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 (课件)通用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遇见未知的自己 (课件)通用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遇见未知的自己》
学会自我接纳,学会欣赏自己
点红实验
点红实验
阿姆斯特丹(1972)借用动物学家盖勒帕在黑猩猩研究中使用的点红测验(以测定黑猩猩是否知觉“自我”这个客体),从而使有关婴儿自我觉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的被试是88名3—24个月大小的婴儿。实验开始,在婴儿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主试在其鼻子上涂一个无刺激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研究者假设,如果婴儿在镜子里能立即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或试图抹掉,表明婴儿已能区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这种行为可作为自我认识出现的标志。
点红实验
阿姆斯特丹对研究结果经过总结得出,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是游戏伙伴阶段:6—10个月。很感兴趣,但认不出他自己。
第二个是退缩阶段:13—20个月。好奇,但似乎不愿与“他”交往。
第三个是自我意识出现阶段:20—24个月。这是婴儿在有无自我意识问题上的质的飞跃阶段,这时婴儿能明确意识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立刻用手去摸。
遇见未知的自己
STAR
活动:发现不同的自己
请同学们拿一张纸作为卡片使用,卡片共分为三个部分,“自己眼中的自己”、“自己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
同学们先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眼中的自己”和“自己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
接着,同学们可以让其他人写下“他人眼中的自己”。
自己眼中的自己 自己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 他人眼中的自己(可以分别让同学、父母、老师填写)
思考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自己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又有什么不一样?
从这个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周哈里窗
公开我:我知、他知
开放我是一个最基本的信息,是了解和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性别
特长
家庭住址
盲目我:我不知、他知
背脊我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也可以是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或者行为习惯,如果别人不告诉你,你根本无法察觉。
抖腿
咬手指
隐藏我:我知、他不知
隐藏我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或留在心底不愿意、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是正常的心理需要,但是隐藏我太多就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与融合。
未知我:我不知、他不知
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和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和学习,可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也包括潜意识层面的内容,仿佛隐藏在海水底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不容易被忽视。
训练
觉察自己
公开我:通过不断地开放自我让别人更多的了解我。
盲目我:多收集别人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帮助你了解自己。
隐藏我:将自己内心一些不属于隐私的信息放在阳光下面,通过他人的反馈来提高自己。
未知我:通过实践活动、心灵探索挖掘未知的我。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
STAR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