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学科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准确地把握直觉想象和捕捉灵感,理解迁移和想象。
2.公共参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感悟生活,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有心人
必备知识:
联想思维的含义
联想思维的基础
联想思维的方法
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能力:
能够借助具体的案例来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和方法,找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觉运用联想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联想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联想思维的方法
难点:联想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联想思维的方法
三课前预习
1.想象:
(1)______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①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②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______、______,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展开想象的______也会不同。
①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__________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______的想象。
②作用: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不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______的新形象。
(3)通过提出______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意义: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__________,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______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4)想象可以帮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______。
(5)______是创新思维的基础,______和______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2.迁移
(1)______是联想思维的“联络”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______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__________与__________,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阔可能的______。
(3)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______。
3.联想思维的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
①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______起来,建立新的______,产生新的观念。
②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__________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__________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__________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
①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______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______、______甚至是______。
4.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1)迁移的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________变迁与________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迁移的意义。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________。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________。③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5.联想思维因人而异:
(1)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___________。
(2)重要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3)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________________,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___________。
四自我检测
1.除尘器刚发明时采用吹尘方式,即把物体表面的尘土吹走。一次,人们用该除尘器在伦敦某火车站的一节车厢里演示时,除尘使得车厢内尘土飞扬,让围观群众透不过气来。这引起了赫伯布斯的反思,他想,能不能反过来吸尘呢?经过试验,真空负压吸尘器得以发明。吸尘器发明过程中的这种想象( )
①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是一种形象化想象
②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③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
④可以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古代有位鉴定大师,人称“徐半尺”,意思是说他每次鉴定时将画轴展开半尺就可以鉴定出画作的真伪。从思维角度看,徐半尺鉴定古画的真伪凭借的是(  )
A.直觉 B.想象 C.灵感 D.创新
3.中国邮政于2021年11月24日发行《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一套5枚,选取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5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别为:“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华龙一号”、“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科技创新邮票( )
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载体,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②用简练概括的画面表现深奥的科学原理,表明艺术创新思维源于合理想象
③以简单朴实的视觉元素展现国家发展进步大主题,设计者正确处理了系统要素关系
④蕴含的虚实相生创作手法将写实与抽象表达有机结合,体现了意识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学以致用”,高三某同学总结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答政治试题的方法,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现象的产生”类试题,适合运用发散思维,根据已知信息,多角度思考寻求问题答案
②推导类试题需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寻找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
③“分析某一事件的影响”类试题,适合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矛盾分析法,全面分析其影响
④“材料体现了哪些学科知识”类试题,适合运用演绎推理方法,从个别性前提得出一般性结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国家将“对症下药”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扶贫工作中,改革了过去那种“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扶贫方式,这体现了( )
①通过改革“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帮助人们在扶贫中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通过改革“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体现联想思维的迁移方法
③为扶贫工作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④为扶贫工作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水稻,试种后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推断其为天然杂交水稻。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2021年5月,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的“超级稻”项目再获佳绩。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的辩证思维有( )
①归纳推理,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②发散思维,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创新突破口
③辩证否定,没有对旧事物统一体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
④质量互变,把握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以下案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①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体现辩证分合的思维方法
②红河州13县市全部都是“天然氧吧”——该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③只有患者接受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正确的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④鲁班伐树被带刺的野草划破皮肤,受到启发而发明锯子——体现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育图标共24个,该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神,彰显了北京冬奥会的理念和愿景。这体现了( )
①无意想象通过“畅想”方式进行思维活动
②运用迁移和想象有助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③创新思维超越陈规,属于非逻辑思维方法
④反映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十分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内容和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如“齐天大圣”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每一种变化都没有超越当时科学发展和时代水平。正像高尔基说的那样:“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下列对想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想象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②想象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如实反映认识对象
③从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看,想象属于形象思维
④一般而言,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是想象的主要特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熊出没·重返地球》作为《熊出没》系列大电影第八次亮相新春,首次将视角转入太空,满满的硬核科幻元素,大量精彩纷呈的科幻场景让人目不暇接。影片讲述了神秘的“外星人”阿布造访狗熊岭,结识熊二后,大家一起联合打败反派,守卫家园的故事。该影片的创作说明了( )
①联想思维可以将不同事物进行可能的联结与思考
②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③文化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想象才更具生命力
④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课前预习
1.(1) 想象 加工 改造 重新组合 再加工 再组合
(2) 方式 有意想象 形象化 创造性
(3) “假如” 局限性 丰富
(4)目标
(5) 联想 迁移 想象
2.(1) 迁移 不同 位置变迁 功能移植
(2)思路
(3)桥梁
3.(1) 跨越的联结性 联结 关联 相关对象 不相关对象 非连续的
(2) 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畅想 构想 想象 幻想
4.(1) 位置 功能
(2) 思路 桥梁
5.(1)并不相同
(2) “联结”速度 “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3) 联想思维训练 重要途径
四自我检测
1.B2.A3.A4.B5.C6.D7.C8.C9.A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