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议题式教学实录( 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统编教材思想政治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 容 。重点探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问 题 。本框内容包括两目:第一目“自觉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 人民的立场上”。第一目是第二目的方法论基 础,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价值 判断真理性的认识,才能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 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 )学情分析从理论基础看,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的 “探索认识的奥秘”以及本书第一单元“探索世 界与把握规律”后,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 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为价值论内容的 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认知与理论基础。从学生实际看,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 生,通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形成一定的学科 知识基础与学科思维品质、这一阶段是学生价 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其更加关注国家大事、 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版)》的要求并结合上述因 素,本节课的设计从我校周边的真实案例出 发,聚焦五号线南延伸段和闵浦二桥建设工程 中不同立场居民的利益冲突,探究生活中价值选 择的标准。通过讨论真问题,关注真现象,引起 学生的兴趣,得出对学生今后人生有帮助的真 结论。( 三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课前调查的结果,陈述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通过学生调 查结果交流、材料阅读,分析闵浦二桥及五号 线南延伸段不同利益群体价值冲突的原因,能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概括影响价值判断和价 值选择的因素,明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深入居 委会采访,搜集工程建设期间政府在协调各方 利益时相关的资料,能阐明价值判断的标准; 通过分析“邻避冲突”案例以及习总书记在上 海考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 人民”理念,能理解、论述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与 素养的提高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意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重点难点重点:概括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 素,明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难点:理解、论述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与素 养的提高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意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 )教学思路1.设置议题 。本课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为依据,以 “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为议题,探究生活中 价值选择的标准,针对公共问题的制订,讨论 坚持什么价值取向 。议题分解为三个探究与 分享,分别是:“人们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政府应如何妥 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及“我们应怎样作出正 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 创设情境 。本课对学校周边居民影响 较大的闵浦二桥及五号线南延伸段工程建设 设置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调研分析工程建 设所引发的不同利益群体的态度、政府相关部 门的积极应对等社会现象,探寻现象背后所蕴 含的价值冲突、价值判断及价值选择。3. 组织探究。本课设计两个学生的课前社 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社会,把思政小课 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第一个实践活动是学 生访谈居委会,形成访谈报告,并在课堂上进 行主题为“关于闵浦二桥和五号线南延伸段施 工期间周边居民的利益诉求及解决方案”的交 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第二个实践活动是学 生前往受“闵浦二桥”和“五号线南延伸段”影 响最大的小区,就五号线建设前后居民的态度, 其态度及变化原因进行调查,并在课堂中进行 主题为“闵浦二桥和五号线南延伸段开通运营 后利益相关居民满意度调查”的交流,培养学生 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调查反馈师:同学们好,我们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任 务 。请同学们以闵行中学为圆心,半径一公里 为范围,分别列举近年来政府为满足人民美好 生活需要的好的做法,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教师展示同学们列举的政府满足人民美 好生活需要的好的做法。)师: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 政府的实事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 需要,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它们对我们 有价值,因此我们会随之作出价值判断与选择。(教师展示基础知识:价值判断与选择的 含义、关系。)师:但价值判断和选择又是复杂的 。有人认为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做法,也有 人认为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教师展示同学们列举的政府满足人民美 好生活需要方面要完善的地方。)师(小结):我们今天就从身边一公里内这 两年对闵行江川居民影响最大的事—— 闵浦 二桥和五号线南延伸段工程出发,来看看面对 价值冲突,我们应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教学意图: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初步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之间的关 系,并导入课题。【探究与分享一】人们对同一事物,为什么 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师:请同学们阅读下发的材料,思考政府 决定建设闵浦二桥和五号线南延伸段工程的 理由是什么? 阅读材料(略)生 1:大桥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加强闵 行与奉贤两地之间的地域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生 2:历届人大、政协,不断在“两会”上进 行呼吁。师(小结):政府基于客观的现实条件、民 意的回应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价 值判断后作出的价值选择,准备开建该工程。师:我们接着思考,闵行段工程附近居民和 奉贤居民对待该工程的态度为什么会如此不同?生 3:奉贤居民更需要这个地铁和大桥, 而闵行地区的居民原来的五号线基本就可以 满足需要了,噪音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师:很好! 基于两边居民需要的不同、立 场的不同,才会做出不一样的价值判断和选 择 。我们班有没有住在附近的或者受到该工 程影响的同学? 来说说你的感受。生 4:我住在东风小区的,太吵了! 从早 到晚的,地铁试运行的时候五分钟一班。生 5: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老师都要戴 麦克风,英语听力听了个寂寞。师:这些同学可能就是闵行地区居民的缩影,他们的生活 、学习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 基于这些因素,闵行段附近部分居民反对该工 程合不合理?生 6:合理。师:那你如何评价他们维权的这些做法?生 7:总体都是挺合理的,但是在大楼外 悬挂横幅不太恰当。师:老师明确告诉你,这是不合法行为 。 居民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正当的 合法权益是值得肯定的,但应该合法、自主、理 性地进行。师:那我们班有没有住在奉贤的? 也来说 说对该工程的感受。生 8:我感觉生活品质提升了 。我每天上 下学就是坐五号线的,没有五号线我只能住 宿,要先坐车到摆渡口,班次也不多,单程至少 要一个半小时。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 看到,不同利益群体的立场和需要是不同的。 事物的价值会随着人们的立场、需要,以及看 待事物的角度而发生变化 。因此价值判断和 选择是复杂的,具有主体差异性,这是影响价 值判断和选择的主观因素。师:所以无论是闵行居民对于宁静生活的 需要,还是奉贤居民对于出行和发展的需要, 我们都应该尊重和理解,这就站在了最广大人 民的立场上在思考问题了 。同时,对于自己合 法、合理的权益可能遭到损害时,也要通过合 理的方式来表达、维护。教学意图:以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真实情境,分析闵浦二桥及五号线南延伸 段不同利益群体价值冲突的原因,从而概括影 响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因素。【探究与分享二】政府应如何妥善处理各 种利益关系师:既然都要尊重和理解,这时候就需要 政府出面协调各方合理的诉求。为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当年政府在协调各方诉求时的做法, 第三组的同学来到了离工程最近小区的居委 会,试图从中了解当年政府的措施。掌声有请。(访谈居委会小组交流:《关于闵浦二桥和 五号线南延伸段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利益诉 求及解决方案》。)(略)师:感谢同学们,老师认为他们最大的收 获是他们通过访谈,看到了政府在协调利益时 是不容易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协调,认 真考虑和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同时我们居民 也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师:除了同学们说到的感想之外,你认为 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促成该事件得到较为圆 满的解决?生 1: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人民和政府的 良性互动,还有居委会、申通公司在这件事情 上通力合作,形成了合力。师:很好!这个事情的圆满解决可以说离 不开全社会的共建共治。生 2: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师:很好!我们的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有创新、绿 色 、协调 、开放 、共享 。老师想具体说一下共 享 。共享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步实现的,它是一 个逐渐长期的过程,受客观条件和人们实践活 动的制约。(其他学生发言略)教学意图:以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深入居委会进行访谈,搜集工程建设期 间政府在协调各方利益时相关的资料,提高社 会实践能力。【探究与分享三】我们应怎样作出正确的 价值判断和选择师:现在工程竣工一年多了,闵行地区的 居民到底有没有享受到该工程带来的便利呢? 大家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第二组的同学进行了社会调查,掌 声有请他们分享调查结果。(社会调查小组交流:《闵浦二桥和五号线 南延伸段开通运营后利益相关居民满意度调 查》。)(略)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在他们的调查中 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一开始对事物的理解和认 识可能是不到位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实 践活动的丰富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又会做 出新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因此,价值判断和选 择也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 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观念,进行正确 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师:过去的冲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得 到了解决,支持率有所上升 。但矛盾是普遍存 在的,随着工程的竣工又有一些新的冲突、新 的利益需要兼顾和协调 。我们同学也做了调 查研究 。首先,安装新风系统的建议非常好! 同学们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思考解 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可操作性较强 。但是针对 地铁噪音的解决办法,老师也查了资料,同学 们提出的办法很多还不成熟,这其实就是社会 历史性,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意图:以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 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升和总结】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的现代化师:其实,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类似 于闵浦二桥和五号线南延伸段的“邻避”问题, 屡见不鲜 。在这些冲突中,有些规划照常进 行,有些规划修改,有些规划暂停 。无论是哪 种情况,你认为决定这个工程继续、暂停还是 修改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展示近年来中国 40 件典型“邻避”冲突 案例汇总表。)生 1:人民群众的利益。师:我们政府在进行城市治理时,要把维 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和选 择标准,要不断协调、兼顾、认真考虑各方面的 利益诉求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 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根 本的衡量尺度。师:习总书记去年 11月 2 日在上海考察时 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 理念 。随着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 中的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 代化水平会不断提高,我们的公共参与意识会 逐步增强。(展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 民”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师:老师还想说,我们除了要有权利意识 外,还必须树立义务意识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 的,就像同学们针对新出现的价值冲突,思考 了解决办法。虽然还有要完善的地方,但也是 尽我们的一份力。人民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受益者,也应该是参与者。师(总结):我们以后还是会遇到城市建设 中的价值冲突 。例如旧小区改造、老公房加装 电梯等,在面临价值冲突时,相信在政府和居 民的良性互动中,在全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 下,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 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不仅仅做一名受益者,还要做城市建设的 参与者,这也是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教学意图:从个别到一般,通过分析“邻避 冲突”案例以及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认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