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3 河流【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2.结合具体案例,说出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3.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学习内容】预习课本第49页到第53页。完成下面的任务【预习检测】1.关于黄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B.在航运上都是“黄金水道”C.全年水量都很丰富D.初春或初冬都有凌汛2.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河和渭河属于下列哪一条河流水系(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3.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易发生凌汛的一组是( )A.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 B.山东省、山西省C.青海省、陕西省 D.陕西省、山东省4.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治沙 B.加固大堤 C.裁弯取直 D.防止水污染5.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A.上游修建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C.中游水土保持 D.上游植树造林【课堂探究】1.观察黄河的源头、干流流经的省区、注入海洋、长度、流域面积等特征。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年径流量只有660多亿立方米,约为长江的1/15,而且70%~80%集中在夏秋季。与长江相比,黄河的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2.结合之前所学知识,说说黄河的“奉献”有哪些?【随堂检测】1.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甘肃 B.青海、四川C.青海、西藏 D.四川、甘肃2.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是指( )A.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B.中下游河阔水深,航运价值大C.下游形成“人在地上走,航顺天上行”的奇观,旅游潜力巨大D.中上游水能丰富,且为流域内的地区提供灌溉水源“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也存在“病症” 。我们一起来“把脉”并“对症下药”。3.黄河下游“脚肿”(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 )A.中游水土流失 B.中游围湖造田C.上游兴修水电站 D.气候干旱河流断流4.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5.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段①水资源丰富B.河段②支流稀少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D.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6.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 江南”B.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C.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参考答案【预习检测】ABAAC【随堂检测】BDAA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