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格列佛游记》(1726)是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
小说《小人国》篇章中,国王用“绳上跳舞”的方法选拔官员:谁跳绳跳得越好、跳得越高,谁就越能得到国王的宠爱、越能当上大官。
作者以此抨击了18世纪前期英国国王高官的昏庸无能,揭露官场政治的黑暗腐败。
英国当时实行什么选官制度?
英国应如何解决选官难题呢?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
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文官: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P36)
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晋升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一)历史:传统官制的弊端
1、恩赐官爵制
(中古时期)
⑴原因:
国王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
⑵选拔方式:
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并赐予他们官职,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2、个人赡徇制
(17-18世纪)
⑴原因: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官员的选拔体制存在问题
⑵内容: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
⑶影响:
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yù)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3、政党分肥制
(19世纪)
⑴原因: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
⑵内容:
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
每个不同党派的总统上台后,对只要在竞选中为本党出过力出过钱的人,不问才能如何,都要安排一官半职。这些追求者,多数无一技之长,对政府赋予的职责不感兴趣,其中不乏既无才又缺德之辈。 ——张兹暑《美国政党分肥制述略》
⑶影响:
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二)经济: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②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纲要下P60)
【思考点】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
①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思考: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体现了什么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三)政治:
17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权力受到极大削弱,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建立了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党派掌握了对政府中重要官员的任免权。
工业革命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曾对中国文官制度进行过介绍和评论,“它(科举制)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 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 …… 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 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1896出版丁韪良《中国环行记》
在联合体中,每个联合者及其自身的权利都转让给了联合体,联合体又给予个体约定的权利……联合体中的成员是平等的,享有同样的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日本《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四)思想:
(五)外部:
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导致人们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强烈
中国科举制提供了借鉴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一)历史:传统官制的弊端
(二)经济:工业革命的推动
(三)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四)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导致人们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强烈
(五)外部:中国科举制提供了借鉴
(六)催化剂: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至1856年,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战争失败的克里米亚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腐败无能。三万五千名英军士兵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却只有不到半数能够回国。士兵们忍受严冬的暴雨,却得不到像样的补给和医疗救助,竟有一万六千多人死于后勤的短缺。这使得全国人民极其愤慨,并在议员们的强烈攻击下,使得当时的内阁被迫辞职。
二、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建立
(一)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1、形成过程: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负责制定政策,与内阁共进退。退。
除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开始设立常务次官
作用: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最终确立
两官分途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凡受国王的任命及取得国王年金,皆不能当选为下院议员……各部门大臣可以同时是下院议员。
——1701年《王位继承法》
剑桥、牛津等实行书面考试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5年
1870年
1854年
1702年
1853年
东印度公司书面考试录用职员
原因: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原因: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英国在克里米亚作战损失惨重
接受建议报告,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候选人进行考试
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核心思想:考试录用,奖励能者。
重难拓展
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从19世纪初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初步确立到20世纪中期的撒切尔夫人改革,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经历了一系列进程。回顾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渐进性的特点。英国文官任用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不同的时期,都有某些过时的旧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也有某些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制度产生出来。但这些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这样,旧制度在消失之前,总有一段逐步萎缩、蜕化期,新的文官任用制度在诞生之前,也基本上都有一段逐步孕育和成长时期。这样的制度变迁,相对平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范文超《英国文官任用制度变迁初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二、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建立
(一)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二)其他欧美国家:
以英国文官制度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建立文官制度
1、美国:
1883年,美国国会《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
2、法国、德国和日本:
二战后最终建立起来。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各种录用考试都要以公告通知公开进行,公告必须写明招考的职务、责任、待遇、资格、考试科目及时间地点,成绩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所有公民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而受歧视,主要以“品行”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
文官的录用主要是按考试成绩,并参考个人资历、学历、品德和健康状况来鉴别优劣,择优录用。
——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2、政治中立、忠实履职
①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参与政治活动;
②政府部长等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对政策的正确与否负政治责任,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在政务官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团——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是由总统或是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职。
——Pendleton Act of 1883[R].Basic Documents of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76-1950[M].
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3、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①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可任职到退休;
②文官可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情景模拟】 你是一名英国大学毕业生,立志成为优秀高级文官。
在遵循文官制度的前提下,你需要怎么做才能如愿?
认真备考
阿谀奉承
公开支持A党
不站队不参与
咸鱼混日子
勤奋努力
高级文官
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
政治中立
忠实履职
职务常任
论功晋升
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与内阁共进退;事务官(文官)负责具体事务,长期任职。
文官有志进入政界,则必须辞去文官职务。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1、积极:
材料1: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素养,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
——[英]玛格丽特 撒切尔著,李宏强译《唐宁街岁月》
材料2:通过英国文官考试,女性可以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获得文官职位,有了固定收入,这就大大提高了女性的工作热情和家庭地位,为女权主义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曹永胜、王铮《近年来英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材料3:现如今,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在吸收中国传统人事制度合理成分和借鉴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基本确立,并于2005年颁布《公务员法》,反观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不仅具有与西方接轨的共性一面,还具有自身不同于西方的个性之处。 ——杨延昭《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研究》
⑴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⑵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⑶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⑷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2、消极:
⑴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⑵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⑶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官吏队伍浸透了反民主的意识,同地主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方面都依附他们。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不能不是老样子的。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
——《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
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
探究比较: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点
项目 西方文官制度 科举制
产生
权力情况
思想来源
考试内容
相同点 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不受国王、内阁控制
受启蒙思想影响
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
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
受儒家思想影响
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特点);
②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特点);
③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影响)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
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与发展之路带来什么启示?
人才是国家宝贵财富,要重视人才培养,公平公正地选拔高素质人才
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考核,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科举制合理内核)
任何制度构建都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立足国情、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完善
……
(言之有理即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