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并理解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能够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4.法治意识:能够依法参与基层群众自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民主决策的原因和要求,民主管理的要求和原因,民主监督的原因和要求。
难点: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组织形式和内容,阐释民主协商的原因和展开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形式: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______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________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__________,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2.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______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民主协商。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______,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民主决策。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_____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_____进行。
民主管理。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_________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_____。
民主监督。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_____,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_____。
3.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形式:
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________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_____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________的素质和能力。
4.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_____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_____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5.居民委员会成员由( )产生,向( )负责并报告工作。
6.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 )或( ),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五自我检测
1.针对乡村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现状,某市区委探索推行党建“叶脉工程”,把“大社区”划分成“小网格”,以岛域为“绿叶”,以网格为“脉络”,全面推动党建“微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切实精准把“脉’乡村治理问题和党员群众诉求,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行“叶脉工程”旨在( )
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辟居民诉求表达新渠道
③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丰富基层政权管理形式
④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ⅩⅩ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ⅩⅩ村支部委员会、ⅩⅩ村村民委员会、ⅩⅩ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这三个机构的正确认知是( )
①支部委员会在该村民主治理中起统领作用
②村务监督委员会可审核村务公开落实情况
③村委会对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事有决定权
④三个机构是该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组织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年来,为解决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为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将“清单制”引入乡村治理,探索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承担事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等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 )
①是提高乡村治理实效的有益尝试
②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③有利于保障村民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④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转变基层组织工作作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地将“清单制”引入乡村治理,探索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承担事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等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地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清单制”( )
①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和决策权
②是提高乡村治理实效的有益尝试
③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④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转变基层组织工作作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某街道党工委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列出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常态化公布整改情况,严格监督完成进度,确保多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该街道党工委的举措( )
①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突出人民群众基层治理能力
③有利于实行民主管理,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
④有利于加强工作监督,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功能、规模和事务范围: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完善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载体,健全村(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上述要求有利于( )
①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②创新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③厘清基层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④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以来,某社区积极探索“红心+”党建模式,依托“小巷红韵”里的“红心议事会”为民解忧,夯实党员联系群众基础,让民情民意有效汇集到社区,将党组织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把党的工作触角实实在在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实现了从“你要管”到“我们要治”的转变。如果对这一做法进行新闻报道,以下适用的观点有( )
①街道有效履行职能,推进居民自治
②社区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保行有方向
④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考察时提出“两邻”理念,沈阳市和平区结合区域特点和实践经验,定制“两邻”模块,提出“党建引领、邻里守望、合和共治”的“两邻”治理模式并应用于实践。2021年12月,沈阳市和平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这一治理模式( )
①创新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提升自我服务时效性
②扩大基层民主主体范围,体现自治主体多元性
③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增强社区自治灵活性
④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建工作引领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为统筹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海口市某区通过社区参与式预算改革,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解决群众“危急难"民生公共服务项目,实现从“政府配菜”向“百姓点单"、“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单一供给”向“多元参与"三个根本性的转变,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此举( )
①奠定了群众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地位
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③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提高治理效能
④为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近年来,某地不断扩展村民自治制度内涵,为各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乡贤、老模范“五老”群体搭建平台,在195个村建成凸显德教文化功能的“和合说事”工作室。“五老”主动承担义务调解员任务,及时摸排报告村民遇到的困难,主动参与民事调解、村务管理,务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五老说事”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拓宽利益协商渠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②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③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格局
④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完善基层管理体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 村民委员会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2. 村民直接选举 基层民主协商 村民 居民会议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关键 公开 评议
3. 城市居民委员会 居民会议 参与政治生活
4. 党组织 直接
5. 居民选举 居民会议
6. 村民自治章程 村规民约
五自我检测
1.B
2.A
3.A
4.C
5.B
6.B
7.D
8.C
9.D
1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