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篮球行进间单手运球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篮球行进间单手运球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篮球行进间单手运球教学设计
水平四(初中二年级)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爱好为主线,围绕体育核心素养,通过不同方式方法的练习来培养学生对篮球球性熟悉,学习握拍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竞争精神和挑战自我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篮球项目以技战术和身体练习为主体,体现了很强的集体竞争特质,因而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和竞技价值,也具有很好的游戏、娱乐、益智和欣赏价值。初中学生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于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配合,对于发展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三年级学生属于身体发育快速期,身体各方面发展均衡,绝大多数学生是勤奋学习要求上进的,但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幼稚。他们希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希望别人信任尊重他们。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还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目标
1、9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单手运球技术动作。
2、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方法,熟悉篮球球性。
学生在活动中能自觉参与活动,勇于竞争和挑战自我,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意识得到提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直线运球方法
难点: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及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动作要协调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激励法、游戏法、集体练习法
七、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游戏:抢球游戏——热身操——讲解示范直线运球方法——集体练习——请学生示范,老师再讲解——再集体练习——比赛:运球接力--身体素质练习——小结
八、场地器材及负荷预计 篮球40个,标志桶8个。 练习密度:60%-70% 练习强度:中等
执教: 班级人数:40人
内容设计 篮球直线运球 重点:掌握正确的行进间单手运球方法
难点: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及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动作要协调
学习目标 1、9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单手运球动作。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方法,熟悉篮球球性。 3、学生在活动中能自觉参与活动,勇于竞争和挑战自我,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意识得到提高。
过程时间 过 程 内 容 教与学的过程 运动负荷 组织队形及 要求
时间 次数 强 度
准备部分 10分钟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1.游戏:抢 球 2.热身操 1.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 游戏:抢球 规则:分成4个小组,每组选出2个同学抢球,其它同学围成圈,抢到球后2个同学交换。 3.教师带领准备活动 10 分钟 1 组 中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听讲,精神饱满,集中注意力
基 本 部 分 30 分钟 教师讲解直线运球技术动作 集体练习 请学生示范,再练习 比赛:直线运球接力 身体素质训练 动作方法:(一)身体姿势:运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 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眼睛平视。(二)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三)球的落点: 运球时应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以便随时利用自己的上体、臂、腿来保护球。(四)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 男女生各用半个篮球场,绕着篮球场边线运球,老师观察 请做的好的同学做示范,老师再讲解,然后继续练习 游戏规则: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所有学生在起点(即终点)等候,第一个学生开始后绕过标志桶回到终点跟下一个同学击掌,下一个同学出发,依次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完成即游戏结束。最先跑完的组为胜利方。 下蹲30次 2、 俯卧撑30次 3 分钟 1 0 分钟 10分钟 5分钟 2分钟 1组 1组 1组 1组 1组 中 中 中 中 中偏强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 认真听老师讲解运球方法。 2、认真思考理解老师讲解的动作 组织队形: 要求 : 1. 认真听老师要求 2. 认真练习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要求:1、认真看同学示范动作 2、认真听老师讲解。 3、再次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1、提高自身团队意识。2、认真游戏 要求: 保质保量完成训
结 束 部 分 配乐放松操 二、小结 三、下课 1、跟随教师进行放 松。 2、参与小结。 3、师生再见。 5分钟 1组 低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跟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 练习强度 平均心率
60%-70% 中等 95-115次/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