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预习案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电荷预习案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电荷
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2.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静电感应的概念。
预习内容
预习教材2~3页,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的作用规律如何?
2.什么叫静电感应?
预习检测
1.自然界中有_____种电荷,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2.电荷的单位为__________,符号为_____。
3.把电荷移近导体,可以使导体________,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感应起电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_______,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______到另一部分。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掌握电荷量的概念。
3.掌握静电感应的概念及原理。
课堂探究
考点一:电荷
回顾旧知:
被丝绸摩擦玻璃棒和被毛皮摩擦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玻璃棒和橡胶棒带上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思考: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被丝绸摩擦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说明了什么呢?
电荷的基本特性:
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你知道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吗?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例如: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带电的微观机制
(1)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
(2)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ion),它们在金属内部排列起来,每个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
(3)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如:金属、地球 、人等);绝缘体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荷。(橡胶、塑料等)
典例精析
例1.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相互吸引
D. 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相互排斥
变式训练
变式:有AB两个带电塑料小球,靠近时发现它们是都是相互排斥的,如果A球带正电,则(  )
A.B球带正电 B.B球带负电 C.B球不带电 D.无法判断
考点二:静电感应
观察实验
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
C移近导体A,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
②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
金属箔片仍张开,但张角变小;
③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A、B接触,金属箔片都闭合.
(利用金属的微观结构模型,解释看到的现象)
①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
②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
③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electrostatic induction)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作感应起电。
典例精析
例2.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的A端,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端出现负电荷,B端出现正电荷,关于导体AB感应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A端,导体将带正电荷
B.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正中部位,导体将不带电
C.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导体将带负电
D.用手接触一下导体AB后,只要带正电小球不移走,AB不可能带电
变式训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带正电
C.两个带电体接触一定等分电荷量
D.一个带电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随堂检测
1.某轻小物体能够被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也能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那么该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都有可能
2.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电荷,除正电荷外还有(  )
A.元电荷 B.点电荷 C.负电荷 D.场源电荷
3.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4.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电荷间相互作用只有吸引
5.(多选)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带负电,金属箔处于张开状态。现用绝缘柄将带有少量负电荷的硬橡胶棒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移近稍许,则验电器金属箔( )
A.张角增大稍许
B.张角减小稍许
C.硬橡胶棒稍许靠近,致使金属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移动
D。硬橡胶棒稍许靠近,致使金属箔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
本课小结
一、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静电感应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两 正电荷 负电荷
库仑 C
带电 分开 转移
课堂探究
考点一
典例精析
【答案】A
【解析】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A正确,B,C,D错误。
变式训练
【答案】A
【解析】AB两个塑料小球靠近时互相排斥,若A球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B球一定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二
典例精析
【答案】C
【解析】如图枕型导体在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时,枕型导体上的自由电子会向金属棒的左边运动,金属棒的左端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右端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右端的正电荷被用手触碰后,大地的电子经过导体与其中和,因此导体将带负电;故C正确,ABD错误;
变式训练
【答案】A
【解析】A、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A正确;
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两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带电体接触一般不等分电荷量,故C错误;
D、一个带电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体,两个物体一定带上同种电荷,故D错。.
随堂检测
1.B
【解析】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缺少电子带正电,丝绸有多余电子带负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因为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带上,毛皮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有多余电子带负电,所以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不带电,故ACD错误,B正确。
2.C
【解析】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元电荷是电荷量的一种单位,点电荷是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场源电荷是指产生电场的电荷,故C正确,ABD错误。
3. C
【解析】物体接触带电时,电子发生转移,导致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电荷不平衡,从而带电,而并非质子数目的变化,质子数目在接触过程中是不变的,故ABD错误,C正确。
4.B
【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B正确ACD错误。
5.AC
【解析】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在带负电的绝缘橡胶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小球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金属箔上去,导致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增大,故A、C正确,B、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