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方法 专项6 童话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方法 专项6 童话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方法
专项6 童话阅读
文体概述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它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神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常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具、玩具等以人的特征,将人的思想感情注入其中,使它们像人一样生活和思考。童话一般分为拟人化童话、超人化童话、知识童话(科学童话)等。本学期涉及童话的文章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
方法指导
一、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童话的魅力来自它的幻想和夸张。这既是童话的艺术手法,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所以童话里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所实有的。但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它们都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我们在理解时,应该把它作为客观生活的反映。
二、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说的人格化手法。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这样,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一旦进入童话领域,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而要把它们看作活生生的人。
三、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不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折射现实生活。例如,社会上有冻死孩子的事情,才出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世界上有些虚伪的、自欺欺人的人,才出现像《皇帝的新装》那样的作品;还有善与恶、苦与甜、笑与哭等情景在童话里的出现,无一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我们随作者进入了一个个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上天入地、嬉笑怒骂的时候,决不能小视它的现实意义。
解题技巧
一、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起到教育、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童话和寓言相比,不同的是在故事情节上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篇幅较长。阅读童话除了要依据这些特点外,还要分清它是属于下面几种类型中的哪一种:(1)拟人化童话,即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人物”。如本册教材中的《那一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2)人物童话,即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3)超人化童话。即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4)知识童话(也称科学童话)。即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阅读童话,首先就要搞清楚是属于哪种童话,再根据各类童话的不同特点去理解。
二、领悟童话的生活道理。
童话总是通过有趣、离奇的故事反映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在阅读时,外貌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如《一块奶酪》一文,作者把一群蚂蚁当作人来写,让它们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描写蚂蚁队长和小蚂蚁们在搬运奶酪时,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对掉下的奶酪渣作出正确处理的过程,赞美了蚂蚁队长能够抵制诱惑、以身作则的美好品质。
典例讲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装一瓶月光回家
住在地下的小鼹鼠一年365天都看不见月光。
小鼹鼠不想搬家,因为黑黑的家里有着爸爸妈妈的味道。小鼹鼠的爸爸和妈妈都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它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冬天来了,小鼹鼠觉得黑黑的家里从来没有这样寒冷过。于是,它带着一个空空的瓶子,离开了家。
“你在干什么?”月光下,一只兔子发现了小鼹鼠。
“我想装一瓶月光回家。”小鼹鼠说。
“哈哈,你真是一只傻得可爱的鼹鼠。”小兔子大笑着,离开了。
“你在干什么?”树上的一只猫头鹰发现了小鼹鼠。
“我想装一瓶月光回家。”小鼹鼠说。
“哈哈哈,我活了大半辈子,可从未听说过月光可以装进瓶里。”猫头鹰说完,闭上眼睛,不再搭理小鼹鼠。
小鼹鼠知道兔子和猫头鹰都说得没错。可是,它还是好想装一瓶月光回到那个永远黑黑的地下。“那样,我也许就不会感到寒冷了。”小鼹鼠想。
就这样,在每一个有着月光的冬夜,小鼹鼠都会拿着它的玻璃瓶走在草丛、山林里。
天,越来越冷。小鼹鼠的家也更加黑暗阴冷。小鼹鼠拼命地闻着空气中爸爸妈妈留下的味道,温暖着自己。它多么想在夜晚拥有一丝光亮啊。
一天晚上,小鼹鼠又离开了家。
“亲爱的小鼹鼠,你在干什么?”一只坐在树上看星星的小松鼠发现了它。
“我想装一瓶月光回家。”小鼹鼠说。
小鼹鼠以为小松鼠会像别的动物那样笑它傻。可是,小松鼠却说:“来吧,也许我可以帮帮你。”
小松鼠的家在树上。它邀请小鼹鼠到了自己的家里。
小松鼠将玻璃瓶放在窗外,然后牵着它的手,安静地看着外面的树林,看着被树叶筛过的月光渗入瓶中。看着看着,小鼹鼠的心慢慢地暖和了起来。
“谢谢你,亲爱的小松鼠。”离开的时候,小鼹鼠深情地说道。
“不用谢,欢迎你明天晚上还到我的家里装月光。”小松鼠说。
听了小松鼠的话,小鼹鼠使劲地点了点头。它相信这个冬天自己再也不会觉得冷了,也不用再担心家里永远黑黑的了。
1.小鼹鼠要装一瓶月光,先遇到了_________,它们________;然后遇到了________,它_________。
【答案】兔子、猫头鹰 嘲笑小鼹鼠 小松鼠 帮助小鼹鼠收集月光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先通读短文,然后找出相应的段落回答问题。短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通过对话的形式写了小鼹鼠遇到兔子和猫头鹰的过程,从“哈哈,你真是一只傻得可爱的鼹鼠”和“哈哈哈,我活了大半辈子,可从未听说过月光可以装进瓶里”中,看出兔子和猫头鹰对小鼹鼠的嘲笑;短文第八至十一自然段,写小鼹鼠遇到了小松鼠,从“它邀请小鼹鼠到了自己的家里。小松鼠将玻璃瓶放在窗外,然后牵着小鼹鼠的手,安静地看着外面的树林,看着被树叶筛过的月光渗入瓶中。看着看着,小鼹鼠的心慢慢地暖和了起来”中,看出小松鼠在帮助小鼹鼠收集月光。
2.第一自然段说“冬天来了,小鼹鼠觉得黑黑的家里从来没有这样寒冷过”,这是因为什么?
【答案】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小鼹鼠觉得很孤单。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分析能力。从句子“小鼹鼠的爸爸妈妈外出很久了,留下小鼹鼠独自生活在地洞里”看出小鼹鼠很孤单,因此觉得冬天寒冷。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小鼹鼠装满了一瓶月光,可以用来照明取暖了。
B.小鼹鼠有了朋友,不再孤独了。
C.小松鼠教给了小鼹鼠取暖的方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的考查。短文写了小鼹鼠的爸爸妈妈不在家,它觉得冬天特别冷,就想收集月光,在小松鼠的帮助下,收集了月光,心里暖暖的。其实温暖它的不是月光,而是小松鼠的帮助,也就是朋友的关爱。因此选择B。
4.月光能装到瓶子里吗?小鼹鼠的瓶子里到底装了什么?
【答案】月光不能装到瓶子里,小鼹鼠的子里装的是小松鼠的关爱。
【解析】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考查。解答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句意。月光是一种光,光是无法被装到瓶子里的,文中小鼹鼠说把月光装到了瓶子里,其实是把小松鼠对它的关爱装在了瓶子里。
5.想象一下:小鼹鼠在装月光的时候,还会在森林里遇到谁?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答案】示例:小鼹鼠拿着瓶子,开心地走在回地洞的路上,它遇到了一只冻得发抖的小刺猬:“小刺猬,你需要这月光取暖吗?”小鼹鼠说。小刺猬好奇地问:“月光能取暖?我是第一次听说。”“当然能,和我一起到洞里去吧,月光会让我们都暖和起来的。”
【解析】本题是对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先发挥想象,思考小鼹鼠会遇到谁?然后思考它们的对话内容。可以从小鼹鼠把月光给别的小动物的角度来想象,也可以从小鼹鼠和其他小动物一起装月光的角度来思考。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