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育小学生主题主题班会通用版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食品安全教育小学生主题主题班会通用版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学校:xxx
教师:林某某
目录
CONTENTS
厨房工作人员要求
01
食堂内外环境卫生
02
食物加工流程
03
中小学消毒制度
04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第一部
厨房工作人员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与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频繁,要防止手和指甲对食品造成污染,就必须做到勤洗手,自觉做到操作食品时不戴戒指、手饰、手表和涂指甲油。
勤洗手和勤剪指甲
工作衣、帽、口罩和毛巾等要勤洗、勤换,特别气温较高的季节,换洗次数要增多,做到仪表整洁卫生。
勤换工作服、口罩和毛巾
厨房工作人员要求
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厨房的工作。
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有出现疾病的情况要及时上报。
01
02
厨房工作人员要求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第二部
食堂内外环境卫生
食堂整体卫生整洁、干净,无垃圾杂物、油污,垃圾桶要加盖
01
操作间布局合理,符合生进熟出,不产生交叉感染的机会。
02
工作人员操作规范,生熟分开。
03
食堂内外环境卫生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第三部
食物加工流程
食堂整体卫生整洁、干净,无垃圾杂物、油污,垃圾桶要加盖
01
操作间布局合理,符合生进熟出,不产生交叉感染的机会。
02
工作人员操作规范,生熟分开。
03
食物加工流程
符合生进熟出的原则
1-粗加工间
2-切配间
3-操作间
4-备餐间
5-取餐
6-到达班级
食物加工流程
粗加工间
粗加工间
食物分装、摘、洗
食材用专用篮子分类装放、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01
叶菜类、果菜类清洗时要先进行分摘、浸泡、清洗。
02
易腐食品(肉类、豆制品、乳制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制作或冷藏。
03
食物加工流程
粗加工间水池分类(蔬菜池、水果池、禽肉池、海鲜水产品池)
粗加工间
粗加工食品分类摆放整齐
食物加工流程
切配间
食物切、配、加盖、待用
根据菜品要求对食材进行分类切配,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应根据性质分类加盖存放
切配间
食物加工流程
操作间
操作间
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01
根据菜品的要求炒制出色、香、味、形良好的菜品。
02
食物加工流程
备餐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
备餐间
食物加工流程
备餐间
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操作时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根据班级实际人数进行按需分餐、加盖。
01 分餐
从备餐间将菜发出。
02 出菜
将各班饭菜汤备好加盖,按时给各个班级保育员按时取餐。
03 取餐
食物加工流程
用具生熟分开、有标识、定位摆放
食物加工流程
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应分开设置
库房上锁,专人管理
食品上架,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cm以上
有“三防”设施,空气流通
贮存不同类别食品应区分存放区域,并有明显标识(注明进货日期、保证期、生产批号等)
保持库房卫生
食品储存
食物加工流程
冷藏温度范围应在0℃~10℃之间
冷冻温度的范围-20℃~-1℃之间
原料、成品、半成品分开存放并标识清楚,不可混用
冷藏冷冻设施内的物品应脱去外包装(脏的纸箱等),半成品及成品应加膜加盖。
不能用有色塑料袋装食品及原料
冷藏冷冻
食物加工流程
每月要请疾控学校对自行消毒的餐具进行检验并取得合格报告。
集中消毒
餐具用具符合卫生要求
一冲
二洗
三清
四消毒
五保洁
食物加工流程
专用冰箱
用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
品种要全,量要足,不少于150g,   时间:48小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餐次、留样人员销毁时间等
留样容器要便于消毒(高温消毒)
食品留样
食物加工流程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第四部
中小学消毒制度
托儿所、中小学(简称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生活与受教育的场所,而儿童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在集体生活条件下相互密切接触,如果疏于管理则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所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消毒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管理,严防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发生,确保集体儿童身体健康。
预防性消毒的意义
中小学消毒制度
领导小组(分工责任明确)
卫生消
毒制度
幼儿用品消毒制度
班级物品消毒制度
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中小学消毒制度
紫外线消毒灯配备:每立方米1.5瓦。每立方米1.5瓦,悬挂高度1.8——2米,物品表面25——60cm.使用实际不超过1000小时,用75%酒精擦拭。照射1小时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0mg/L左右的84消毒液原液。
消毒设备和消毒剂
中小学消毒制度
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等进行的消毒。
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
每天开窗通风;
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及消毒;
儿童玩具定期清洗或消毒;搞好厨房、厕所卫生;
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预防性消毒
中小学消毒制度
消毒对象 物理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方法 备注
餐具、炊具、水杯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
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餐具消毒柜、消毒碗柜消毒。按产品说明使用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
2.保洁柜无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mg/L,浸泡消毒5分钟 1.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浸泡消毒。
2.消毒后再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中小学消毒制度
消毒对象 物理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方法 备注
毛巾类织物 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置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干燥。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mg/L- 400mg/L,浸泡消毒20分钟。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中小学消毒制度
消毒对象 物理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方法 备注
抹布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抹布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抹布应疏松放置。
餐桌、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mg/L,浸泡消毒20分钟。 消毒时将抹布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可直接控干:或晾干存放;或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后控干或晾干存放。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mg/L . - 250mg/L,消毒10-30分钟。 1.可采用表面擦拭、冲洗消毒方式。
2.餐桌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3.家具等物体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中小学消毒制度





-演示完毕感谢观看-
学校:xxx
教师:林某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