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新课标】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骊山陵墓

秦的暴政
知识结构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视频导入
建阿房宫
修长城
修驰道
建骊山陵墓
修秦陵兵马俑
……
一、秦的暴政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文吏俑
车士俑
北击匈奴、修长城
40万
南戍五岭、开灵渠50万
建阿房宫、骊山墓70万
修驰道、运粮饷200万
其他
100万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徭役兵役繁重
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一、秦的暴政
口赋
杂赋
赋税
田租
收获的2/3上缴国家
材料一:
至于始皇…男子力耕则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材料二: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zhì)之食。
——《汉书·食货志》
赋税沉重
一、秦的暴政
上述材料说明秦代的刑罚有什么特点?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材料: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有黥[qíng]面(在脸上刺字),劓[yì](割鼻子),剕[fèi](砍掉左右脚),醢[hǎi](剁成肉酱),腰斩,车裂,活埋等刑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
刑罚严酷
一、秦的暴政
束颈的铁钳
铁桎
死刑:戮(先刑辱、后斩首)、弃市、定杀(抛入水中淹死或活埋)、族(全家处死)、枭首(砍头)、车裂、腰斩、剖腹、抽肋、坑(活埋)、绞、戮尸等
肉刑:黥(qíng )(脸上刺字涂墨)、劓(yì割鼻 )、刖(断足)等
秦朝市场上有一商人,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请问哪种商品销量好?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
一、秦的暴政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巡幸途中病死沙丘,立下遗诏让扶苏继位。当时宦官赵高胁迫丞相李斯,秘不发丧,伪造诏书,立秦始皇第18子胡亥为“二世”,又逼死扶苏。
一、秦的暴政
(前230年-前207年)
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
秦二世为了巩固帝位,大杀宗室和故臣,接连株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20多人,并下令杀害蒙恬等重臣。这一时期,徭役、赋税更加繁重,刑罚更为残酷。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一、秦的暴政
对我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
1.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4.车同轨、修灵渠,便于交通;
5.修长城,巩固秦朝边防;
6.行郡县制,后世普遍延用。
但却是一个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焚书坑儒,进行思想迫害,摧残了文化;
2.广建宫殿陵墓,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秦始皇的功与过
二、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前208年12月,陈胜在今安徽亳[bó]县的下城父地方,被他的车夫、叛徒庄贾杀死。
阅读P51-52页,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因:
因大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2.起义时间地点:
前209年 大泽乡
3.提出口号:
大泽乡起义
4.建立政权:
张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
渔阳

函谷关
×
咸阳
大泽乡起义
陈胜为王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
杀秦军
攻县城
占领陈,建政权
天下响应
挺进关中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二、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形势图
项羽:巨鹿之战,灭秦主力。
刘邦:前207年,先入关中,秦朝灭亡。
二、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率30万大军围攻在巨鹿的起义军。起义军向集结在彭城的义军求援。彭城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7万解巨鹿之围,另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挺进。约定,谁先入关,谁为关中王。
破釜沉舟
巨鹿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项羽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30万人,楚军2万人。楚军过了漳河水后。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
二、秦末农民起义
秦朝灭亡
赵高杀李斯,逼死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子婴即位后设计杀死赵高。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灞上。秦王子婴仅当了46天的秦王便素车白马,以绳系颈,捧着御玺符节,向刘邦投降,秦朝自此灭亡。
二、秦末农民起义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实行仁政
得民心者得天,
失民心者失天下
刘邦 (公元前256-247年),沛郡丰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陈胜、吴广起义后,集合三千弟子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项羽 (公元前232-202年),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自幼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
哈哈,打了胜仗,帝位非我莫属了!
休想,帝位没有你的份,是我的。
三、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项羽大破秦军进军关中,听说刘邦先入咸阳,非常恼火,决定发兵攻打刘邦。刘邦只得退出咸阳,愿让项羽称关中王。项羽设宴款待刘邦,谋士范增劝项羽诛除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后刘邦逃离。
三、楚汉之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宴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十面埋伏
江东父老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楚汉之争
虞姬,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 ,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结果: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汉朝。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
项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三、楚汉之争
思考探究
项羽引兵入咸阳后都做了什么呢?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羽遂合从,坑秦人,屠咸阳。
——《汉书.天文志》
三、楚汉之争
思考探究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反抗暴秦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争夺帝位
封建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的战争
在灭亡秦朝以后,战争却没有结束,刘邦与项羽掀起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那么秦末其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与后期的楚汉战争相比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楚汉之争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