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师生交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题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师生交往》,本框题的学习内容包括两目:第一目教学相长;第二目亦师亦友。这节课的价值重在培养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从而与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二、学情分析: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老师在学生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不善于与老师进行交往和沟通,不会以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不理解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犯错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不能理性地去看待,理解和尊重。三:目标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积极地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力目标:能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知识目标: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四、学习重难点:重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难点:尊重和理解老师。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师生交往的场景》教师活动:你对视频中那个画面印象深刻?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激发与老师交往的欲望。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板块一:师生同进步:活动一:创设情景: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什么角色?生:(老师给我们上课,老师与我们一起参加活动,老师和我们一起游戏......)(知识、方法、技能、做人道理)师: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是我们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老师在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时候,那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设计希望学生了解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引导学生积极与老师交往。活动二:展示小强的材料。情景一:数学老师讲错了一道数学题,小强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但是小强有点顾虑,要不要指出老师的错误呢?情景二:道德与法治老师由于教的班级较多,工作量较大,今天作业给小强的批错了,小强很不高兴,小强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呢?设计问题:聪明的你请帮一下小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生:小组内讨论,展示成果。师:这种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同学们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积极回答问题,有助于我们与老师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共同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故事。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表扬我们,有时会批评我们。那我们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呢?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和总结问题能力。设计意图:回扣课本,总结提升。板块二:“正视抑和扬”播放视频:《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活动:(1)刘星和鼠标为了让老师表扬,做法对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小组内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生: 不对,他们为了得到表扬互相扯皮。生:不对,刘星态度不对,他先问是表扬吗?老师说是,他就说贺卡是自己的,不诚实。生:不对,他们两个人为了得到表扬,吵起来了。生: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生:-------师:这位同学表现不错,我表扬了你,你有什么感受?今后你会怎么做?另一位同学:你有过被表扬的经历吗?-----师:肯定、鼓励、期待不骄不躁,自尊心自信心,更大进步师:老师也认识到,在今后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多多表扬学生,那或许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谢谢你。(2)你怎么看待老师对刘星和鼠标的批评?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该如何对待?生:老师不应该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他们,应找个合适时机和他们交流,让他们认识到错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多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变坏事为好事,化悲痛为力量。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生:老师不应该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他们,应该找个合适的时间与他们交谈。生:老师批评是对他们两位同学的提醒,让他们改正错误,反省自己,我们应该理解老师良苦用心。我:从和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也认识到在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时间场合方式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他人的事例,深刻认识到老师表扬和批评的初衷和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知识的共享意识。在探讨的过程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过度:你认为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板块三:“共建师生情”活动一:展示材料,感悟伟人对老师的态度。教师活动: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师是一种什么态度?给你什么启示?学生活动:学生看材料,分析---感悟---总结。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学会尊重老师,明白尊重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人格尊严、个性差异等,知道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知道尊重老师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谈的言谈举止中。师引导: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还尊重吗?生:积极回答问题,明白尊重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人格尊严、个性差异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即使不喜欢这位老师也应该尊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知道尊重老师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谈的言谈举止中。教师活动:师引导:你与哪位老师的关系最好?你的秘诀是什么?把你与 TA的相处绝招分享出来。学生活动:分享与老师交往的秘诀。体会在平等相待、互相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成为老师的朋友。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落实情感认同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能力。让学生体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得引路人。总结: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设计意图:明确知识体系,回扣课本。活动二:播放视频:《师生冲突》。教师活动:1.视频中老师和鹏帅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如何避免视频中出现的师生冲突?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小组内探究,分享成果。通过探究知道当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应该冷静、客观的分析原因,彼此知己应该注意沟通方式等,避免与老师发生过冲突。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总结知识,巩固提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的框架,引导学生一目了然的把握本节课所学内容,力求用简洁的文字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全方面把握。(四)拓展延伸:请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描述自己的感受,你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尽可能多地寻找老师打动你的瞬间; 不要忽略那些你平时不太喜欢的老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用心发现老师的爱,从而增进和老师的情感。(五)收获平台教师活动:通过今天学习我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做到-----学生活动:学生谈感受、体会等。设计意图: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六)教师寄语: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希望我们能珍惜人生中这短暂的相遇!教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和活动落实适切。导入新课和感悟伟人对待老师态度这两个活动设计有特色、有趣味,学生参与热情高,有利于在体验中达成教学目标。问题讨论有基本问题,也有拓展思考,例如:这个材料给你什么启示?你不喜欢的老师还尊重吗?进一步明确及时不喜欢的老师也应该尊重,应该尊重老师劳动,人格尊严,个性差异等。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足之处:本课的讨论特别多,有趣、有意的活动设计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和全面地思考问题。有待改进:在师生矛盾这部分内容,活动设计的形式不够新颖,说服力较弱,有待改进。《师生交往》自评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知识点一:教学相长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倡导和欣赏的教师职责是( )A.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 B.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C.绝对的权威和严肃的管理 D.知识传授和道德说教2.如果你发现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你应采取的态度是( )A.嘲笑老师水平太低 B.怕老师不好意思,装作不知道C.不管不问,让老师错下去 D.以恰当的方式善意地给老师指出来3.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下列对彼此尊重阐述错误的是( )A.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B.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尊重老师,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D.是法律的要求知识点二:亦师亦友4.老师在与我们的交往中,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的角色。作为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②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改进不足④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亦师亦友”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行为能体现对老师尊敬的是( )A.对老师不理不睬 B.背后议论老师C.给老师起绰号 D.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6.数学老师李老师不仅教给我们数学知识,而且当我们遇到交友问题、为人处事或其他方面的烦恼问题时,只要请教他,他都能给予我们指导。这直接表明( )A.老师具有高尚的师德B.老师的知识渊博C.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老师请教D.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二、非选择题7.甲同学:“我很爱老师,但我又觉得老师像高高在上的领导,我从心里害怕老,有话也不敢和老师说。”乙同学:“我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困惑,可是我不愿请求老师的帮助,见到老师也往往躲着走。”丙同学:“上课时,老师总习惯提问那几位同学,我们都成了‘旁听生’,我心里不乐意,但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1)分析他们这样做的后果。(2)他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师生交往》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和活动落实适切。导入新课和感悟伟人对待老师态度这两个活动设计有特色、有趣味,学生参与热情高,有利于在体验中达成教学目标。问题讨论有基本问题,也有拓展思考,例如:这个材料给你什么启示?你不喜欢的老师还尊重吗?进一步明确及时不喜欢的老师也应该尊重,应该尊重老师劳动,人格尊严,个性差异等。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足之处:本课的讨论特别多,有趣、有意的活动设计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和全面地思考问题。有待改进:在师生矛盾这部分内容,活动设计的形式不够新颖,说服力较弱,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