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凝聚法治共识观看视频,想一想: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一网、一门、一次”给咱老百姓带来了啥便利,说明了什么道理?学习目标1.知道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正确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3.懂得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学习重点:政府的作用和宗旨,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学习难点: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阅读教材P50——53,了解新知,归纳知识。板块一: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2、政府和人民的关系。3、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4、什么是依法行政?(含义)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怎么做?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遇到下列这些情况,应该找哪个政府部门?◆玲玲发现红绿灯坏了。◆玲玲父亲想开一家超市店。◆初中生玲玲被父亲要求缀学打工。◆玲玲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向交通局反映-----找工商局办理-----向教育局求助-----向农业局反映-----到民政局办理1、说明政府有什么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维护社会治安救助流浪人口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百姓住房1、说明政府有什么作用?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政府的权利来源、工作宗旨和原则宗旨:工作原则: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权利来源:人民1.如何认识人民政府?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说什么是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要求(怎样)2、什么是法治政府?怎么建设法制政府(要求)?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给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仔细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结合“相关链接”,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原则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3、依法行政含义、要求及其核心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想一想:政府如何实现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政府该做什么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政府该怎么管理市场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要尊重公民的各项权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依法行政,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互联网+政务”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的真正落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纷纷上线,不断推动各地从网络问政走向网络理政,实现了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思考:互联网+政务的实施,对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②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020年“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国政府网现已选登了一部分网友留言。网友提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地方买不到口罩,建议相关部门平时就做好防控重大传染病医疗物资储备工作,并把物资分散储存于各地防疫部门,像储备粮食一样,实时更新,紧急时就可调用;还有人建议,希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城市建立一批应急备用医院。思考:作为一名公民应如何参与到建言征集活动中?③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讨论: 部分地区禁止未打疫苗者进入公共场所未接种新冠疫苗将影响出行:近日,全国不少地方发布通告称,未接种新冠疫苗将不许进入超市、医院、车站、学校等公共场所。国家卫健委发声:在8月2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应立即纠正,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的做法。思考:公民该不该接种疫苗?政府该不该强制公民接种疫苗?④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4、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②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④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阅读教材P53——56,了解新知,归纳知识。板块二:厉行法治7、怎样厉行法治?8、法治和德治的关系。讨论: 反诈中心APP你下载了吗?反诈民警连麦走红:2021年9月3日晚,抖音主播“反诈警官老陈”通过连线PK的方式,和多位抖音主播合作宣传反诈知识,呼吁网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当直播 PK遇到反诈警察”话题迅速登上抖音热榜第一、今日头条热榜前5位,并登上微博热搜榜前5。直播数据显示,9月3日晚“反诈警官老陈”前后两场直播观看人次累计超过3800万,获赞超过1亿次。思考:打击诈骗,营造安定和谐的法治环境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公民尊法学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企业依法经营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厉行法治……厉行法治都有哪些人参与?全体社会成员总述: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如何厉行法治?立法反诈骗抓捕诈骗分子审判诈骗分子全民防诈骗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摒弃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考虑问题,以法治的方式处理问题,遵守法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拜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培育法治信仰,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等。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二十多年前,老杨的女儿被单位无理由辞退。老杨自考法律本科,当上一名公务员,将女儿该单住告上法庭,最终打赢了官司。十多年来,老杨坚持学习法律,搜集了五十多万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识材料,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询,义务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为许多当事人讨回了公道。2014年,老杨被评为“守法好公民”。老杨说:“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积极维权、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时,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集体的利益。”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 思考并回答问题:1.怎样做到厉行法治?(多角度思考)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③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公民)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⑤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如何厉行法治?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说“德治与法治”的关系。(1)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5)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凝聚法治共识法治政府职能、宗旨、工作原则厉行法治课堂总结: 政府牵头,全体社会,法治共识要求:依法行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政务公开防范权力滥用公民党政人员社会法德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22张PPT).pptx 一站式服务.mp4 法治与德治.mp4 法治政府.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