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我们设置抗击疫情这一穿始终的主题情境,让学生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出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继而激发学生的“四个自信”,尤其增强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科学精神:通过分析美国应对疫情措施的材料,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最基本的属性。通过对疫情发展的剖析,让学生认识真理的特点和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公共参与:通过观看我们有力量的视频,引导学生向抗击疫情中的人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激发学生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热情,筑牢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三思维导图四课前预习1.(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___________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____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___________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前进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_________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______________。2.认识差异的原因(1)由于人们的( )、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2)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 )。3.(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______________。(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__________的统一。(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_____________在往是相伴而行的。4.(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________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_________反映。(2)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___。(3)认识差异性的原因:由于人们的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____________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5.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 )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 )的、变化着的,其(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到(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6.认识(1)含义: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_反映。(2)认识的两种不同形式和阶段:_______和_______。①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___________、事物的_________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②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______、全体、______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③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_______、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_______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_______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_______性②实践具有_______性③实践具有_______性五自我检测1.由于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出现,使全球本就严峻的疫情更具多变性和复杂性。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这一特点,科研人员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了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研发工作。这说明( )①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使得原有的认识不断被推翻②新冠病毒的多变性决定了对其认识的不确定性③新冠病毒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定要有一个过程④对新冠变异新毒株的研究产生于抗疫实践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世界最高课堂——“天宫课堂”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天宫空间站今后将成为中国及世界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天宫课堂”演示的神奇现象体现了( )①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科学理论与自然现象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我国智慧城市从政策推进角度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从认识论角度看( )①真理总在人们新的实践中不断被推翻而向前发展②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真理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发展提供的认识工具④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利用和创造条件发现发展真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度开课,接续播撒航天梦、科学梦的种子。此次,三位“太空教师”给青少年们演示了水油分离等实验。地面上“一层油花浮在水上”是常态;空间站中水和油“分不开”、长时间保持混合态,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也就是浮力消失了。上述现象佐证了( )①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③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④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的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通过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优化实时后处理,实现了速率达188Gbps今最快的实时子随机数发生器,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这为开发低成本商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单芯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一事例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要为实践服务③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④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干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中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理论创新。这一历史经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消除谬误能推动认识的发展②实践是开放的物质性活动,总是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③人的认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真理总是在辩证否定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园体系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有的植物是因为种子传播有问题,有的是因为授粉有问题,有的则是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科研工作者会研究这些植物的濒危机制,然后到植物园里进行繁育,并对它们的种子、枝条和花粉等进行保存,最后送回原产地,让它们的种群能够健康地繁衍下去。迁地保护( )①改变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使其朝着科学家设定的目标发展②把握了事物存在的条件,通过人为干预保护濒危植物资源③验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表明了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有利于保护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Springer Nature举行联合发布会,会上指出通过设立在甘孜稻城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为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由此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理性认识需要得到实践检验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会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可见( )①真理在不断纠正自身谬误过程中指导实践向前发展②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不断发展③理论源于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④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自然界中的淀粉主要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进行合成。2021年9月,天津工业生物所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人工合成淀粉。这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从而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科研取得突破的前提③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的进步④认识的无限性总是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呈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四课前预习1. 条件 实践 无限发展 波浪式 真理 真理2.(1)立场(2)人人平等3. 谬误 具体的历史 谬误4. 客观 正确 客观性 认识能力5.(1) 实践水平 生理素质(2) 复杂 本质(3) 实践 认识6. 能动的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现象 外部 本质 内部 高级 发展 依赖 直接现实 客观物质 能动 社会历史五自我检测1.D2.D3.D4.C5.D6.B7.C8.B9.B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