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24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24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运用你的经验:
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讨论: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异:实现民主的途径与方式不同。
同:都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学习目标
01
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02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03
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04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新型民主“新”在哪里?(重难点)
民主的足音
九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一目
探究一 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来源: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政得其民 ——《孟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思考:我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是什么?
名言解读:
探究一 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思考: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不是人人享有民主呢?
②民主价值要求: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做主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
全民民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探究一 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君主立宪制,国王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民主共和制,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
笔记: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
①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②民主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具体国情。
民主与专制相对立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
近代改良派: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维新派:
共和派:
近代民主探索阶段:
设立议院
君主立宪制(效仿日本)
民主共和制(效仿美国)
失败
资本主义民主
探究二 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探究二 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民主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我们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来之不易, 我们应珍惜并为之奋斗!
笔记: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的心声。
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有实现
③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3)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⑤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1956年)
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978年—至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于当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并前后经历5次修改。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也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笔记: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②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新型的民主
九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二目
“新”在哪儿?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九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探究四 新型民主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符合国情)
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符合实际)
具有强大生命力。
①从本质特征上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人民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
组成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探究四 新型民主的特点
思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红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什么特点?
2 从民主特点上看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知识梳理:新型民主的特点
最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参加两会代表的构成)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最真实
最管用
③从民主形式上看
我国通过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行使民主权利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知识梳理 新型民主的形式
选举
民主
协商
民主
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少数服从多数)
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发展新型民主的两种形式
探究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结合图片和学过知识,思考除了通过民主形式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外,还有哪些制度进行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22年全国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
2022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探究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通过连线的方式,熟悉每一种政治制度的意义。
重点笔记
(1)从本质上: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p33
(2)从民主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p33
(3)从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发展新型民主的两种形式。p34
(4)从民主制度:我国建立起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新型民主“新”在哪里?
本课小结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