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3.3《溶解与加热》 课件(共17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3.3《溶解与加热》 课件(共17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溶解与加热
一、新课导入
提出假设
说出理由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也就是两组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才能够判断这个不同的条件是不是影响因素。
一、新课导入
除了搅拌,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吗?
二、新知讲解
猜想假设
用热水冲奶粉 绵白糖比糖块更溶于水
二、新知讲解
我的猜测
1.用热水。
2.搅拌。
3.用研钵研碎。
猜想假设
升温对物质溶解快慢有什么影响?说一说自己的假设和理由。
我的假设 我的理由
升高水的温度可用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
二、新知讲解
我的猜测
哪些条件改变?哪些条件不变呢?
对比实验
不变的条件:水量、白糖的量、白糖颗粒大小。
改变的条件:水温。
猜想假设
二、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探究问题:升高水温能加快白糖的溶解吗?
猜想假设:升高水温能加快白糖溶解。
实验器材:2个烧杯、冷水、热水、白糖。
二、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①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白糖。
②分别加到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
③静置不动,观察并比较白糖溶解的快慢。
④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
二、新知讲解
实验目的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实验结论
观察记录
检验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水量相同;白糖质量相同
加热能加快溶解
二、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①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方糖;
②一份方糖压碎,另一份保持不变;
③观察哪个烧杯中的方糖溶解得快;
④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
探索颗粒大小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用研钵将方糖弄碎
二、新知讲解
实验目的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实验结论
观察记录
检验颗粒小的是否溶解的快
一份方糖压碎,一份保持原样
水量相同;方糖质量相同;水温相同
颗粒小的溶解的快
实验
二、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1.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二、新知讲解
结论
影响方糖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方糖溶解快慢因素
温度
是否搅拌
颗粒大小
三、作业布置
作业1
溶解糖块方法 溶解所用时间(平均值)
第一组 含在嘴里不动
第二组 用舌头翻动搅拌
第三组 把糖块嚼碎
第四组 既嚼碎又搅拌
比比看,谁能让糖块溶解得更快些?
注意:糖块的大小、形状要一样;每组要按照规则吃糖。
作业2
三、作业布置
你需要:
冷水
热水
1个冰块
2块方糖
2个杯子
糖喜欢温暖
这样来做:
1.向第一个杯子里倒入冷水,再加一块冰。
2.向第二个杯子里倒入相同量的热水。
3.在每个杯子里各放一块方糖。
写一写会发生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快;物质的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在科学探究中,通过问题、猜想、实验和证实等几个环节,分别探索了温度和研碎等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养成了细致观察、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认识到科学改善人们的生活。
谢 谢溶解与加热
【教学分析】
《溶解与加热》实际是上一课溶解与搅拌的延伸,学生在经历溶解与搅拌的探究之后,对于探究过程与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体验,这一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继续在对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加热可以加快溶解。
(2)学会在提出假设时说明假设的依据。
(3)在实验计划的指引下,进一步体会如何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性。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每组烧杯2个、常温水和热水各100毫升,白糖、食盐、小苏打、味精、研钵、维生素B小药片……
活动场地:实验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对溶解与搅拌进行了探究,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探究的?
生:我们先是对问题进行假设,并且要说出假设的理由,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生: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准确性。
师: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课的探究都印象深刻。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究新的问题。
二、猜想假设
师:除了搅拌,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吗?我们先把自己的假设和理由填写在《活动手册》上,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填写、小组交流
师:通过小组交流,我们是否找到一些相同的观点呢?
生:平时家里冲奶粉、感冒冲剂什么的都喜欢用热水冲,所以我们小组认为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生:家里煮糖水有时会用冰糖,我发现一大块冰糖放水里溶解得很慢,所以我们假设当颗粒越小会溶解得越慢。
生……
师:同学们猜想假设的能力有很大的进步,已经学会根据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假设了。
三、制订计划
师:我们的观点是不是科学、正确的呢?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已经有过探究的经验,知道这个实验是什么类型的实验?
生:对比实验
师:对了。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我们要注意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则要保持相同。请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假设,制订实验计划,一起讨论看看,哪个条件是变化的,哪些条件是要保持相同的。
学生讨论实验计划
师:现在请小组代表来汇报讨论的结果,说说看你们准备验证哪种假设,实验中变化的条件是什么,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生:我们小组准备探究“升高水温能加快白糖的溶解”,我们认为在这实验中“水温”这个条件是变化的,所以在实验的时候需要准备一杯常温水,一杯热水。而其他条件:水的量、白糖的量和颗粒大小都要相同。
师:对于他们小组的汇报,其他同学有没有想提问的?
生:我想请问一下,你们组实验时要进行搅拌吗?
生:嗯,我们准备两杯都搅拌。
师:还有同学有建议吗?
生:……
师:这个实验变化的条件是水温,为了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可以都搅拌,也可以都不搅拌。大家想想,哪种会更准确?
生:都不搅拌
师:为什么
生:都搅拌的话,我们很难保证搅拌的速度、力气、时间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搅拌也会引起溶解速度不同。所以最好是都不搅拌。
师:好,那我们就都统一不搅拌。
生:我还想提醒一下,做实验时要同时放材料或是分别计好溶解时间。
师:对这个实验还有其他建议吗?那有没有探究其他假设的呢?
生:我们也是探究加热是不是能加快溶解的,不过,我们组想用食盐做实验。
师:可以的。
生:我们小组想探究是不是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师:好啊,你们认为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条件?
生:我们认为不同的条件是一份是完整的一块冰糖,一份是把冰糖磨碎; 其他条件是都用常温水,都是100毫升,都不搅拌。
师:对他们组的实验,其他同学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冰糖的形状是不规则的,请问你们怎样保证两块冰糖是一样多呢?
生:这个……我们用秤称出两块一样重量的冰糖来。
生:我建议你们可以用方糖,方糖每块的重量应该都是相同的。
师:老师也可以给你提供维生素B小药片,每一片的含量比方糖的更准确。这个小药片是黄色的,溶解的时候更方便观察。
生:谢谢同学们和老师的建议。
四、实验与结论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对比实验的要领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计划,到材料超市里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实验。要注意的是,需要热水的统一到老师这边来领取,要特别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生分组实验)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材料送回材料架。我们一起来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生:我探究的是加热是否可以加快溶解。我把5克白糖分别放入100毫升的热水和常温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热水中的白糖不到5分钟已经完全被溶解了,但在常温水中,还剩下一点点没有溶解完。说明加热的确可以加快溶解。
生:我探究的也是加热是否可以加快溶解,不过我们组是用食盐做的实验,也是发现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得比常温水的快。
生:我们组探究的是否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的实验。我们把1片维生素B药片直接放入100毫升常温水中,另外一片维生素B药片磨成粉末状,放入100毫升常温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放入粉末的那杯只剩下一点点粉末了,整杯水呈现黄色; 放入整片药片的那杯水的变成淡黄,颜色很淡,只有杯底药片周围的颜色比较深,药片有些膨胀变形,但基本还是能看出来是一个药片,说明被溶解的不多。看来颗粒越小的确溶解得越快。
生:……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实验证明了我们的假设:升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颗粒变小也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出示插图)老师这里有个小问题,给你一颗水果糖,谁能有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溶解它?
生:可以放热水里搅拌
生:可以先磨碎再放。
生:把3种方法一起用上,时间是最短的!
生:对对对,先把水果糖磨碎,再放热水里搅拌,这样就能用最短时间把它溶解了。
师:同学们都已经懂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了,这就是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内容与第2课《溶解与搅拌》很相似,探究的主题、方法、甚至材料都基本一致,只是影响的因素不同。所以在这一课中,老师尝试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学生的表现也很不错,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已基本懂得如何根据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也知道在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只有一个条件变化,而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
因为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在教学时尝试跳出教材,让学生大胆假设,并自主选择材料验证自己的观点。由于生活中对溶解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提出颗粒大小影响溶解快慢。在备课时提前预设到这一点,所以在准备材料的时候,也准备了研钵、维生素B片,方便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实验。这也为后面的拓展活动提前作了铺垫。
【总结点评】
新课程理念倡导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课教学在课前复习前一课探究方法,实际也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同学掌握情况都较好的基础上,老师基本只起到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提前预设学生对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假设,大胆地拓宽了教材范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设计实验,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材料超市中维生素B和研钵的准备,更体现了老师的用心。对学生最大的鼓励莫过于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假设可以马上能过实验进行检验,这时材料的准备就显得特别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