方式,京剧与京歌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使用模仿、比较等方法进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难点:京剧一字多音的拖腔演唱方式
三、课型:歌唱课
四、课时:第一课时
五、教学用具:响板、多媒体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我国国粹—京剧被誉为“东方歌剧”,剧中会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向观众演绎不同的角色与情节,在京剧中将角色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了四大行当,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些吗?(观察图片)
2、引出京剧四大行当:
生:男性角色,细分有小生、老生等角色。
旦:女性角色,细分有青衣、花旦、老旦、刀马旦等。
净:脸谱角色
丑:滑稽或讽刺角色
3、出示图片,辨别四大行当
(二)新课教授
1、初次聆听
感受速度,情绪(中速,激动、自豪)
2、再次聆听
老师用响板打拍,学生观察、比较,《我是中国人》与现代歌曲的拍子有什么区别?
《我是中国人》的拍子为1/4拍,有强拍无弱拍。在京剧中,强拍称为“板”,弱拍称为“眼”,此曲为“有板无眼”。
3、学唱歌曲
老师唱词,学生哼唱旋律,找出歌曲中的换气节点。
老师唱词,学生小声跟唱,强调最后一句“人”字旋律的特点:一字多音。
4、老师教授京剧“亮相”动作,学生分为小组将唱、做结合,进行展示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接唱。
(三)拓展与创新
1、老师演唱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学生对比京剧与京歌的区别。
2、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知识?
(四)课堂小结
《我是中国人》以激动、自豪的情绪唱出了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这首京歌融汇了京剧的特殊唱腔,请同学们在课下寻找其他的京歌并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
速度:中速 情绪: 激动、自豪的
1/4拍 有板无眼
一字多音
京剧 京歌
八、课堂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