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一 、背景 ——— 议题依据
1.课改实 验 。 核 心 素 养 时 代 , 新 课 程 着 力 改 变教师的 教 学方式和学生 的 学习 方 式 。 本 节 课 是 中学政 史地 学科 核 心素养交 融培养的实践案例, 探索通过思 想 政 治 课 交 融 培 养 政 史 地 学 科 核 心 素 养的途径 与 方 法 , 具 有 跨 学 科培养核心素 养 的 实 验课特征 。
2.新老结 合 。 本 节 课 由 教 师 规 划 设 计 , 学 生 自主学 习 、合 作 学 习 、探 究 学 习 , 是 落 实 新 课 标 要求 、培养 核 心 素 养 、推 动 教 学 方 式 转 变 的 议 题 式教学新 课 型; 本节课又是高中 一 轮 复 习 课 , 具 有老课型复习课的特征 。
3.创新 探 索 。 本 节 课 不 同于一般的复习课: 在“三新一 旧”背 景 下 , 旧 教 材 落 实 新 课 标 的 难 度 较大 。在 一 般 复 习 课 中 , 教 师 常 常 独 占 课 堂 , 而 议题式教 学 的 复 习 课 , 教 师 只 是 幕 后 策 划 , 课 堂 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 。
本节课也 不 同 于 一 般 的 议 题 式 教 学: 一 般 的 议题式教 学 的 议 题 , 只 涉 及 一 个 章 节 的 知 识 , 教 师根据教 学 进 度 进 行 即 可 。 而 复 习 课 中 的 议 题 式 教学 , 为了拓宽学科视野 ,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分 析 、 辩证思维 和 创 新 能 力 , 提 升 学 生 的 核 心 素 养 , 系 统复习学 科 知 识 , 可以整合各个 模 块 知 识 , 聚 焦 教学目标 和 重 难 点 , 跨 越 政 史 地 等 学 科 界 限 , 根 据复 习 需 要 自 主 确 定 议 题 。 议 题 的 灵 活 性 大 大 增强 。
本节课意 在 探 索 复 习 课 运 用 议 题 式 教 学 交 融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
二 、提炼 ——— 议题确定
提炼议 题 题 目是复习课议 题 式教 学的关 键 。 提炼议题基于三个原则:
1.课标原则 ——— 定方向 。
新课标《经 济 与 社 会》2.1 中 的 教 学 提 示 的 要
求: “以‘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 民 为中心’为 议 题, 探究 坚 持 新 发 展 理 念 、 转 变 经 济发展方式的意 义。”这个议 题 是根据学生必修 二 的 知 识 水 平 , 从 经济发展 的角度提出的 要 求 , 用 必 修 二 的 知 识 来 解决 ,适用 于 新 授 课 。据 此 本 课 议题的方向定为 “以人民为中心”。
2.学情原则 ——— 定层次 。
复习阶段 学 生 有 了 高 中 各 科 的 知 识 储 备 , 可 将新课标中的“为 什么发展必须以 人 民 为中心”的 议题提升为“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这 就 需 要 拓 宽 知识范围 , 综 合 运 用 高 中 政 治 各 个 模 块 的 知 识 以 及其他 学 科 的 知 识 , 认 识“以 人 民 为 中 心”。议 题 层次的提 高 , 解决问题的难度 更 大 , 要 求 知 识 覆 盖面更 广 , 需 要 学 生 整 合 教 材 、 提 炼 主 题 、 拓 宽 视野 , 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3. 目标原则 ——— 定方式 。
本节课的 知 识 目 标 是 梳 理 高 中政治四个必修 模块中“以 人 民 为 中 心”的 相 关 知 识 , 把 握 党 、政 府 、人民的 内 在 联 系 。 能 力 目 标 为增强综合思维 与运用能 力 、合作学习与探究 能 力 、 语 言 沟 通 与 表达能力 等 等 。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是 以 政 治 学 科 核心素养 为 主 , 以交融培养历史 、 地 理 学 科 核 心 素养为辅 , 素养目标聚焦系统性 、跨学科性 。
三 、设计 ——— 议题思路
1.依据课 程 标 准 、 教 材 内 容 、 复 习 目 标 、 学 生知识储备确定议题 。
2.根据目标设置学习任务 , 指导学生完成任
务 , 并在完成任务中提高能力 。
3.展示学 习 成 果 , 锻 炼 自 身 能 力 , 提 升 自 身 素养 。
4.教师点拨点评 。
5.课后拓展延伸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 。
四 、指向 ——— 议题目标
结合 实 例 和 史 实 , 阐 释 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 。 理性分 析 实 例 , 认 同 党 、政 府 、 国家始终坚持以 人民为 中 心 。 用 辩 证 思 维 与 历 史 思 维 独 立 思 考, 理性 澄 清 有 关 信 息 和 观 点 。 树 立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思想 。
设计意图: 育人总目标为“树立为人 民服务 的 思想”。梳理和运用党 、政府 的有关知识 , 运 用史 实(历史: 史料实证) 和精 准扶贫 的实例(地理: 区 域认知), 通过辨别分析社会生活 中 的反 面事例, 理性澄清认识(政治: 科学精神), 论证“党 坚持 以 人民为中心”的观点(政治: 政治认同)。
论证分析是政 治认 同 水平 3 的 目标要 求 , 辨 析各种错误思潮则是水平 4 的要 求 。 学 生 完成 高 中学业 ,在复习时要达到水平 3 的基本要求(高考 要求), 本班是个卓越班 , 可将 目标提升 到政 治认 同水平 4(参加自主招生的要求)。
五 、聚焦 ——— 议题重难点
1.重点: 从 党 、政 府 、 国 家 的 有 关 作 为 论 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难点: 理性 分 析 惩 治 党 和 政 府 工 作 人 员 的 贪污腐 败 行 为 , 认 同 党 、政 府 、 国家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 。
设计 意 图: 党 、政府 、 国 家 的相 关知识是 复 习的重点 , 运用相关知识 ,论证“坚持 以人 民为 中 心的观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 点 。 用反 面材料达 成政治认 同 , 思 维跨越 大 , 认识 难度 大 , 树 立 为 人民服 务 的 思 想是 本 节课 的 落脚 点 , 知 行 统 一, 行为难度大 , 故将其作为难点。
六 、方法 ——— 议题教法 、学法
1.教 法: 分 组 教 学 法 、 任 务 驱 动 法 、 探 究
法 、讨论法 。
2.学法: 自 主 学 习 、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 研 究 性 学习 。
设计意图: 教 法 与 学 法相 统 一 , 重在提升 学 生的合作意识 、探究精神 、 沟通表达能力。
七 、清单 ——— 议题任务要求
1.任务:
一组: 运用有 关 知 识 和 史 实 , 论 证 中 国 共 产 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二组: 运用有 关 知 识 和 实 例 , 论 证 我 国 政 府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三组: 运用有 关 知 识 和 实 例 , 解 释 经 济 发 展 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 性 改 革 是 如 何“坚 持 以 人 民为中心”的 。
四组: 从知识的把握 、 论 证 分 析 、语 言 表 达 、 小组合作 精 神 、信 息 技 术 能 力 等 方 面 对 各 个 小 组 进行评价 。 设计小组间的过渡语 。
五组: 课堂小结与升华 。
2.要求:
①观点 明 确 , 事 实 清 楚 , 论 证 充 分 。 ②举 止 大方 , 语 言 清 晰 、 流 畅 、 简 炼 。 ③设 计 提 问 , 发 人深思 , 生动形象 。④PPT 展示 , 限时 5 分钟 。
设计意图: 任 务要 求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强学 生的规则 意识 , 提 高创新 能 力 , 培 养逻辑 思 维 能 力 , 激发学 习 的 内驱 力 。在 问题探索的过程中提 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 、导入 ——— 引入议题
师: “我们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生: “为人民服务。”
师: “我们党的宗旨是什么?”
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师: “都是‘为 人 民 服 务’,十 九 大 提 出 ‘坚 持 以人民为中心’与‘为人民服务’是什么关系呢?”
生: “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师: “‘为人 民 服 务’最 初 是 怎 样 提 出 来 的 呢? 请看视频《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观看视频后) 教师: 我 们 党 为 什 么 要“坚 持 以 人民为中心”? 怎 样 落 实“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呢? 请听一组同学的分析 。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 旧知识“党和政府 的 宗旨”出 发 , 引 出议题———“坚持 以人 民 为 中 心”, 明确“为人民服务”与“坚持 以人 民为 中心”的 关 系, 明确“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贯作风 , 增 强对 党和 政府的性质与宗旨的认识。
九 、展示 ——— 议题推进
一组 A 同学:
1.党为什么坚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 (党 的 性 质 、 宗旨)
2.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革命时期: 党 带 领 人 民 进 行了艰苦卓绝的斗
争 , 杨靖 宇 、 董 存 瑞 、刘 胡 兰等千千万万个革命 英雄人物 抛 头 颅 洒 热 血 , 最 终 取 得 了 抗 日 战 争 和 解放战争 的 伟 大 胜 利 , 建 立 了 新 中 国 , 人 民 翻 身 得解放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社会 主 义 建 设 时 期: 党 带 领 人 民 自 力 更 生 、 艰苦奋 斗 , 涌 现 出 雷 锋 、 王 进 喜 、 焦 裕 禄 等 大 批 模范人物 , 改 变了旧中国贫穷落 后 的 面 貌 , 人 民 生活得到改善 , 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 。
改革开放 新 时 期: 党 带 领人民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 大 力 发 展 生 产 力 ,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 人 民生活逐步富裕 , 真正“富起来”。
中国特色 社 会 主 义 新 时 代: 党带领人民坚持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新 思 想 , 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 深化改革 , 扩 大 开 放 ,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取 得 新成就 , 人民生活更加美 好 , 为 实 现 中 国 人 民“强 起来”而奋斗 。
一组 B 同学:
3.调查走访:
播放视 频 ——— 海 南 保 亭: 创 新 农 村 党 建 服 务 “最后一公里”。
4.走访展示: 精准 扶 贫 到 农 家(视 频)、 保 亭 的自然条件 、贫困原因 、扶贫办法 。
小组评价: 对 党 的 知 识 把 握 较 全 面 , 语 言 表 达清晰 , 总 结 分 析 到 位 , 小 组 分 工 明 确 , 配 合 默 契 。 实地走访 , 亲身体验 , 感受深刻 。
设计 意 图: 全面 了解和灵 活运用党的相关知
识 ,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为人民生活的改善所做 的努力 ,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认同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 , 热爱中国共产党。提升学生的政 治认同、公共参 与 (政 治)、 史料 实证、历 史 解释 (历史)、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 等核心素养。
二组 A 同学:
1.视频: 李克强 总 理 在《政 府 工 作 报 告》中 强 调“以人民为中心”。
2.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根本原因: 国家性质 。
宗旨: 为人民服务 。
工作原则: 对人民负责 。
定位: 是人民的政府 。
3.政府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理论: 履行政府职能 。
实例: 精准扶贫 、公益事业 、宏观调控 。 二组 B 同学:
4.提问: 请 用 亲 身 感 受 说 明 “我 国 政 府 是 人 民的政府”?
其他同学回 答: 我 家 邻 居 是 个 低 保 户 , 每 个 月领补贴; 我 们 班 的 同 学 每 个 学 期 领 的 贫 困 生 助 学款; 我家 门 口新修的村村通 公 路; 我 们 每 个 人 享受的教育 、 医疗还有社保 ……
5.设想如果没 有 政 府 提 供 的 公 共 服 务 我 们 的 生活会怎样?
其他同学回 答: 在 学 校 读 书 会 更 贵; 病 了 治 疗费更贵; 贫 困 家 庭 无 人 管; 我 们的生活品质会 降低; 没 有 安 全 感 , 社 会 治 安 、 市 场 的 管 理 都 离 不开政府 ……
小组 评 价: 能够抓住关于政府 的 重 点 知 识, 理论把 握 准 确 , 语 言 简 炼 。 问 题 设 计 很 好 , 能 够 与同学们 互动和有眼神 的 交 流 , 调 动 同 学 们 的 积 极性 。但 是 事 例 不 够 典 型 具 体 , 说 服 力 不 强 , 小 组合作精神需要进一步发扬 。
教师补充: 同 学 们 从刚才列举的事例中可以 看出 , 为人民谋幸福既是党 的 事 又 是 政 府 的 职 责, 那么你认为党和政府是什么关系?
学生 A: 宗 旨都是为人民服务 , 所 以 党 和 政 府作为的目标是一致的 。
学生 B: 党 领 导 政 府 , 是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 领 导核心 。
学生 C: 政府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
学生 D: 在 我 国 , 党 和 政 府 是 一 致 的 , 为 人 民办实事的党员干部既代表政府 , 又代表党 ……
设计意图: 掌握和 运 用政府 的知识 , 理 解政 府的作为 , 认 同政府坚持以人 民 为 中 心 。 在 问题 清单里没有设计党和政府 的关 系这一个 关键 问题, 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 , 考察学生 的 问题 思维 能力、 综合思维等素养。
三组 A 同学:
1.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由不可持 续 性 向 可 持 续 性 转 变; 由 两 驾 马 车 向三驾马车转变;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2.为 什 么 说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是 以 人 民 为 中心?
目的是发展我国经济 , 满 足 人 们 的 生 活 需 要,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3.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创新 驱 动; 结 构 调 整; 科 学 发 展 为 主 题; 城 乡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
三组 B 同学:
4.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侧的 需 要 , 与 需 求 侧相对应的生产侧的 改革 , 生产要素的调整 , 产品质量的提高 ……
5.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速向高 质 转 变 的 经 济 形 势 决 定 的; 现 阶 段 社会主要 矛 盾 决 定 的: 人 民 日益增长的美 好 生 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6.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端的改 革 , 生 产 要 素 结 构 的 调 整; 政 府 宏观调控 ……
7.为什么说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心?
发展生产力 , 提 高 产 品 质 量 ,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质量 ,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
三组 C 同学:
8.拓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逻辑?
(1) 历史逻辑: 早已有 之 , 五 次 三 中 全 会 均 已 提及 。
(2) 理论逻辑: 改革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
(3) 现实逻辑: 立足经济国情 。 小组评价:
三组注重 概 念 解 释: 经 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 供给侧 结 构 性 改 革; 注 重 逻 辑 主 线: 是 什 么 、 为 什么 、 怎 么 办; 注 重 问 题 拓 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中国逻辑; 注重问题解决: 怎样做 。
小组合作精 神 较 强 , 多 媒 体 技 术 较 好 , 引 导 同学们互 动 交 流 , 思考分析解决 问 题 , 充 分 调 动 同学们的 积 极 性; 小组主持人视 野 开 阔 , 内 涵 丰 富 ,表述 简 炼 清 楚 , 充 分展现 了小组的能力与 才华 。
设计意图: 本 问题的设计在于运 用 学习 的知 识分析 时政热 点 , 提 高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 沟通 交流 、 分析和解决问题等 能 力 。 课前 问题设计 留 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 便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 、小结 ——— 议题梳理
五组: 课堂小结与升华
五组 A 同学展示:
基本 知 识: 系统复习了党的性质 、 宗 旨 、 中 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 领 导 核 心 地 位 , 政 府 的 性 质 、宗旨 、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职能等基本知识 。
基本 能 力: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分 析 与 综 合 、 合 作与创新 、沟通与表达等能力不断提升 。
基本实例: 亲身经历 、亲自走访 、亲眼目睹 。
基本方法: 提出问题 、讨 论 交 流 、观 点 陈 述 、 实例证实 。
基本素养: 政治认同 、 公 共 参 与 、科 学 精 神 、 史料实证 、 区域认知 。
小组评 价: 第 五 小 组 总 结 全 面 , 语 言 精 炼, 表达准 确 , 重 点 突 出 , 视 角 多 维 。 但 是 完 成 总 结 后没有能够对主题进行升华 。
我们认为三 组 最 为 突 出 , 排 名 第 一 。 其 他 组 排名分 别 为 二 组 、 一 组 、 五 组 , 四 组 表 现 如 何 请 老师和同学们评价 。
教师补充: 四 组 也 表 现 突 出 , 我 认 为 可 以 并 列排名第二 。
设计意图: 提升 学 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综合 思维能力。
十一 、升华 ——— 议题拓展
教师引导:
2018 年 1 月 28 日举行的海南省六届人大一次 会议第二 次 全 体 会 议 上 , 省 法 检 两 院 在 工 作 报 告 中晒过去五年的反腐成绩单:
(1) 立案侦查职务犯罪 1628 人 。
(2) 查处原厅局级干部 32 人 。
(3) 审结县处级以上干部 50 人 。
(4) 查办群众身边“蝇贪”440 人 。
上述 材 料 是 怎样体现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 ?
学生: 违法犯 罪 分 子 侵 犯 了 国 家 、 集 体 或 者 人民的利 益 , 对 违 法 犯 罪 的 惩 处 就 是 保 护 人 民 的
66 教学设计与点评
利益 , 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
设计意图: 这个 问题 难度 大 , 意在考 查 学 生 的辨别分析 能 力 。 引 导 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 价值观。
十二 、行动 ——— 议题落实
我准备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学生: 为 他 人 做 好 事 , 为 社 会 做 贡 献 , 心 中 时刻装着他人 ……
设计 意 图: 言 行一 致 , 知 行 统一 , 是 育人 的 最终目 的。“以人 民 为 中 心”既要 内化 于 心 , 又要 外显于行 , 最终要转化为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