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教学概况
课题 让家更美好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七年级中学生
课 程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进家庭之间相互信任、理解、体谅和包容;
知识与技能:培养创建和谐家庭的能力,培养适应家庭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现代家庭的变化,知道创建家庭和谐氛围的方法。
教材 分析 《让家更美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题,之前同学们己经学习了《家的意味》以及《爱在家人间》,了解了家的含义、传统意义上家的内涵和爱的碰撞产生的原因,而本框作为《亲情之爱》的最后一框,起到不可忽视的总结作用,着重为同学提供《让家更美好》的可行性建议。我根据课标要求,依据教材,立足于成长中的学生实际,以突出学生学会交往,主动参与、化解家庭矛盾冲突,共建和谐家庭等为重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 分析 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父母长辈的极大关爱,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增多,关爱来自几代长辈,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部分学生容易忽略家庭的关爱。对此,本节课让学生体验现代家庭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为营造和谐家庭出力,进而孝亲敬长。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现代家庭沟通和交流方式,树立民主、平等的家庭观念 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怎样创建和谐家庭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
比较法:将现在的家庭结构与过去的家庭结构对比。
案例分析法:利用社会及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学会分析现实问题。
学生互动设计: 1.现代家庭与中国过去的家庭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2.让同学们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思考,现代家庭氛围有哪些变化? 3. 同学们经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你更喜欢哪些方式? 4..家和万事兴,其中的“和”字,你认为指什么? 5..就是创建和谐家庭有哪些方法?
教学设计理念 1.学生主体理念。通过多次设置课堂交流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2.价值导向理念。教学活动向教学目标看齐,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以充分有效地实现本讲价值目标为导向。 3.问题引导理念。教学过程中设计互动问题,用问题来启迪学生不断思考,推动教学过程不断深入和完成。 4.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理念。将社会现实和中学生身边的案例与理论紧密联系,解释和说明为什么要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消解理论学习的枯燥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生动,听得明白,下课后持续思考,继续追问,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课 程 导 入 音乐导入: 2分钟,通过音乐导入,引出本节课所学框题 1.播放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副歌部分,并出示歌词: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暖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能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让同学们先体会作者认为一个美好而幸福家庭的模样,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对幸福的家庭的期待,并提出问题,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要为构建一个幸福而美好的家庭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问题导入:
课程讲解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8分钟,这部分要让学生充分理解 探究一:现代家庭的特点 1.请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家的“家庭树”。之后出示中国过去的家族图片,让同学们想一想:现代家庭与中国过去的家庭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2.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第一个知识点 3.产生家庭结构持续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拓展知识——国家政策的调整: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施到三孩政策落地。 4.教材相关链接展示结构图:学生认识家庭的结构的几大分类。
2.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5分钟,这部分要讲透彻 探究二:现代家庭的交流方式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合以下场景。(出示课件))说一说:你经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你更喜欢哪些方式?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家庭成员沟通方式并进行思考变化。 说说变化 1.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思考,现代家庭氛围有哪些变化? 【过渡】现代生活与古代生活的差异较大,接下来我们就对古今家庭进行对比。
二、小结 家庭不断趋向小型。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 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传统家庭现代家庭结构、规模规模庞大小型化交流方式 单一多样化家庭氛围 专制、不平等民主平等家庭生活内容单调丰富多样
5分钟,回顾刚才所学知识 出示古今家庭对比表格,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填表。填写后自行总结现代家庭的特点。 【过渡】民主平等的家庭让我们感到很幸福。但幸福的家庭不是只有民主和平等,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付出与努力。
三、和谐家庭我出力 1.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体和情绪状况的变化,也可能带来家庭氛围的变化……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谐。 15分钟,学生充分讨论分析,尽管时间略长,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 教师:不管是现代家庭还是传统家庭,老祖宗都告诉我们,家和万事兴,其中的“和”字,你认为指什么? 学生回答:和气、和谐。 教师:和谐、和睦相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的,作为新时期的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构建和谐家庭。所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但是,在构建和谐家庭中,每个家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家庭有没有矛盾和冲突?那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学生回答:有冲突,大家冷静一会,多多沟通。 教师:我相信在座的同学当中都有很多锦囊妙计来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请你用你的妙计来帮助《家有儿女》这个家庭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让这个家庭更和睦更加温馨。 这是一个重组家庭,这个家庭有很多矛盾和冲突,我们选其中三个,请同学们运用你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知识,小组合作一起把它完成! 情景一:父母与子女之间 为了迎接夏雪(女儿)的到来,刘梅(妈妈)做了丰盛的美餐。可是初到新家的夏雪说了一些尖酸刻薄的话,甚至在饭桌上掏出准备好的约法三章宣读--结果一顿洗尘大餐闹得不欢而散。 情景二:父母之间 夏东海(爸爸)最近因为工作不如意心情十分烦燥。早上,因为早餐不合胃口,和刘梅(妈妈)吵起来。到了晚上,又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又吵起来。刘梅很难过。 情景三:子女之间 夏雪(女儿),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到一等奖,受到刘梅(妈妈)的大力表扬,刘星(儿子)看见了,觉得心里面不如意,处处找夏雪麻烦。为此,两人见面如同遇到仇人一样。 请自选一个家庭角色,寻找可以避免或解决此类冲突的方法? 展示以上三个情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一起完成。 小组合作要求: 1.4—6人为一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发言人,一个记录人。 2.全班共为8小组,1—3小组完成情景一,4—6小组完成情景二,7—8小组完成情景三,完成本组的任务后,可以思考其他组的问题. 3.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为3分钟。 小组合作完成后,记录每组的的答案 (合作时间完成后,每组人员发言人展示自己本小组的答案)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解决矛盾的共同点?也就是创建和谐家庭有哪些方法,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怎样创建和谐家庭? 教师: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教师:我们要把这方法牢牢的记在心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情感升华 2分钟,主题升华,让学生联系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百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一个家庭,无论有多少矛盾和冲突,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都是可以化解的!尤其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我们走多远,长多大,父母永远会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习大大说过: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就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努力奋斗,用行动来让我们的小家和大家更美好!
课程小结 现代家庭的特点 怎样建设和谐家庭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现代家庭的特点和怎样建设和谐家庭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带着爱和责任,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家和万事兴、家和国太平。
课程评价 了解 1分钟,这部分注重对知识的系统化应用和引导。
单选(掌握)
材料分析(运用) 阅读下列材料: 我叫张鹏,今年13岁,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ロ之家,爸爸是建筑工程设计师、妈妈是老师。爷爷奶奶虽然没跟我们一起住,但活得也很充实,最近还像年轻人一样玩起了微信,把我们都加了微信好友,发起了朋友圈,还时不时跟我们视频聊天。今年放寒假的时候,我除了学习,还陪着爸妈一起锻炼身体,陪着他们和爷爷奶奶去了趟三亚旅游,在那里吃了年夜饭、看了央视猴年春晚,感受了亲情和家庭的美好。 请回答:从张鹏的叙述中,归纳现代家庭发生的变化。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现代家庭发生的变化”来分析。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简单分析如下: 本节课的优点:  1.在教学中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盛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吸引参与;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全面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小组讨论,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3.精心选材,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课不足: 1.时间安排有待细化。 2.没有对学生发表的见解进行深入点评。
板书设计
主板书:
结构、规模、观念变化
现代家庭面面观 交流、沟通方式变化
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让家更美好 信任、体谅、包容和理解
和谐家庭我出力 共同创建、共同分担、共同协作
良好的心态面对
副板书:
爷爷奶奶
主干家庭 爸爸妈妈
子女
家庭结构
爸爸妈妈
核心家庭
子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