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 4.1 《磁铁小屋》(课件10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 4.1 《磁铁小屋》(课件10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磁铁小屋
欢迎来到磁铁魔法城堡。
为什么不吸塑料水壶?
磁铁能吸什么?
猜一猜:磁铁能吸什么?不能吸什么?
橡皮 铁钉 镍块 曲别针 海绵
毛巾 铅笔 剪刀
把你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实验材料 猜一猜 试一试 实验材料 猜一猜 试一试
实验:动手试一试,验证猜想。
说说你的发现。
实验材料 猜一猜 试一试 实验材料 猜一猜 试一试
游戏:磁铁找“朋友”。
磁铁能吸铁和镍。
交流总结:磁铁能吸什么?
结束
谢谢
12345
9
令令令令令令
citiěxiao wū
1磁铁小屋
请进!热情的
主人在等待你们。」
我是磁铁骑士。
提出问题●
cftiěneng xi shen me
磁铁能吸什么?

①D
32


D
o.
2
0

全网www.quanjing.@om
全景河w,
黄页83树
www.
全司y&qunning.90m
全阿2透
图片来源:拍信Paixin.com
e《磁铁小屋》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科学教科书/大象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主 题】磁铁性质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课程标准(2016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
科学知识目标:
6.5.1描述磁铁可以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在教师指导下,能有利于分析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2.教材分析
《磁铁小屋》是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魔法”城堡》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小学一年级科学学习的第四个综合探究单元。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的猜想”以该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知识学习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吸什么,进一步去研究磁铁隔着一段距离也能吸铁和镍。
3.学情调查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几乎都见过磁铁,多数学生也都饶有兴趣的玩过磁铁,他们对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很感兴趣,但是对磁铁吸引什么物体的概念模糊。
课前,对77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项目 玩过磁铁人数 68人 知道磁铁吸铁 66人 认为磁铁可以吸铝 64人 认为磁铁可以吸铜 56
未玩过9人 11人不知道 13人不可以吸 21人不可以吸
占总人数百分比 88% 85% 83% 73%
由上表可见,多数学生认为磁铁能够吸引所有的金属,对磁铁吸铁的这一概念很模糊。
4.教学设计特点思路及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接触到科学,我们在教研中就着重放慢节奏,明确要求,将探究活动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分解为多个小活动:实验材料认一认、猜一猜、把猜想结果摆一摆、试一试、分一分、说一说、摆一摆、再把出错的结论再摆一摆、生活中找一找、说一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老师走近科学探究。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应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就实现了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结构性设计,就能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针对一部分学生。
这一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让学生了解磁铁吸铁的基本性质。教学中对磁铁吸引哪些物体进行猜测和实验,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进行分类,便于学生找出两类事物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由此推出,磁铁可以吸引铁材料做成的物体。
我们通过集体教研,准备了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的各种材质的生活物品、以及各种形状的磁铁,并随着探究活动慢慢呈献给学生,以材料来帮助学生建构更深层次对磁铁的认知。在本课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需要锻炼学生分工合作。合作前,要求小组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猜测、动手试一试、分类、总结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
2、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语言描述在磁铁找朋友活动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评价任务
1.学生能根据已有经验,能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分类方法进行学习活动。
3. 学生通过磁铁去吸引实验材料,在老师引导下能从中有所观察和发现。
4.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教学重难点: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点是:铁材料制成的,
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点是:不是铁材料制成。
课前准备:
师备:教学课件、演示材料。
为同桌两人小组准备:筷子 塑料尺子 铁钉 布 铁夹子 铝饮料瓶 铁片 铜钥匙 磁铁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活动一: 教师演示打乒乓球 教师: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下面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下球技。 (两个乒乓球,一个里面含有磁铁,乒乓球粘到黑板上去了)。 活动二: 学生活动1:观察乒乓球,猜测思考。 教师: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看 学生活动2:揭示乒乓球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乒乓球粘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观察,依据已有经验,猜一猜,找一找乒乓球里磁铁。
环节2: 提出问题 猜测假设 活动一: 教师:磁铁小屋来了几位客人,你们能帮助磁铁找到它的好朋友吗? 学生活动1: 猜一猜:磁铁的朋友,在记录单打上√。 学生能根据已有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内表达交流不同的想法。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学生活动2:说一说:表达交流 学生活动3:摆一摆: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猜测思维呈现在黑板上,引发其他学生原有观点质疑和冲突。
活动三: 教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啊! 学生活动4:学生质疑: 引起学生原有观念的冲突和质疑。 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环节3: 实验操作--- 试一试 活动一: 教师: 我们猜的对不对呢? 需要亲自动手试一试? 学生活动: 分类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分类方法,同桌两人进行活动。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教师:把是磁铁朋友的放到红筐里,把不是磁铁的朋友的放到绿筐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完成目标一) (完成目标二) 【设计意图】:分类的方法,便于学生找出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帮助学生寻找规律。 2、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磁铁去吸实验材料,有所观察和发现。 (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 教师:你试的结果跟你们的猜想一样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表达交流 活动四: 学生活动:再次摆一摆 纠正猜想 (黑板上)粘贴错位置的纠正回来。 教师:这些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哪些? 他们都不是用铁性材料做的。 (完成目标三)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亲历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一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 1、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2、通过师生交流,学生知道磁铁吸:铁材料的物品。 磁铁不能吸:不是用铁材料的物品。 (评价目标三) (评价目标四)
环节4: 生活调查----------- 哪里还有磁铁的朋友? 活动一: 教师: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是磁铁的朋友? 学生活动: 学生从的鞋子、衣服、书包、文具、水壶、座椅板凳找一找,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应用,巩固磁铁吸铁这一概念。 学生能在教室小范围内巩固应用磁铁磁铁的知识。 将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评价目标三)
环节5: 表达交流----磁铁能吸的“朋友”是什么? 活动一: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拉链、 生2:桌子上的钉子 生3:书包上的金属 …… 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完成目标四) 活动二: 师: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磁铁小屋里磁铁能吸引铁你还有什么发现吗?看来磁铁还有很多的奥秘?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对探究磁铁吸铁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知道磁铁吸铁的基本知识。 (评价目标四)
板书 : 磁铁小屋
吸引 ? 不吸引
教学点评:
本教学设计完全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围绕“描述磁铁可以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这一目标,设计了认一认、猜一猜、试一试、说一说、分一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科学活动,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良好科学习惯,严谨科学态度的渗透始终贯穿教学,课堂既生动活泼,又不失科学的严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