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究案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含义。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能够求解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课堂探究考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意义: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②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了力的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3.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典例精析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C.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D.以火车为参考系,此时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能适用考点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关系式:F=ma。适用范围: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的参考系。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1.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2.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幼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3)a=△v/△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v无直接关系; 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典例精析:如图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木炭包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刚放上去时的加速度越大C.木炭包刚放上去时的加速度大小,与它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无关D.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考点三: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物理量共七个,其中力学有三个,它们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典例精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物理量的基本单位是( )A.千克、秒、米 B.质量、时间、力C.质量、时间、长度 D.千克、秒、牛考点四: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公式,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1.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所示。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典例精析:如图所示,升降机内的水平地板上,用轻弹簧连接一个的物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升降机以速度v向下做匀速运动时,物体恰好能静止在地板上,若突然发现物体在升降机内向右运动,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保持原来匀速运动 B.向下做加速运动C.向下做减速运动 D.已停止不动考点五:超重和失重超重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超重的特点: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失重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失重的特点: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4)尽管整体没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物体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整体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状态2.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3.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方法(1)若物体加速度已知,看加速度的方向,方向向上则超重,方向向下则失重。(2)若拉力或压力已知,看拉力或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大于重力则超重,小于重力则失重。典例精析: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 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t=60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B.5~55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t=59.5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t=4.5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随堂检测1.张扬同学参加了1 000米跑、肺活量、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等项目的身体素质测试,其测试成绩中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进行计量的是( )A.1 000米跑:3分10秒B.肺活量:3 200毫升C.引体向上:15次D.投掷实心球:14.5米2.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3:2,初速度之比为2: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 )A.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2:3B.滑行的时间之比为1:1C.滑行的距离之比为4:9D.滑行的距离之比为3:23.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4.如图所示,A、B球间是轻绳,A球与天花板间及B、C球间是轻弹簧,开始整个系统竖直静止。已知三球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剪断轻绳的瞬间,A、B、C三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0 2g 0 B.2g 2g 0 C.0 0 g D.3g g 2g5.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A.力、N B.电流、AC.磁通量、Wb D.磁感应强度、T本课小结参考答案课堂探究考点一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由题A、C、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是小球相对于火车向后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向前做加速运动。小球在水平方向并不受力的作用,故A错误,C正确;B、小球在水平方向并不受力的作用,小球所受的合力为0,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故B正确;D、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此时,火车做加速运动,不再是惯性参考系,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再适用,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考点二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A、传送带向右运动,木炭包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木炭包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故A正确;BC、设木炭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木炭包的质量为m,木炭包刚放在传送带上时,对木炭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木炭包的加速度与木炭包的质量m无关,与动摩擦因数μ有关,故BC错误;D、把木炭包放在传送带上,木炭包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传送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木炭包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木炭包相对于传送带向左滑动,相等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大于木炭包的位移,黑色痕迹出现在木炭包的右侧,故D错误。考点三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从基本物理量是:质量、时间、长度,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秒、米,故A正确,BCD错误。考点四典例精析【答案】B【解析】物体受弹簧的拉力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伸长,故拉力向右,摩擦力向左;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等于摩擦力;物体向右运动,而在动的瞬间弹力不变,故最大静摩擦力应减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应减小,即物体应处于失重状态,故升降机加速度应向下,即物体应向下做加速运动。考点五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A、根据a-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几何知识可知,60s内a-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为0,所以速度的变化量为0,而电梯的初速度为0,所以t=60s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故A正确。B、5~55s时间内,a=0,电梯处于平衡状态,绳索拉力等于电梯的重力,应大于电梯失重时绳索的拉力,所以这段时间内绳索拉力不是最小。故B错误。C、t=59.5s时,电梯减速向上运动,a<0,加速度方向向下,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加速度向上,电梯处于超重状态,此时加速度a>0.t=4.5s时,a>0,电梯也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随堂检测1.D【解析】分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故A错误;毫升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故B错误;次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故C错误;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2.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所以滑行中的加速度为:a=μg,所以加速度之比为1?1,A错误;根据公式t=,可得==,B错误;根据公式v2=2ax可得==,C正确、D错误;3.B【解析】由v t图像可知,升降机的运动过程为:向下加速(失重:Fmg)→向上加速(超重:F>mg)→向上匀速(F=mg)→向上减速(失重:F4.B【解析】设三个球质量为m,在轻绳剪断前,对三小球整体法,弹簧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3mg,方向竖直向上,将BC隔离看做整体,轻绳对A球拉力大小为2mg,方向竖直向下,则在轻绳剪短瞬间,弹簧对A球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而轻绳对A球拉力消失,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A的加速度大小为:aA=(3mg mg)/m=2g同理,剪断轻绳瞬间BC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也不变,故此时B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B=2mg/m=2g,C球加速度大小为0;故ACD错误,B正确。5.B【解析】A、力的单位用N来表示,其中的N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B、电流的单位用I来表示,I是基本单位,故B正确;C、磁通量的单位用Wb来表示时,Wb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C错误;D、磁感应强度的单位T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