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4.2 凝聚法治共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要求:请将下面诗句中划横线的空白处准确地说出是什么部门?
生活场景 应找的政府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
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
交通管理部门
民政部门
教育部门
林业部门
工商部门
政府的作用
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了政府的管理
接受政府管理
享受政府服务
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板块一、法治政府
说一说公安机关为什么要紧盯为非作恶、欺压群众的涉黑涉恶犯罪?
紧盯为非作恶、欺压群众的涉黑涉恶犯罪
2.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①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自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说一说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局长等5人被查说明了什么?
3.法治政府内涵: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权力清单”,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使政府真正履行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职责。
李克强总理提出政府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负面清单”,政府要让企业明了不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
政府要依法行政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4、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要求:
北京市收回“疫苗令”
以北京市收回“疫苗令”为例说说应该怎样落实依法行政呢?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你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
网络、新闻媒体、打电话写信、当面质问、向人大代表反映等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依法行政的意义)
(2)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板块三、厉行法治
公民尊法学法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企业依法经营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厉行
法治
……
说一说:厉行法治都有哪些人或组织参与?
相关链接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反食品浪费法》
以《反食品浪费法》为例,任意选择一个主体,谈谈他们是如何坚持厉行法治的?(国家、公民、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社会)
司法
执法
立法
守法
4
3
2
1
全民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公正司法,保障司法独立
严格执法,保障公民权利
科学立法,规范公权力运转
厉行法治的内容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规定,不能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违法会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
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2)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厉行法治对国家、公民、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社会有什么要求?
有人说:“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道德层面问题,没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请你对此谈谈看法。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法律与道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有什么联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课堂小结
凝聚法
治共识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的作用和宗旨
厉行法治
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核心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国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法尊法守法的榜样
公民: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
1.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的名言告诉我们( )
①政府制定法律要求人们遵守
②法治政府必须按照法治原则运作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④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B
3.由于政府缺乏计划统筹、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某城市道路“你方挖罢我登场”,遭遇反复“开膛破肚”,严重干扰居民生活。这说明政府应 (  )
A.坚持依法办事,承担法律责任
B.谨慎行使权力,树立进取意识
C.规范权力运行,坚持为民服务
D.加大监察力度,提高行政效率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