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欣赏 凯皮拉的小货车(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欣赏 凯皮拉的小货车(表格式)

资源简介

音乐专用教案
课时 四年级下册 第12课时
课题 《凯皮拉的小火车》 课型 欣赏综合课
教材分析 《凯皮拉的小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小火车》。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乐曲除以逼真的音响模仿,描绘出有火车动态的车站场景(如汽油声、车轮转动声等)外,主要的是当火车出站后,在车轮转动的快节奏背景下,那悠扬的旋律把我们带上旅途,不但表现了火车风驰电掣般一往无前的形象,重要的是这旋律抒发了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全曲为引子——主题呈示——尾声三部分。
教学内容 1.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音乐主题。
教学目标 能认真欣赏歌曲《凯皮拉的小火车》,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与相关音乐文化,熟悉乐曲主题;认识巴西的民族打击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了解“加花”的曲调发展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主题旋律、模仿复调节奏、感受主旋律和打击乐所模仿出的车轮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内心不平静的感觉。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情景创设法。
学法:听唱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自制课件(ppt)、教学光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谈话交流引入新课感悟歌曲乐曲升华 一、介绍乐曲的背景导入课题1、过渡语:今天,老师将带大家进行一次音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在哪呢?请根据以下提示,猜一猜。2、出示多媒体课件:(1)这个国家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2)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有白人、印第安人混血,还有少量的黑人及黑人混血。(3)桑巴舞在他们国家非常盛行,每年举行桑巴舞狂欢节(4)足球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主流. 二、导入课题,整体聆听过渡语: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巴西,来聆听具有巴西音乐风格的乐曲—《凯皮拉的小火车》。1、歌曲背景介绍<1>.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凯皮拉是在农场工作的工人,有黑人、美国土著。<2>.作曲家为什么写下这首歌 (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初听全曲<1>请同学边听边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全曲的节奏。<2>教师介绍歌曲结构。师:整个乐曲分三部分,有引子-呈示部分-尾声三部分组成。引子(40秒)首先,我们一起聆听曲子的引子部分,并思考两个问题。 a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交通工具的声音?b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场景?c音乐的力度和速度有什么变化?师:让我们坐着凯皮拉的小火车,出发!呈示部分(3.16秒)聆听主题音乐。过渡语:在这首乐曲中,还出现了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 a.出示PPT,这就是整个乐曲的主题,他选自巴西民歌《采果人之歌》。作曲家并不是将这首民间音乐进行直接创作,再将它融入到《凯皮拉的小火车》里。 b.一起演唱。 c .感受两段主题旋律的间奏部分。火车进行了短暂的停靠,在呜呜的汽笛声中,爬上环绕陡峭的上坡。穿过漆黑的山洞。使得凯皮拉平静的心情有了变化。(聆听间奏)。 d .感受“加花”手法,这样的手法使整个曲子更加丰富,饱满,更富有音乐表现力。 e .节奏练习,合作。尾声a.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场景?b音乐的力度和速度有什么变化?巴西乐器介绍 整个曲子以火车开动的声音为背景,用音乐描绘出火车启动,运行,到停止的全过程,表现的小火车的形象离不开这些打击乐器的帮忙。(PPT介绍乐器)四、音乐实践活动让我们以主题音乐部分为背景,演绎一下火车从出发,到行驶过程,再到到站三个部分进行演绎。五、拓展《天空之城》六、拓展 这首《凯皮拉的小火车》它还有个名称叫“托卡塔”,托卡塔——原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同波尔卡、摇篮曲、小夜曲、进行曲等一样旋律具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托卡塔具有即兴创作、自由奔放的特点。这首《凯皮拉的小火车》正好体现了这些特点。这首乐曲还是选自维拉·罗伯斯创作的最著名的一首乐曲叫九首《巴西的巴赫作品》中的第二首第四乐章,如果同学们对这首作品感兴趣,可以上网查找聆听。 通过题板提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以及地理位置,激发学生探究多元文化的兴趣。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通过初听全曲,使学生对乐曲整体有个初步的感受,感受节奏,为接下来的欣赏奠定基础。 一三乐段都是描写火车开动的声音,通过速度力度的对比,使学生感受火车启动和火车到站的情景。
课堂小结 作曲家海托尔.维拉——罗波斯以管弦乐的形式,选择了巴西的民族音调表现了无穷动感的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这位爱国的音乐家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推广祖国的音乐文化。课后,大家可自己通过网络走进地球村,去尽情感受这朵世界奇葩吧!
板书设计 美洲乐声——《凯皮拉的小火车》作者简介:乐曲分析3、进行比较两段的火车所发出的声音在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音乐要素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速度渐快渐慢力度渐强渐弱
教学反思 欣赏课与平时的唱歌课比起来,学生更加喜欢唱歌课,所以欣赏课比起唱歌课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但是孩子们已经比想象的优秀了,已经能初步感受音乐的段落和表现的画面。音乐是审美艺术,本节课我由于偏重音乐教学的认知目标,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实际,以至使音乐审美目标不能顺利达成。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