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八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的变化2.2 汽化和液化2022秋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①演示实验—《酒精能使温度计的示数发生变化吗》②演示实验—《汽化和液化—水杯上的小水珠》③演示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④演示实验—《纸锅烧水》⑤视频讲解—《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 ……视频资源清单①由于ppt使用的是高质量素材(视频、插图等),故资源比较大(本ppt约141MB)。②所用视频资源已全部内嵌在ppt中,不需另外下载。③本节ppt共有56张,含有6个视频,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比较方便。④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制作,建议使用PowerPoint播放。⑤本ppt画面比例为 宽屏16:9。1汽化2液化二汽化和液化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以后也干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就明白了。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以后也干了。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包含什么物理原理?地上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2.2 汽化和液化汽 化01PART汽化(vaporization):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作汽化。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evaporation)和沸腾(boiling)2.2 观察蒸发现象活 动①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涂酒精的部位有何感觉?随着酒精蒸发,涂有酒精的皮肤表面有凉丝丝的感觉。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使皮肤感到 。吸收热量更凉温度计的示数先减小,然后逐渐恢复到室温。②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量酒精的温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去,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 结论: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例子很多,例如夏天游泳后刚上岸时会感到冷,被风一吹,会冷的发颤。一、蒸发1.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会吸热。杯子里的水、晾在阳光下的衣服、洒了水的地面,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这是由于水蒸发,变成了气体。2. 蒸发吸热的实例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①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利用水在蒸发时吸热来降低温度。②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的太高。猜想: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气体的流动等因素有关。③将湿衣服分别放在通风与无风处,哪一件会先干呢?②将湿衣服分别卷起来和摊开晾晒,哪一件会先干呢?①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和树荫下,哪一件会先干呢?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观看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总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生活 物理 社会“火州”里的坎儿井坎儿井示意图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夏季炎热,常年干旱少雨,自古就有“火州”之称。在这里,水显得尤为珍贵。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透,当地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与记录1. 按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注意事项②实验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①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烧杯里面的水用热水,且加盖。水不宜过多,但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温度计盛水烧杯石棉网杯盖2.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3. 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到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 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1.9 93.2 95.0 96.7 98.2 100 100 100 100 1005. 如图所示,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C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1.9 93.2 95.0 96.7 98.2 100 100 100 100 100沸腾前,随着水温升高,在容器壁和底部出现一些小气泡,并逐渐变大,脱离器壁后在水中上升,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后出现的气泡较多,并且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最后升到水面时破裂。交流与小结1. 描述水中的气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各有什么特点。2. 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实验时,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不断上升不变1003. 停止加热,水_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中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吸热。不能需要2. 液体在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oC 。液态铁 2750 甲苯 111 液态氧 -183液态铅 1740 水 100 液态氮 -196水银 357 酒精 78 液态氢 -253亚麻仁油 287 液态氨 -33.4 液态氦 -268.9几种液体的沸点/ oC (在标准大气压)二、沸腾1.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 沸腾相同点不 同 点 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温度变化影响因素都是汽化现象且都要吸热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慢降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达到沸点剧烈不变液面上气压的大小3. 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例题1】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①如图乙所示,图_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②如图丙,是小明完成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所用水的初温过低(或水量过多)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b)表面和内部97(a) 乙 (b) 丙液 化02PART你知道吗?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那么,水蒸气是如何变成水的呢?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们不断呼出“白气”;秋天的早上,会发现花草上有晶莹的露珠,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现象:烧瓶内的水未沸腾时,在瓶口上方可见少量“白雾”;水沸腾以后,瓶口上方的“白雾”增多,但在靠近瓶口的地方却看不见“白雾” 。活 动2.3 观察水蒸气的变化① 在烧屏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瓶内和瓶口的上方,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原因:对水加热,水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瓶壁、瓶口变为小水珠“白雾”(液态)。水沸腾以后,靠近瓶口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气不容易液化,所以却看不见“白雾”。②如图所示,在瓶口上方倾斜放置一个金属盘,观察金属盘的底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室温较高时,可以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现象:有许多水滴附着在金属盘的底面,并不断往下滴。在实验中水汽化后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需要什么条件?水汽化后从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液化需要降低温度。用手试摸金属盘时,感觉金属盘温度升高,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放热。金属盘烫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气体液化的过程会放热。1. 液化③用手试摸金属盘,感觉温度有什么变化?视频演示——《水杯上的小水珠》【例题1】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①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从烧瓶口冒出时生成的“白雾”。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水滴,握金属盘手的感觉是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①烧杯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由于液化放热,金属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液化放热变热了②加热时烧瓶里的水发生的是______现象,金属盘底部出现的水发生的是______现象(上述两空均填物态变化)。某同学在观察烧瓶中的水沸腾时,从瓶口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瓶口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③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所与实验展示的水的变化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________液化凝结成雨落下.②烧杯里的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白气);因为靠近瓶口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汽不容易液化。③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冷液化凝结成雨落下.瓶口温度较高,水蒸气不容易液化。汽化液化遇冷2. 液化现象雾、露的形成:雾、露都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液态水(小水滴)。傍晚或夜间,地面附近或地物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草木上,就形成了露,依附在浮尘上,就形成了雾。①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 液化的方法活动2.3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方式:降低温度。氧气在标准状态下,在温度为-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氢气在温度为-253℃时可液化为液体;氮气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②气体液化的方法——压缩体积用注射器抽取少量的乙醚液体,把针孔封好。然后压缩注射器内的乙醚,发现有液态的乙醚出现。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③通过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实例有些家庭利用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做饭,这些气体也是液化后储存在钢罐里的,叫液化石油气。火箭中用做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装在火箭里的。生活 物理 社会防止水蒸气烫伤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和水一样,都是100℃。原来当人的皮肤与100 ℃的水蒸气接触时,水蒸气首先要液化为100 ℃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然后100 ℃的水在降温过程中还要向皮肤放热,所以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水蒸气向皮肤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水蒸气烫伤更严重。100℃ 的水蒸气100℃的开水然而,水蒸气导致的烫伤通常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视频总结—《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例题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B.冬天,人口中呼出“白气”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D.放在敞口瓶中的酒精逐渐减少D夏天自来水管出“汗”、冬天,人口中呼出“白气”、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这些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BC均为液化现象。D.放在敞口瓶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属于蒸发现象。故选D。【例题3】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常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室内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B。课堂总结03PART液化和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特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会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汽化液化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特点:沸腾时温度不变,但仍吸热沸点:液态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特点:气体液化的过程会放热汽化方式蒸发WHAT WHY WOW04PART1. 查阅有关资料,说明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有什么作用?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可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过快。2. 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造成平面镜表面“起雾”。3. 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那么能用如图所示的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吗?请试一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约为19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水放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 ;纸锅里的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纸锅的温度不会比100 ℃高出很多,而纸的着火点约为190℃,因此虽然有800 ℃的火焰不断“舔”着纸锅,纸锅并不会起火燃烧。视频演示—《纸锅烧水》4. 如图所示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请说明为什么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从壶口喷出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它遇到壶口上方的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因而看不到“白雾”,离壶嘴较远地方温度低,水蒸气容易液化,所以形成的“白雾”比较浓。5.观察用蒸汽熨斗熨烫衣物的过程,并说出用蒸汽熨烫的优点。蒸汽熨斗喷出的水蒸气温度很高,这些高温蒸气遇到空气或衣物后迅速液化为小水滴,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将衣服烫平。蒸汽熨斗的另一个优点是不易将衣服烫坏。课堂练习05PARTA1.下列关于液体沸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沸腾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沸腾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C.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D.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选A。2.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越快,蒸发越快。选项ABC使蒸发变慢,选项D符合题意。3.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C壶嘴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因为温度越低越容易液化,b处的温度低于a处的温度,所以b处的“白气”较浓。选项C正确。4. 火箭发射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 是和 。汽化液化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水因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由水变成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升空后遇冷又会发生液化现象,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白色“气团”);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5.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沸点34.6℃ )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 )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比热容C.较低的熔点 D.较低的沸点D乙醚的沸点比较低,为34.6℃;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时,当该溶液温度达到34.6℃就沸腾,温度保持不变,可以使青蒿素保持活性。所以选D。6. 在18 ℃的房间里,放有一杯酒精,将温度计放入酒精中,示数稳定后取出,观察它的示数,会发现( )A. 高于18 ℃ B. 低于18 ℃C. 先下降,后上升 D. 一直等于18 ℃C酒精蒸发吸热,能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18℃;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房间内的温度相同,即等于18℃.所以C正确。7.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C水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吸收热量,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水的温度与锅里水的温度相等,但是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 选项C正确。8.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①组装如图1甲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一定量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温升高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上表所示。第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94②图中图 _____(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③移去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温度计示数仍为98℃,继续加热,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继续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a98不变吸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汽化和液化【2022-2-023苏科版八上物理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压缩体积液化_19779.mp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9174.mp4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_2920.mp4 水杯上的小水珠_826.mp4 汽化.wmv 纸锅烧水_26243.mp4 酒精改变温度_2920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