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现在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远离战争,实现世界和平是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期望。本专题梳理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次世界大战: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939年9月—1945年9月爆发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导火索) 3)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疯狂扩军备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开始 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 同盟国和协约国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轴心国集团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新式武器 飞机、坦克、毒气 航空母舰、原子弹性质 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以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次世界大战: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1)对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对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发展(“短暂的春天”) 1)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对中国: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政治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次世界大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间 一战后至1941年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讨论战后安排,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建立 过程 ①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构成了凡尔赛体系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构成了华盛顿体系③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评价 作用: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带来一定时期内的相对和平。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增加了新的矛盾,因此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瓦解 1)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实施普遍兵役制;②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③1939年3月,吞并奥地利;④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⑤1939年9月,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2)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间 1955—1991年底背景 二战后,世界大国尤其是美、苏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 标志 1949年,美国主导下建立北约,作为反击,1955年,苏联主导下建立华约,它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两级格局:影响 ①双方剑拔弩张,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事不断,如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②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稳定③在两极对峙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④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瓦解 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结束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两级格局:时间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形成 原因 ①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③欧洲、日本、中国、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日本、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 “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时期 世界格局 对中国的影响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②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二战后 两极格局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今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历史·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4)世界格局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十一.pptx 新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