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训练1 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础过关]1.田纳西河流域早期有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A.光化学污染 B.酸雨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2.下列不属于早期人们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所带来的问题是 ( )A.土地退化 B.植被破坏C.荒漠化 D.环境污染3.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 )①经济发达 ②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 ③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④贫穷落后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4.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坚持的“薄利取胜”的方针是指 ( )A.将廉价的电力供给当地企业使用,促进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B.用很低的投入治理水患C.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流域治理与开发D.流域内的工农业产品薄利多销5.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的措施是 ( )A.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B.调整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C.留出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D.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6.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 D.动力(能源)指向型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7~8题。7.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8.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 )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C.大气降水,太平洋D.湖泊水,五大湖9.下面A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B图为“N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和_______。(4)分析A图所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和化学等工业聚集区的最主要原因。[能力提升]在山东省临沂大地上,沂河和沭河并行南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姊妹河”。据此回答10~11题。10.双河并流奇观与地质构造或地貌有关,试分析下图中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姊妹河”地质构造或地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1.该“姊妹河”与塔里木河均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 )A.均受夏季风影响B.均受高温影响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读“各河流的有关数据”及“世界几条主要河流简图”,完成12~13题。河流流域面积(103km2)平均海拔(m)年降水量(mm)年平均温度(℃)甲5.914702 03027乙3.2766076013丙1.9186051027丁1.671 5402 03018戊0.811 8607601312.河流代号与表格数据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甲—d 乙—b 丙—a 丁—e 戊—cB.甲—e 乙—c 丙—a 丁—d 戊—bC.甲—c 乙—a 丙—b 丁—d 戊—eD.甲—e 乙—a 丙—d 丁—c 戊—b13.图中河流b和河流c流域内,在当地农业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 D.湿地减少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1)E河段的汛期在________季,补给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3)分析E、F两河段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河段开发利用流域地形、气候条件农业发展EF答案1.B 2.C 3.B 4.A 5.A 6.D 7.C 8.B9.(1)上游为山地,下游为平原 (2)冬春 冬春季节降水多 (3)洪涝灾害 植树造林 修建水利工程 (4)炼铝和化学工业为高耗能工业,该地区水能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能源。10.A 11.C 12.B 13.C14.(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防治水污染。15.(1)夏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同,在季节上的交错削减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使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程发挥作用。(3)河段开发利用流域地形、气候条件农业发展E水能、旅游高原和山地,纬度较低,河谷地区热量充足粮食、啤酒花等种植业F航运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花卉业(乳畜业)训练2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基础过关]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B.11~12月C.1~2月 D.4~5月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3.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是 ( )A.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B.基塘生产C.加大开发力度 D.提高流域的开放度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洪B.发电,提高水质C.土地合理利用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6~8题。6.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7.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该河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小 B.冬季发电量增大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8.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需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0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________加剧,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________。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特征。(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______和________方面更具优势。(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能力提升]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 )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11.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历时20天的2012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于7月9日结束,小浪底水库出库泥沙量达7280万吨,为历次调水调沙最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12.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B.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C.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D.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13.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有人建议立即修建A河流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修建,请分析没有修建的原因。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2)读B河的径流量变化图,试说明导致该河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15.“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尼罗河流域图材料二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内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材料三 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及和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1)与青尼罗河相比,白尼罗河在支流数量、流域面积、径流季节变化等方面有何特点?(2)指出尼罗河下游开发利用的重点,并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4)作为一条国际河流,你认为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途径有哪些?答案1.A 2.D 3.A 4.B 5.D 6.C 7.B 8.A9.(1)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整体 (2)航运 养殖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梯级开发,促进水能的开发;发展旅游业等。10.D 11.D 12.D 13.D14.(1)位于我国边陲,周边地区人口稀少,沿途没有发达的工农业,能源需求并不迫切;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交通闭塞;工程技术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有可能使生态环境恶化;修建水库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广泛地对峡谷进行科学考察研究,逐步制定合理保护和利用的规划。(2)3~5月(春汛)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7~8月(夏汛)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雨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15.(1)支流、湖泊众多,流域面积较广;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小。(2)重点:兴修水利,防治洪涝,保障灌溉,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理由:下游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光热充足;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需兴修水利工程,防治洪涝,保障灌溉,促进特色农业(长绒棉)的发展;尼罗河沿岸自然风光迷人、人文景观荟萃,人口稠密,水运便利,可大力发展旅游业。(3)①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各国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②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流域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③流域内许多国家对尼罗河水资源依赖程度很高;④殖民统治时期签署的水权协定,影响尼罗河水的公平使用。(4)①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信,通过磋商解决争端;②建立尼罗河流域国际合作组织,统一管理、规划,共同开发;③加强河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④积极开展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为流域的开发利用寻求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doc 训练2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