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走近老师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走近老师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一、教学概况
课题 走近老师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认同教师职业价值,培养尊敬老师的品质
能力目标: 学会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并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知识目标: 了解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及其特殊性
教材 分析 本课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与教材对话,本课承接上一单元,旨在人际交往的继续和延伸。 本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生活化取材、主题式编排、开放性设计,引导学生以了解老师的角度获得成长经验,为下一框达到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作准备。
学情 分析 一原有知识。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认知,但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认识还不够。 二现有认知。到了初中,学生具有一定逻辑分析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情感上。学生是具有一定向师性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更为多元化,可能会对老师的权威提出质疑 四身心变化。初一的孩子对老师还是比较敬重的,但中学和小学老师在教学风格上会有所不同,学生可能会产生不适应,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学会与风格不用的老师交往 难点:学会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在探究材料的基础上,以自主、合作多形式,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动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以及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明辨是非,培养理性精神。
情境教学法: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体验提升。
直观教学法: 图片、音频、视频,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学设计理念 1.学会倾听,让每一个学生都敢讲话,“我的学堂我做主”。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成长自信。学生阐发观点时,学会倾听。 2.关注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会思考。在课堂中不断设计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发现,积极思索,大胆质疑,深入研讨,理性辨析,让他们在获取方法、感悟技巧时,养成批判精神,形成创新思维。 3.学生需求理念。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无效内容不要讲,掌握学生课堂注意力法则,重难点内容着重讲。
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课程导入 现场调查,设置情景,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幻灯片1】大家好 导入新课: 【幻灯片2】活动:现场调查: 1. 你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 生:…… 2. 如果在所有职业中奖一个特级勋章给功劳最显著的职业,你认为该奖给那种职业?为什么? 生:…… 【幻灯片3】特级勋章奖:国王的做法 师:曾经有个国王把勋章授予了老师,理由是他认为所有职业都是有巨大贡献,但是,当年都是老师教出来的。我认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老师陪伴了我,而你们可能还有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将近十年时间要与老师相处,那么我们了解老师吗?我们能愉快地与老师相处吗?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老师》。 【幻灯片4】课题《走近老师》
课程 讲解 一、了解老师职业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讲授: 师:我们来看这几位,大家认识他们吗? 【幻灯片5】出示各种老师称谓的人物图片:如何炅老师,那英老师,郭德纲老师等。 问: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老师”? 生:…… 师:唐代作家韩愈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叫《师说》,其中说到 【幻灯片6】韩愈《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用) 师:这就是教师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 过渡:这些人都被称为老师,是因为他们像千千万万的老师一样,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大家知道我国历史最伟大的老师是谁吗? 生:孔子。 【幻灯片7】孔子的图片 师: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念,例如: 【幻灯片7】孔子的名言:“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谁能简单解释他的观念? 生:…… 归纳:孔子有弟子三千,他在教弟子的过程中传播了他的知识和理念,弟子们周游列国,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得以不断地传播,他的思想广为流传,因此孔子被赞为“万世师表”。 师:当代同样也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 【幻灯片8】陶行知的图片和名言(让学生读) 师:他的这句话就是告诉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当今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就是文明的传承,教师就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幻灯片9】教书育人、传承文明(作用) 师:这也是教师的作用:教书育人、传承文明。 过渡:作为学生,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都是在学校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在今天,你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呢? 【幻灯片10】点读笔、网校、慕课的图片 【幻灯片11】出示材料:小组讨论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的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这种职业吗? 甲观点:不需要。 乙同学:需要。 问: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阐述观点和理由。 生:…… 总结:认为会被取代的观点看到了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带来的便利,希望同学们都能恰当的运用它。从不能被取代的观点中我们看到,老师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有对我们学习的督促,确保我们掌握;对我们热情地唤起,让我们爱学习爱生活;对我们人格的影响,给我们树立榜样;对我们心理的关注,让我们健康成长。 归纳: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唤醒我们的情感,影响我们的人格,给我们做出榜样。所以,教师的职业是不可替代的。【幻灯片12】 师:当今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老师,也有很多人想当老师。如果有人很想当老师,要你来考核,你会设立哪些标准和条件来考核他?(门槛要求) 生:…… 师: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准入资格从法律、道德、学历上做了规定。 【幻灯片13】出示《教师法》第十条 【幻灯片14】出示《教师法》第二条 师:从这一条可以看出,我们这样的老师和好声音导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是《教师法》中规定的从事专门职业的教师。 师:有了《教师资格证》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吗?请同学们来看课本63页树状图,对教师职业加以了解。 【幻灯片15】树状图 师:由此,你对做一位合格的老师有什么感慨? 生:……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过渡:成为合格的老师不容易,而社会需要更加优秀的老师。让我们通过短片来认识一位2016最美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告诉我他美在哪? 【幻灯片16】播放视频:2016最美教师孟祥彬 生:…… 【幻灯片17】孟祥斌身上体现出的四有好教师特质 师:孟老师18年投身教学,钻研创新,这是理想信念支撑他奉献教育;他帮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指引学生成长的方向,这是有道德情操的表现;他有才博学,说明他有扎实的学识;和学生亦师亦友,如父亲如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这四点要求正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只是对优秀老师更高的要求。 【幻灯片18】“四有”好教师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师:从他身上,突出地体现了老师劳动的四个特征。 【幻灯片19】教师劳动的四方面特征:复杂性、无私性、形象性、创造性。 生:…… 归纳: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对象:差异,内容:心智体,过程:体+脑)、无私性(无保留、无索取)、形象性(为人师表、身教)、创造性(选择有效方法)。 过渡:刚才在短片中,你发现孟老师上课有什么风格? 生:风趣幽默。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很多老师也各有特点,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幻灯片20】说说我的老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的老师的教学风格。 生:…… 问:那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这些老师会有不同风格呢? 生:…… 师: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幻灯片21】不同风格的原因(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 过渡:下面就来看两种不同风格的老师。 【幻灯片22】不同的风格:漫画及关键词 师:一位老师年轻活泼,讲课爱讲故事,对学生鼓励多,极少批评。另一位老师,平时上课比较严厉,对学生严格要求,经常点名回答问题,知识条理清晰,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有错必纠。 问:你认为哪个老师教法好? 生:…… 师:每位老师都有他的优点。让我们来看看小肖的态度吧。 【幻灯片23】小肖的态度:小肖因为多次被批评更加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不理老师,上课不听课,也不回答问题。 问:你如何看待他的做法? 生:…… 问:如果你是小肖的朋友,你会怎样开导他? 生:…… 【幻灯片24】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交往 师:我们发现不同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就是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了不同风格的老师各有千秋,都有着自己的优点。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他们教育行为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教会学生知识和做人。要主动亲近老师,才能更了解老师。 【幻灯片25】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师: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这样才能让我们与老师和谐相处,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课程小结 、 以习得为重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的。采用学生自己谈收获的方式进行小结。 一、了解老师职业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3.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4.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5.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6.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课程评价 作业布置: 1.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教师节的由来。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2.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平台,向同学们布置本节课作业。作业为本节课中考涉及的相关题目,提前让同学们触碰中考。 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巩固掌握本节课知识。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简单分析如下: 本节课的优点:  1.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的职业身份,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拉近了学生跟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老师的工作。 2.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导学活动,对老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本节课让学生在活动、讨论、思考、发言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活动设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本课不足: 1.由于课堂时间时间有限,教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较少。 2.课堂互动环节有同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放到课下解决。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