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超重和失重导学案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超重和失重导学案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超重和失重
学习目标
1.掌握重力测量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自由落体加速度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二力平衡
2.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超重和失重
预习案
知识清单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_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________的加速度.
2.失重(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_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叫__________.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________的加速度(a=g时,对应完全失重).
3.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1)受力情况:运动过程中只受__________作用,因重力恒定不变,所以物体的__________恒定.
(2)运动情况:初速度__________的竖直向下的__________直线运动.
自我检测
思考辨析
1.判断:只有加速度等于零,速度也等于零时,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 )
2.判断: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的重力增加,处于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减小.( )
3.判断: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其加速度为零.( )
探究案
情景探究
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图甲呈现的是某人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很明显,图线直观地描绘了人在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的全过程.
如图乙,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请你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
课堂探究
探究1 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
核心归纳
在一些综合题中,牛顿第三定律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对象的转移,将对作用力的分析转化为对该力的反作用力的求解.
典型例题
例1 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处放下,如图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a下降(aA.(M+m)g-ma B.M(g-a)-ma
C.(M-m)g+ma D.Mg-ma
思路分析: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压力的求解可以转化为对支持力的求解,研究对象由地面转化为人.
尝试解答
方法点拨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结合整体和隔离法受力分析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关键.
拓展练习
1.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为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 B.(M+m)g-ma
C.(M+m) g+ma D.(M-m)g
探究2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核心归纳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3.判断物体超重与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①超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②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①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处于超重状态.
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处于失重状态.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典型例题
例2 (多选)在一电梯的地板上有一压力传感器,其上放一物块,如图甲所示,当电梯运行时,传感器示数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
思路分析:解答该题时应把握好超重和失重的物理含义及其判断方法.
尝试解答
方法点拨
(1)超重与失重不是重力本身变了,而是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发生了变化,若弹力大于重力是超重,反之是失重.
(2)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方向是超重、失重判断的关键,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包括斜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包括斜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拓展练习
2.(多选)在升降机中,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3.(多选)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称重,若把下蹲和起立过程均简化成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蹲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再增大
B.下蹲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增大再减小
C.起立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再增大
D.起立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增大再减小
探究3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竖直上抛运动
核心归纳
1.自由落体运动
由于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所受重力是一个恒力,由牛顿第二定律:mg=ma可知,其加速度a=g是恒定的,从这个角度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
(1)条件
①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②只受重力.
(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3)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基本公式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①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上与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所用的时间t下相等,即.
②落回抛出点的速度大小v等于初速度v0.
③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
④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
(4)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①分段法:上升阶段是a=-g、v末=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整体法: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是-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列方程时必须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典型例题
例3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匀速上升,当达到离地面高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思路分析:绳子断裂之前重物受到平衡力作用,断裂之后绳子的拉力消失,重物的初速度向上,只受重力,做竖直上抛运动.
尝试解答
方法点拨
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方向和大小均不发生变化,整个阶段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可以采取整体法,简化运算步骤.
随堂检测
1.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不受重力
D.完全失重的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加速上升,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m(g+a)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m(g-a)
C.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3.(多选)某同学背着书包乘坐电梯,在电梯运行的某个阶段,感觉到书包变轻了,由此可以判断电梯的运动情况是(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下降 D.减速上升
4.(多选)在某一高度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时,经历的时间可能为(g取10 m/s2)( )
A.1 s B.2 s
C.3 s D.4 s
5.某人在以2.5 m/s2的加速度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80 kg的物体,那么此人在另外一座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最多能举起40 kg的物体,则求电梯上升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预习案
知识清单
1.(1)大于 (2)竖直向上
2.(1)小于 完全失重 (2)竖直向下
3.(1)重力 加速度 (2)为零 匀加速
自我检测
思考辨析
1.× 2.× 3.×
探究案
情景探究
人站起的过程是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最后静止的过程,因此人是先超重再失重,最后平衡.
课堂探究
典型例题
例1 C 解析:对重物,设绳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F=ma,所以,绳的拉力为F=mg-ma.对人,受重力、绳的拉力及地面的支持力而平衡,则Mg=FN+F,所以FN=Mg-F=(M-m)g+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也为(M-m)g+ma.
拓展练习
1.B 解析:竿上的人与竿的相互作用力为Ff,则底下的人受到的压力为FN=Mg+Ff,对质量为m的人有:mg-Ff=ma,解得:FN=(m+M)g-ma.
典型例题
例2 BC 解析:从F-t图像可以看出,0~t1,F=mg,电梯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t1~t2,F>mg,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块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t2~t3,F=mg,可能静止或匀速运动;t3~t4,F拓展练习
2.BC 解析:若a=0.8g,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F=1.8mg,其中F为人的视重,即人此时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D错误;若a=0.2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得F′=0.8mg,人的视重比实际重力小,选项B、C正确.
3.AD 解析: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人从下蹲状态起立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
典型例题
例3 7 s 60 m/s
解析:解法一(分段法):
重物上升阶段,时间,
上升高度,.
重物下降阶段,下降距离H=h1+175 m,
下落时间t2,则,故.
落地速度v=gt2=60 m/s,总时间t=t1+t2=7 s.
解法二(全程法):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重物全程位移,h=-175 m,
可解得t1=7 s,t2=-5 s(舍去).
由v=v0-gt,故v=-60 m/s,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随堂检测
1.D 解析:超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增加,选项A错误;失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减小,选项B错误;完全失重是说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为零的时候,由重力产生加速度,故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此时物体的重力也不变,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A 解析:超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计算出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3.BD 解析:当电梯静止时有:N-mg=0;当电梯运动时书包变“轻”,说明N减小,对书包受力分析可知:mg-N=ma,解得:,加速度方向向下,故电梯可能加速下降或者减速上升,故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
4.AC 解析: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上的10 m/s时,根据v=v0-at1,解得t1=1 s,故选项A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下的10 m/s时,根据v′=v0-at2,解得时间:t2=3 s,故选项C正确.
5.5 m/s2 解析:设人的最大举力为F.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当电梯以2.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1g-F=m1a1,
解得:F=600 N,
当电梯匀加速上升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2g=m2a2,
代入解得:a2=5 m/s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