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1 地形和地势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记住中国的地势特点和阶梯分界线。(2)理解中国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的影响2、预习重点(1)我国的地势基本特征。(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3、达标练习(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 ,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浅色集中在 ,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22页2.1图),思考:①A是第 阶梯B是第 阶梯C是第 阶梯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3)参照图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24页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填写下表: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类型 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根据海拔高度的变化,推测中国地势分布的特征?请你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请同学们读教材的“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来验证结论。读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界 线:( )山——( )山——( )山第二阶梯界 线:( )岭——( )山——( )山——( )山第三阶梯东南丘陵(___、___、___丘陵)探究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的影响。3、方法总结本节课内容较多,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实现了自主的学习,学会用地理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参考答案3、达标练习1.西部地区 高原 山地 东部地区 平原 丘陵 2.一、 二、 三 3.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3.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类型 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 高原、山地 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 高原、盆地 1000米-2000米第三级阶梯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探究案:探究一:1. 西高东低2.3.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山地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界 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 盆地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界 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 丘陵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山东、辽东、东南丘陵)探究二: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水流在各阶梯的过度地带形成巨大落差。利用三级阶梯图与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水电站复合投影片,说明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