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人教新课标)总复习二轮专题训练 06 时事热点(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地理(人教新课标)总复习二轮专题训练 06 时事热点(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 时事热点
类型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2022·北部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会宁地区,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江南丘陵、    高原、    高原、黄土高原。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    上游(河流的名称),该河段具有丰富的
    (能源)。
(3)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翻过大雪山,越过水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从地理角度分析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
2.[2022·陕西]适逢建党100周年。重庆“小脚丫爱地理”社团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红船带我游长江”研学活动。请将下列游记片段补充完整,并做进一步的探究。
(1)穿过巫山,眼前的景色令人震撼,“高峡出平湖”原来说的就是这里,三峡河段因流量和落差很大、
      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在湖口,我们遇到了船夫老杨,他说:“我们这里地形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但由于降水飘忽不定,      灾害也给我们带了诸多的困扰。”
(3)湖口之后的航程,长江变得温柔起来,江阔水深、水流      ,船只来来往往,难怪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
(4)一路走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些城市无不呈现出现代繁荣的景象,长江为这些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这些城市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      作用。
(5)追随着革命的足迹我们最后到达了浙江嘉兴,这里“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我们拍了很多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地形、气温、降水、河流等要素中任选一个,说明照片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类型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出炉
2022年“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将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读“我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布局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我国农业分布的描述,有误的是 (  )
A.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以东
B.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C.糖料蔗、天然橡胶在海南岛分布集中
D.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在我国东北、西北都有分布
4.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达到建成10.75亿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耕地产量
B.城市建设使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
C.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D.围湖造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紧扣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视生态建设。读“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中三大生态保护区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自然环境特点为高寒
B.黄河重点生态区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C.长江重点生态区应加强洪涝灾害治理
D.黄河重点生态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6.对图中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描述,有误的是 (  )
A.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地形崎岖,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C.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
D.可适当开发水稻梯田
7.北方防沙带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易受沙尘天气影响。下列防御沙尘的措施,错误的是 (  )
A.及时关闭门窗,待在室内
B.在室外可用湿毛巾保护口鼻
C.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D.骑自行车上下班
[2022·广东一模]“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箭头②表示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金
C.较高素质劳动力 D.能源矿产
9.关于广东实施“双转移”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剧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B.有效地解决广东能源短缺的局面
C.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D.粤东、粤西、粤北技术方面的优势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022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水”,全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保存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读“三江平原位置图”(图a)和“三江源示意图”(图b),回答10~12题。
图a
图b
10.图a中的A和B分别是 (  )
A.鸭绿江和乌苏里江
B.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C.黑龙江和图们江
D.鸭绿江和嫩江
11.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三江”指的是 (  )
A.黄河、长江和澜沧江
B.黄河、长江和怒江
C.塔里木河、黄河和珠江
D.辽河、海河和雅鲁藏布江
1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若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湿地锐减,则会导致(  )
①影响生物多样性
②河流水量稳定
③旱涝灾害频发
④河流含沙量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类型三 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
[2022·安庆二十二校联考]读“北京市地图”,完成13~15题。
13.关于北京市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北依燕山、西临西山
③图中A是河北省,B是渤海,C是华北平原
④北京是我国最大工业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教育科研中心
15.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理念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完美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代表之一——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市建设和发展中,适宜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2022年1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先后来到海淀、延庆、张家口等地,深入体育场馆、训练基地、交通枢纽等,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情况。读“北京冬奥会场馆规划图”,完成16~18题。
16.张家口赛区位于北京赛区的 (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7.延庆赛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其原因不包括  (  )
A.中心山体高
B.山体落差大、坡度大
C.建设中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施工难度
D.冬季温暖湿润,增大赛区造雪难度
18.京张高铁联通三大赛区,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埋深超过100米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这样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  )
A.节约建设用地
B.地面冻土层厚
C.降低施工难度
D.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类型四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022年3月26日,在新疆阿克苏市牙哈镇守努特村百亩高标准示范田,棉农正采用国产卫星导航、精准化播种、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开足马力播种棉花。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新疆阿克苏棉花品质高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昆仑山脚下,土壤肥沃
B.当地夏季降水丰富
C.平原广阔,地形平坦
D.晴天多,日照充足
20.新疆棉农采用国产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播种棉花。说明了 (  )
A.棉花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B.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C.我国农田抗灾能力增强
D.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2022年2月8日,徐州到连云港的徐连高铁正式开通,至此,我国最长的横向通道连云港到乌鲁木齐的高铁全线贯通。结合下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代表徐连高铁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连云港的“花果山”和吐鲁番的“火焰山”都是《西游记》中的两座名山,花果山山清水秀,火焰山炎热难耐,几乎寸草不生,导致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3.若乘坐最长的横向通道高铁线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则沿途能见到的景观是 (  )
①华北平原上成片的稻田
②黄土高原上的茶园
③河西走廊上的荒漠草原
④吐鲁番的葡萄和绿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类型五 我国人口数量及政策
[2022·北部湾]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 972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 206万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
24.近十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老年人(60岁及以上)总数增加
B.人口总数不变
C.劳动力(15~59岁)比重变化率最小
D.少年儿童(0~14岁)总数减少
25.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 (  )
A.均衡东西部人口的分布
B.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2·济宁]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老龄化现象加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27.为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正确措施的是 (  )
A.杜绝向国外移民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
1.(1)云贵 青藏
(2)长江 水能
(3)滑坡、泥石流、雪灾、地震、寒潮等(任答两点)
2.(1)水能或水力(任答一点)
(2)平坦或低平(任答一点) 洪涝或旱涝或水旱(任答一点)
(3)缓慢或平稳或平缓(任答一点)
(4)辐射或引领或推动或带动(任答一点)
(5)①降水较多,屋顶的坡度大、便于排水;②气温较高,窗户较小可减少阳光照射、降低室内温度;③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房屋多依河而建;建筑空间有限,院落格局较小;④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桥梁较多(任答一点,需言之有理,叙述做到逻辑自洽,因果关联。必须有要素特征、建筑特征的具体描述,不能笼统的说“地形对建筑有影响”“气温对建筑有影响”诸如此类)
(1)长江三峡河段流经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因流量和落差很大,水能(水力)资源非常丰富。(2)湖口位于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低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旱涝(水旱)灾害频繁。(3)湖口至入海口是长江下游河段,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平稳、平缓)。(4)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些城市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科技人才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引领、推动、带动)作用。(5)浙江嘉兴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河流众多。①降水较多,屋顶的坡度大、便于排水;②气温较高,窗户较小可减少阳光照射、降低室内温度;③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房屋多依河而建;建筑空间有限,院落格局较小;④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桥梁较多。
3.B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分布及读图能力。结合图例可知,图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部分都位于“胡焕庸线”以东,该线以东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糖料蔗和天然橡胶属于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地区及海南岛等地;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零散地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南方等地区。
4.C  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为了达到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我们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肥力,污染水源;城市建设使用耕地是乱占耕地的行为,不利于耕地保护;围湖造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破坏生态环境。
5.D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特征为高寒;黄河重点生态区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该加强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支流多,流域内降水集中,经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应该加强洪涝灾害的综合治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地处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河重点生态区自然景观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6.C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地理特征。南方丘陵山地带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该带主要位于东南丘陵区,地形崎岖,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南方丘陵山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方丘陵山地带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可适当开发种植水稻。
7.D  本题考查沙尘天气的防御措施。沙尘天气发生时伴随大风和颗粒物,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低,尽量待在房间,关闭好门窗;如果在室外可用湿毛巾保护口鼻;要远离树木和广告牌等危险物品;能见度低,避免骑自行车上下班。
8.D  读图可知,该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从珠江三角洲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而粤北山区等地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所以②表示能源矿产。
9.C  产业转移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产业转移不能解决能源问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都是产业转入区,产业转入会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10.B  本题考查三江平原上的河流。三江平原是由A黑龙江、B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积而成的。
11.A  本题考查发源于三江源的河流。三江源是黄河源区、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12.A  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因此,湿地面积减少会影响生物多样性,河流水量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大而不是减少。
13.C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市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图中A代表河北省,B代表渤海,C代表华北平原;上海是我国最大工业城市,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14.B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国际交往中心和文化中心。
15.D  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代表之一——北京四合院,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建筑要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6.B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在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辨别方向,读图可知,张家口赛区位于北京赛区的西北方向。
17.D  本题考查延庆赛区建设难度大的原因。读图可知,延庆赛区位于山地地区,中心山体高,山体落差大、坡度大,为了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给赛区建设增加施工难度;延庆赛区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18.D  本题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八达岭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杰出代表,是明代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八达岭长城站深埋地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避免因施工破坏长城。
19.D  本题考查新疆阿克苏棉花品质高的原因。新疆阿克苏棉花品质高的原因主要是当地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读图可知,新疆阿克苏棉花主要分布在天山脚下;当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较少;由图中等高线可知,阿克苏海拔在1 000m以上,位于山地与盆地的过渡地带。
20.B  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根据题意,新疆棉农采用国产卫星导航、精准化播种、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播种棉花,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加大,依靠科学技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增高,生产效率提高。
21.A  本题考查铁路线的判读。图中①段是连云港到徐州的徐连高铁。②段是郑西高铁;③段是宝兰高铁;④段是兰新高铁。
22.B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连云港距海近,气候湿润,山清水秀,而火焰山距海远,气候干旱炎热,几乎寸草不生,故海陆位置是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
23.B  本题考查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铁沿线的景观。我国华北平原由于水资源紧缺,故不能大面积种植水稻,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黄土高原黄土遍布,风沙大,降水季节变化大,而茶园需要在酸性的红壤上种植;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有荒漠草原景观;葡萄是吐鲁番的特色农产品,吐鲁番也有绿洲景观。
24.A  从材料中可知,我国人口总数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也增加,说明老年人总数是增加的;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比重变化是最大的;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上升,说明其总数是增加的。
25.C  读材料可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问题严重。我国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到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实施,这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26.C  读图可知,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出老龄化现象加重,14岁以下人口比重增长缓慢,人口数量缓慢增长,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明显。
27.B  通过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老龄化现象加重,劳动力人口下降。为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应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