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说“不”》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对校园欺凌说“不”》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山东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七年级下册《对校园欺凌说“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校园欺凌。
2.掌握预防被欺凌的方法。
3.遭遇校园欺凌时能灵活应对,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以及影响,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播放一段有关校园欺凌的电影剪辑片段,在观看视频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在观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2.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3.这是欺凌还是开玩笑?从而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并区分校园欺凌和开玩笑的区别。
二、新课讲授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我们一般常见的欺凌方式有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欺弱。思考:回想视频中,有那些欺凌行为、动作?
(二)校园欺凌的表现
通过思考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打、骂、毁、传、吓。从而得到校园欺凌的几种形式: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网络欺凌、社交欺凌。思考:在了解了校园欺凌后,我们看见有这么多欺凌方式,他们经过校园欺凌后,会对被欺凌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的影响
身体上的伤害:受伤;心理上的伤害:恐惧、忧虑、消沉抑郁、厌学、逃学;身体上看得见的伤口可能会愈合,但心理上的伤口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分组探究:如果我们在现场,我们能为受欺凌的女生做些什么呢?被欺凌的女生有哪些自救的办法呢?五分钟时间,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情景活动: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帮凶、旁观者,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每个角色不同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反应,提出几个问题:
问题 1:求助=打小报告?遇到其他同学被欺负,排挤等,应该想办法阻止,求助、保护弱小是正确的行为,跟打小报告截然不同!
问题 2:求饶是不是懦弱的表现?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
问题 3:以暴制暴,行不行?积极寻找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请大家帮忙想办法,团结的力量大归纳总结出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三个方面: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3) 及时报告,以法维权法律
知识拓展:
1、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2、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
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播放因校园欺凌而判刑的新闻,让学生感受校园欺凌的后果。三、课堂小结四、巩固练习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谈谈想法: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呢?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2.宣誓环节:全班同学一起宣誓:我宣誓: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我要和同学和睦相处,绝不参加任何校园欺凌活动。发现欺凌,及时向老师、家长及相关部门报告。我们不当残忍的施暴者,不当冷漠的观望着,不当沉默的被害者。
宣誓人:***
五、作业布置
制作一张《向校园欺凌说“不”》手抄报。希望大家能够向校园欺凌说“不”。
【教学反思】
校园欺凌的现象在学校中时有发生,表现为语言伤害,恐吓,威胁;结成小团体孤立、冷落某个学生,或者网络欺凌等。校园欺凌中的任何参与者都会在其中收到伤害。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对于自身和他人的伤害,了解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背后的动机,以及了解遇到校园欺凌后正确的应对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抛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探讨,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体验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深刻意识到旁观者的重要作用,并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认真思考,课堂效果良好。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考虑延长课时,涵盖更多的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验活动当中。
《对校园欺凌说“不”》课后反思
校园欺凌的现象在学校中时有发生,表现为语言伤害,恐吓,威胁;结成小团体孤立、冷落某个学生,或者网络欺凌等。校园欺凌中的任何参与者都会在其中受到伤害。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对于自身和他人的伤害,了解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背后的动机,以及了解遇到校园欺凌后正确的应对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抛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探讨,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规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体验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深刻意识到旁观者的重要作用,并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认真思考,课堂效果良好。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考虑延长课时,涵盖更多的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验活动当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