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所围面积与
其位移的对应关系,并能由面积求其位移
2.理解公式的特点,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3.会推导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理解公式特点,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预习案
知识清单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__________.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__________的直线,其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t图线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矩形的__________.如图所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的图线和__________包围的面积.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__________的面积.
(2)位移公式:x=__________.
①公式中x、v0、a均是__________,应用公式解题应先根据正方向明确它们的正负值.
②当v0=0时,,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__________与时间的关系.
3.位移—时间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为一条__________的直线,静止物体的x-t图像为一条__________的直线.
(2)x-t图像的物理意义:描述了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x-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__________.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将速度公式v=v0+at和位移公式联立,消去时间t即可得到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若物体初速度v0=0,则上述公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所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__________,利用位移和速度的关系来求解,往往会使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方便.
自我检测
思考辨析
1.判断: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 )
2.判断:x-t图像描述物体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3.判断:能通过x-t图像得出对应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
4.判断:因为,,所以物体的末速度v一定大于初速度v0.( )
探究案
情景探究
由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可以看出,在时间t内的位移x对应图中着色部分的矩形面积.那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时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课堂探究
探究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理解
核心归纳
1.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微分与极限思想
在推导位移公式过程中,将梯形分割成许多份,每一份用矩形面积表示,这就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微元方法,即微分思想;当n的取值趋向于无穷大时,也就是把梯形无限细分,所有矩形面积的和就趋近于梯形的面积,即矩形面积总和的极限等于梯形面积.这就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极限方法.
特别提醒
(1)对于任何形式的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都等于物体的位移.
(2)如果一个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t轴围成两个三角形,面积分别为x1和x2,此时x1<0,x2>0,则0~t2时间内的总位移x=|x2|-|x1|或x=x1+x2.若x>0,位移为正;若x<0,位移为负.
(3)位移公式是矢量式,因为v0、a、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4)应用位移公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选择研究对象,分析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选择研究过程.
②分析运动过程的初速度v0以及加速度a和时间t、位移x,若有三个已知量,就可用求第四个物理量.
③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0方向为正方向),判断各矢量的正负代入公式计算.
典型例题
例1 一小球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斜面足够长),已知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为4 m/s.求:
(1)第6 s末的速度大小;
(2)前6 s内的位移大小;
(3)第6 s内的位移大小.
思路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分别求解.
尝试解答
方法点拨
(1)分析已知条件,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问题.
(2)注意区别前6 s内的位移和第6 s内的位移,第6 s内的位移是前6 s内的位移与前5 s内的位移之差.
拓展练习
1.以36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前2 s内的位移是16 m,求:
(1)刹车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多少.
探究2 对x-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
核心归纳
x-t图像和v-t图像的比较
比较项图像 x-t图像 v-t图像
典型图像
图线上的点 对应某一时刻物体所处的位置 对应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
线段 可求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可求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斜率 对应物体运动的速度 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图像中各图线的交点 同一时刻各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同一时刻各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纵轴截距 初位置 初速度
与时间轴所围面积 无意义 位移
特别提醒
(1)x-t图像中,“x的正负”表示位移方向的正负;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的正负.
(2)v-t图像中,“v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的正负;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的正负.
典型例题
例2 (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思路分析:注意图像中坐标与斜率的意义.
尝试解答
方法点拨
x-t图像反映物体相对坐标原点的位移大小,斜率反映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拓展练习
2.某一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求:
(1)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
(2)前4 s物体的位移;
(3)前4 s物体通过的路程.
探究3 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理解
核心归纳
1.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为矢量式,应用它解题时,一般先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2)x>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x<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特点:关系式中未涉及时间t.
典型例题
例3 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思路分析:题目中无运动时间,也不需要求运动时间,一般可选择公式.
尝试解答
方法点拨
不涉及时间t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可直接选用.
拓展练习
3.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而车尾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v2,求:
(1)列车的加速度a;
(2)列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v;
(3)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随堂检测
1.(多选)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C.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是都相同
2.(多选)如图所示是质点M在0~10 s内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第1 s的位移是4 m
B.质点第5 s的位移是8 m
C.质点前6 s的位移是8 m
D.质点后4 s的位移是16 m
3.甲、乙两质点沿同一直线、同向、同时开始运动,甲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乙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3t(v的单位是m/s,t的单位是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t=2 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D.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
4.(多选)如图所示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时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0 s
B.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C.汽车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 m
D.汽车启动过程中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5.(多选)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运动过程的位移(单位m)与速度(单位m/s)的关系式为x=(25-v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汽车做匀减速且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 s
C.t=0时刻汽车的初速度为25 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25 m
6.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为了确保安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0=24 m/s.某司机驾车在该高速公路上以限定的最高速度行驶,突然前方约90 m处有一车辆因故障停车挡住去路,司机从发现后便操作紧急刹车,到汽车开始匀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为t0=0.50 s(注: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0 m/s2,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
参考答案
预习案
知识清单
1.(1)vt (2)时间轴 面积
2.(1)时间轴 梯形 (2) ①矢量 ②位移
3.(1)倾斜 平行于时间轴 (2)位移 (3)速度
4. v2=2ax
5.时间
自我检测
思考辨析
1.× 2.√ 3.√ 4.×
探究案
情景探究
可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v-t图像所围面积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有相同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用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
课堂探究
典型例题
例1 (1)6 m/s (2)18 m (3)5.5 m
解析:(1)由v=at得小球的加速度,
小球在第6 s末的速度v2=at2=1×6 m/s=6 m/s.
(2)前6 s内的位移.
(3)第6 s内的位移.
拓展练习
1.(1)2 m/s2 (2)25 m
解析:(1)v0=36 km/h=10 m/s,前2 s内的位移,代入数据解得a=2 m/s2.
(2)车停下来时间为t2,v0=at2,解得.
根据,
解得x2=25 m.
典型例题
例2 BC 解析:本题运动图像为x-t图像,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反映速度的大小,a做匀速直线运动,b先正向运动速度减小,减到0后负向运动速度增大,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x-t图像中交点表示相遇,所以在t1时刻a、b相遇,b追上a,选项A错误.
拓展练习
2.(1)6 m (2)5 m,方向沿规定的正方向 (3)7 m
解析:在v-t图像中,速度图像和t轴所围成的面积数值等于位移的大小.
(1)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应为最大位移的大小,对应t轴上方图线所围正面积.
(2)前4 s物体的位移对应图像上t轴上方的正面积减去t轴下方的负面积,即,
方向沿规定的正方向.
(3)前4 s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图像中的正面积与负面积绝对值之和,即.
典型例题
例3 B 解析: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解决问题.
由题知,v=50 m/s,a=6 m/s2,x=200 m,根据得飞机获得的最小速度.故选项B正确.
拓展练习
3.(1) (2) (3)
随堂检测
1.BC 2.AC
3.C 解析:对甲,根据知,甲的初速度为v甲=8 m/s,加速度为a甲=-1 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乙,根据v=3t知,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乙=3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D错误;t=2 s时,甲的速度v=V甲+a甲t=8 m/s-1×2 m/s=6 m/s,乙的速度v′=3×2 m/s=6 m/s,故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故选项C正确.
4.BC 解析:由图看出,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t=10.0 s-4.0 s=6.0 s.故选项A错误;在0~4 s内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故选项B正确;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故选项C正确;10 s后汽车启动,因图像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则加速度不断减小,故选项D错误.
5.BD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由题意可知:x=(25-v2),则:,,解得:a=-0.5 m/s2,v0=5 m/s,故选项A、C错误.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故选项B正确.当v=0时,汽车停止,则刹车过程的位移为x=25 m,故选项D正确.
6.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解析:汽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v0t0=24×0.50 m=12 m,
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下来0=v0-at,得t=6 s,
,x2=72 m.
因为x=x1+x2=12 m+72 m=84 m<90 m,可知汽车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