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吴敬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文虽是白话文,但比起《智取生辰纲》和《杨修之死》,文字浅显有趣,更便于学生疏通文意。在看似可笑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对范进的讽刺和悲怜之情。这一点,是学生不容易发现的旨意,需要教师仔细点拨。
《儒林外史》很多学生都没有来得及看,所以,本课可以作为学生一个导读课,让学生一斑窥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字词,复述情节,根据描写分析范进、胡屠户和众邻等人的性格特点。理解小说讽刺艺术的巧妙运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封建文人命运的深刻影响,好好珍惜教育和学习的机会。
3、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先复述情节、缩写,再分析人物,最后归结主旨。
三、教学重难点:
复述故事,缩写故事,理解人物声色变化、命运变化与生活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理解小说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旨意,理解封建教育制度对封建文人的无情戕害。
了解讽刺艺术的特征。
四、教法学法:
快读,联读,对比分析。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清朝科举制度
初级考试
正式考试
1. 童试:儒生
2. 岁试:秀才(县里每年一次)
3. 科试:举人(资格)(三年一次)
1. 乡试:举人(做官的资格) (三年一次)
2. 会试:贡士(次年二月)
3. 殿试:进士(两月后)(直接做官,状元)
举人
注意读音:
1、作 揖
2、带 挈
3、行 事
4、长 亲
5、腆 着
6、星 宿
7、兀 自
8、轩 敞
( yī )
( qiè )
( háng )
(zhǎng)
( tiǎn )
( xiù )
( wù )
( xuān )
9、 相 公
10、报 帖
11、避 讳
12、赊 欠
13、绾 发
14、桑 梓
15、侥 幸
16、攥 紧
(xiàng)
( tiě )
( huì )
( shē )
( wǎn )
( zǐ )
( jiǎo )
( zuàn )
17啐(cuì)
18斋公(zhāi)
19醉醺醺(xūn)
20癞蛤蟆(lài )
21阎王(yán )
22 嗑(hé)
23瘟(wēn)
梳理故事情节
问题: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 顺序安排材料?
1、中举前写了屠户贺喜和范进借钱两件事;中举后写了范进发疯、屠户治疯和乡绅来拜三件事。
全文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提纲:
屠户“贺喜 ”
中举前 范进借钱
范进中举 时间
范进发疯 顺序
中举后 屠户治疯
乡绅来拜
分析人物形象
众邻居
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漠无情。
麻木冷漠、尖酸刻薄、趋炎附势
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形象分析
众乡邻
中举前
对范进一家漠不关心
中举后
送东西 范进疯了之后帮忙
形象分析
张乡绅
张静斋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其性格虚伪、势利、道貌岸然,老奸巨滑。
中举前
不屑一顾
中举后
登门拜访 拉拢关系 送钱送房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形象分析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欺贫爱富,粗俗势利,
   前倨后恭的市侩形象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用  
地位  
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
众乡邻拿蛋 送酒 
   背米 捉鸡
胡屠户送肉
茅草棚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
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
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
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张乡绅拜访拉拢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范进形象
猥琐懦弱、圆滑世故、热衷功名、怯懦麻木、逆来顺受、迂腐无能、为人虚伪




范进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中举后
家境贫寒
忍气吞声
地位卑微
卑怯畏缩
中举发病
地位顿变
谦卑恭敬
热衷功名
随意辱骂
粗俗势利
厉声训斥
蛮横倨傲
千种夸赞
万般讨好
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奔走效力
热心帮助
嫌贫爱富
登门拜访
百般拉拢
老奸巨滑
不屑一顾
总结
分析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分析1
1、以高超的讽刺笔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人物心态和社会风貌
范进中举之前“唯唯连声”,逆来顺受,对功名不死心,迂腐又固执。中了举,中了举连呼“我中了”,竟然疯了,(可笑了疯态、治疯病的“药”竟是打嘴巴,而且这药方子只有报录的人才知道……)疯病好了,其他都已记不得了,中了个第七名却还记忆犹新。与张乡绅的攀谈之际,言语举止镇定自若,俨然一副“贵人”嘴脸,一系列讽刺的手法,把这个腐儒的形象刻画得鲜明逼真。社会的丑恶也在这种巧妙的讽刺中得到揭示。
表现手法分析2
前后鲜明对比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趾高气扬和奉承诌媚、语言(对范进称呼的变化、对范母称呼的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都对比鲜明的突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表现手法分析3
人物语言个性化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骂女婿和夸女婿的的几段话,范进的几段疯话,张乡绅拉拢新贵的那段对话,都是传神写照、剔肤见骨之笔。
句子赏析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表现胡屠户粗鲁没修养,前倨后恭,嫌贫爱富的市侩丑相。
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表现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敬畏的心理。“油晃晃的衣袖”把胡屠夫的职业特征表现得非常鲜明。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一个“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假意推让的的一系列动作,如特写镜头,讽刺意味十足。
下边句子说明人物什么性格行征?
  
1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范进唯唯连声……
范进穷困潦倒、地位卑微、甘受屈辱,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
作业
必做:作业本P96-99
选做:找出〈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们”,分析他们的人生悲剧。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