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参与民主生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社会主义民主;关心国家民主政治生活,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参与民主生活,增强民主意识,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民主的内涵?
1
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2
3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知识回顾
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生活高中生提案进2020全国两会
你如何看待这6名同学的行为?
参与民主生活
第三课 第二框
1、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
2、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
3、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保障制度?
4、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
5、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6、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自学指导
一、学习方式:独立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二、学习内容:学习教材P37-43 “参与民主生活”。
三、学习重点:
最近南岸区和泓阳光小区有居民发现,物业公司在未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破坏小区公共绿化区域。
这个问题小区业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谁反映呢?
运用你的经验
为什么我们要主动反映问题、参与民主生活?
1、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P38
①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含义: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
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行使民主权利?
关于民主选举你怎么看
谁当选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谁能给我带来好处,我就投给谁
谁有能力,我就投给谁
谁弱势,我就投给谁
谁和我关系好,我就投给谁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角度)
代表
选民
选民
选民代表
代表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候选人
候选人
如果让班级全部同学参与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如果各小组先推选代表,由代表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一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若干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票数最多者为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运用你的经验
①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④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适用范围:
①县及县级以下(县、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
视频中所涉及的是哪种民主参与的方式?
民主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只会,提高决策科学性。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一般采用事先公示、事中公示、事后公示等方式,通过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等告知广大人民群众。
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1.2021年1月1日,市物价局开通网站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和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意见.
2.2021年1月15日,邀请专家学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
3.2021年2月1日,形成两个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
4.2021年2月12日,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
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决策方式
活学活用
民主参与,共同决策!----水价调整
①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③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3、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P39
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
思考:
怎样才能知道政策是否落实,落实得好坏呢?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
民主监督
谁监督?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公民
监督谁?
怎么监督?
4、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
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②意义:A.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B.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人民批评政府,政府不敢懈怠;只有民主监督,才不会政息人亡。”
李克强总理曾多次提到监督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
新闻评析:中式民主的体现 - 普通社会民众参与国家立法工作
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思考问题: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意义)
5、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①重要性: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公民的民主意识关系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p41
②现实需要: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P42
③意义: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P42
6、公民应如何培养民主意识?P42
①提高参与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P41
②宪法意识: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P42
③民主知识: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P42
④民主实践: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P42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参与必要性,含义及要求
民主意识的重要性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公民参与的方式
课堂小结
1.2020年8月16日至29日,我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达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0余条建议。这体现了(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有强大生命力
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有效性在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2.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选准人,带好路,奔小康,共致富”“村民选好村干部,选好干部为村民”“选好一人,受益全村;选好一届,造福一方”。积极行使选举权利( )
A.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B.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根本途径
C.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D.一定能选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当家人”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