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在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中,认识到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科学思维:运用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出计时工具的计时原理。探究实践: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能在调查和交流中,知道不精准计时会给人类生活造成麻烦。态度责任:在调查中,认识到人类设计不同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以及科技的进步能造福人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难点:初步认识到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学生:1.“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和“时间基准”资料;2.“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XX小学的作息时间表”1.课件出示XX小学的作息时间表提问: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根据这张表格,我们现在是在上第几节课,时间是北京时间几点几分?2.讲述: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如果按一定的作息时间表来办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规律,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板书)。【设计意图】利用作息时间表引出课题,同时让学生知道计量时间能为我们带来便利,认识到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二、探索(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单、“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和“时间基准”资料、“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1.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1)教师讲述: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为精确计时做出了很多努力。提问:人类在计量时间的过程中,发明了哪些计时工具呢?(2)回顾前6课所学内容,结合资料,思考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史,完成“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单。(3)学生合作完成记录单。(4)学生展示交流。(5)教师小结:材料由自然事物到人造材料(由简单到复杂),计时精确度越来越高,缺陷越来越少,越来越方便人们使用。计时工具是向着越来越精密的方向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发展。(6)追问:为什么它们都能够用来计时呢?它们的工作原理一样吗?(预设: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材料准备:“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1)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出示“神舟11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图和“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图。教师讲解:请看这两则新闻,用上述的计时工具能够完成精确计时吗?为什么?(2)出示“精确计时重要性”班级记录表,调查身边有哪些地方需要精准计时。(3)汇报交流。(4)提问:如果时间不精确,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麻烦?(5)小结:在专业领域,人们认为现有计时工具还不够精准,要想办法研究更精确的计时工具来满足工作需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归纳,发现计时工具的演变规律。在教学中穿插科技兴国和拼搏精神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总结(预设2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原理,计时工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精确计时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拓展:利用太阳与手表定方位(预设5分钟)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方向,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如何利用太阳和手表定方位,以及人们对时间的其他有效应用。【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其他用途,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希望学生多掌握一些技能,培养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五、板书设计【疑难解答】在野外如何利用太阳与手表定位方向。答:太阳在天上转1周,手表刚好转2周。把手表平放,将当前的时间除以2,在表盘上找出相应数字,然后将这个数字对准太阳,表盘上“12”点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比如:上午10点,除以2,等于5,将表盘上的“5”对准太阳,“12”的方向即为北方。北方一旦确定,其他方向就能分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下午则应按24小时计时法计算,比如下午4点,要按16时计算。用这种方法求方向可以和指南针相媲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