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重力与弹力(解析版)【教材习题一】教材P59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答案】【要点点拨】一、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重力1.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G=mg,只与物体的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在赤道处,g最小,在两极处,g最大(同一高度);海拔越高,g越小,海拔越低,g越大.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作用.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2)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对于薄板状物体的重心,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悬挂法确定.三、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选标度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的线段标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变式1】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向下的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物体对车厢的压力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且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变式2】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准长度大C.F1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标度的大小未知【教材习题二】教材P59页“练习与应用”第4题【答案】钢管受到3个力的作用,重力G、绳子的拉力T、地面的支持力F;其施力物体分别为地球、绳子和地面。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钢管受到3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G,竖直向下;绳子的拉力T,竖直向上;地面的支持力F,竖直向上。【要点点拨】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3.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跟接触面垂直;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4.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5.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为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常见弹力方向:(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2)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变式1】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是相互接触的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变式2】下列选项中,物体A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教材习题二】教材P59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答案】(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见下表:画出F-x图像如图所示:(2)根据图像可知:劲度系数【解析】本题涉及胡克定律内容,会用图像的方法处理数据,并能分析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要点点拨】胡克定律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3.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4.劲度系数:式中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5.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1)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6.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即k=.7.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变式1】将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而当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为m的物体压在其上端,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A. B. C. D.【变式2】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弹簧比小弹簧短0.20m,它们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而上端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是(设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小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B.,C.,D.,1.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 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A. B.C. D.2.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A点处指向球心,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B点处垂直于细杆向上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D.力可以用天平衡量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也可以不相互接触B.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绳子对物体的弹力是由物体形变而产生的5.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原长为x0,其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得此时弹簧长度为x(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C.mg(x﹣x0) D.6.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7.图甲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x及拉力大小F(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拉力大小F/N 0.45 0.69 0.93 1.14 1.44 1.69标尺刻度x/cm 57.02 58.01 59.00 60.00 61.03 62.00(1)从图乙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___________cm;(2)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作出F与x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3)由图像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__cm。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8.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F-x图象,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伸长量.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弹性系数k=______N/m.当指针如图乙所示,弹簧秤的示数F=______N。(F保留一位小数)(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弹簧a的原长_______,弹簧b的原长_________(填“长”或“短”),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弹簧b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_(填“大”或“小”)9.画出下列各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1)图(a)中杆AB斜靠在半球体上静止,作出AB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2)图(b)中用绳子将球挂在墙壁上,作出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3)图(c)中竖直悬挂在细绳上的光滑小球与斜面刚好接触而保持静止,作出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10.如图所示,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轻质定滑轮,一细线穿过滑轮连接着P、Q两物体,其中物体P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Q竖直悬挂着.已知物体P的质量,物体Q的质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取,求(1)物体P所受地面的弹力大小F;(2)弹簧的伸长量x.第1节 重力与弹力(解析版)【教材习题一】教材P59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答案】【要点点拨】一、力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重力1.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G=mg,只与物体的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在赤道处,g最小,在两极处,g最大(同一高度);海拔越高,g越小,海拔越低,g越大.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作用.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2)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对于薄板状物体的重心,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悬挂法确定.三、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选标度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的线段标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变式1】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向下的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物体对车厢的压力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且重心一定在物体上【答案】C【详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支持面向下,故A错误B.物体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物体对车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两者不同,故B错误;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C正确D.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且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错误。故选C。【变式2】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准长度大C.F1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标度的大小未知【答案】D【详解】因为两个图示中的比例尺的大小不确定,所以两个力的大小也不能够确定,故两个力的大小无法进行比较.故选D.【教材习题二】教材P59页“练习与应用”第4题【答案】钢管受到3个力的作用,重力G、绳子的拉力T、地面的支持力F;其施力物体分别为地球、绳子和地面。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钢管受到3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G,竖直向下;绳子的拉力T,竖直向上;地面的支持力F,竖直向上。【要点点拨】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3.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跟接触面垂直;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4.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5.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为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常见弹力方向:(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2)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变式1】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是相互接触的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答案】B【详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A.两个物体接触但若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也不会产生弹力。如:一物体靠竖直墙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虽然与墙壁接触,但是没有受到墙壁给的弹力,选项A错误;B.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是相互接触的,选项B正确;C.物体发生形变不一定有弹力产生。例如:瘪下去的乒乓球虽然发生了形变,但是对与之接触的物体并没有受到弹力。选项C错误;D.虽然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但若没有相互接触,也不会有弹力的产生,选项D错误。故选B。【变式2】下列选项中,物体A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详解】A.重力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A错误;B.杆的末端与半球接触地方的弹力方向应垂直于半球面,即指向球心方向,B错误;C.两球之间没有弹力,故对球A只受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C正确;D.对于球A还受到竖直面对它水平向右的弹力,D错误。故选C。【教材习题二】教材P59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答案】(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见下表:画出F-x图像如图所示:(2)根据图像可知:劲度系数【解析】本题涉及胡克定律内容,会用图像的方法处理数据,并能分析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要点点拨】胡克定律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3.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4.劲度系数:式中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5.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1)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6.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即k=.7.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变式1】将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而当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为m的物体压在其上端,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A. B. C. D.【答案】B【详解】设弹簧原长为,由胡克定律得,式中x为形变量,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则有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弹簧的上端时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故选B。【变式2】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弹簧比小弹簧短0.20m,它们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而上端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是(设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小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B.,C.,D.,【答案】A【详解】设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1,小弹簧劲度系数为k2,依据得在0到0.2范围内在0.2m到0.3m范围内:(这个范围内小弹簧的压缩量比大弹簧大0.2m)联立解得故选A。1.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 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A. B.C. D.【答案】B【详解】如果P、Q 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则P、Q 两球分离后,不影响对方的运动状态。A.拿走P后,Q会运动的轨道最低点,所以存在弹力,A错误;B.拿走P后,Q保持原状态不变,所以不存在弹力,B正确;C.拿走Q后,P会掉下来,所以存在弹力,C错误;D.拿走Q后,P会向下运动,所以存在弹力,D错误。故选B。2.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C.A点处指向球心,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B点处垂直于细杆向上【答案】D【详解】碗对筷子A、B两点处都有支持力。在A处,筷子与碗的接触面是碗的切面,碗对筷子的支持力垂直切面指向筷子,根据几何知识得知,此方向指向球心O,即A点处碗对筷子的支持力指向球心O;在B处,筷子与碗的接触面就是筷子的下表面,所以B点处碗对筷子的支持力垂直于筷子斜向上,故选D。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D.力可以用天平衡量【答案】C【详解】A.磁体间有作用力,是通过磁场发生,说明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A错误;B.力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故B错误;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所以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故C正确;D.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而力应用测力计测量,故D错误。故选C。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也可以不相互接触B.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绳子对物体的弹力是由物体形变而产生的【答案】C【详解】A.两物体有弹力时,两物体一定相互接触,A错误;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B错误;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正确;D.绳子对物体的弹力是由绳子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原长为x0,其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得此时弹簧长度为x(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C.mg(x﹣x0) D.【答案】D【详解】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故有所以劲度系数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答案】D【详解】A.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而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二者本质不同,故A错误;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并不一定指向地心,故C错误;D.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故选D。7.图甲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x及拉力大小F(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拉力大小F/N 0.45 0.69 0.93 1.14 1.44 1.69标尺刻度x/cm 57.02 58.01 59.00 60.00 61.03 62.00(1)从图乙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___________cm;(2)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作出F与x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3)由图像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__cm。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63.60(63.58~63.62) 25.0(24.6~25.0) 55.2(55.1~55.3)【详解】(1)[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故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63.60cm;(2)[2]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出对应的图像如下图所示(3)[3][4]由胡克定律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图像与横坐标的交点为弹簧的原长,则可知原长为55.2cm。8.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F-x图象,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伸长量.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弹性系数k=______N/m.当指针如图乙所示,弹簧秤的示数F=______N。(F保留一位小数)(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弹簧a的原长_______,弹簧b的原长_________(填“长”或“短”),弹簧a的劲度系数比弹簧b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_(填“大”或“小”)【答案】200 3.0 短 长 大【详解】(1)[1]在图象中斜率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则[2]在乙图中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所以乙图中弹簧秤的示数为(2)[3][4]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所以图象与横轴的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弹簧a的原长短,弹簧b的原长长;[5]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9.画出下列各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1)图(a)中杆AB斜靠在半球体上静止,作出AB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2)图(b)中用绳子将球挂在墙壁上,作出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3)图(c)中竖直悬挂在细绳上的光滑小球与斜面刚好接触而保持静止,作出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详解】(1)杆AB受半球体的弹力作用,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还受到地面对杆的弹力作用,弹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上,弹力示意图如下(2)小球受到绳子沿绳方向的弹力作用,还有墙对球的弹力作用,弹力示意图如下(3)利用二力平衡可知小球和斜面没有弹力作用,只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弹力示意图如下10.如图所示,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轻质定滑轮,一细线穿过滑轮连接着P、Q两物体,其中物体P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Q竖直悬挂着.已知物体P的质量,物体Q的质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取,求(1)物体P所受地面的弹力大小F;(2)弹簧的伸长量x.【答案】(1)6N(2)【分析】(1)先以Q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即可得到弹簧的弹力,再以P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求得物体P受地面的弹力;(2)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伸长量;【详解】(1)对Q进行受力分析,Q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则细线的拉力为:;对P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由平衡条件得:解得:;(2)对轻质滑轮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弹力为:根据胡克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点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重力与弹力(原卷版).doc 第1节 重力与弹力(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