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节 超重与失重【教材习题一】教材P104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答案】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从弹性绳刚拉直到弹性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重力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从弹性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到最后运动员减速为0,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教材习题二】教材P10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要点点拨】超重和失重1.视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3.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4.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5.超重、失重的比较特征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的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超重 竖直向上或有竖直向上分量 由F-mg=ma得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失重 竖直向下或有竖直向下分量 由mg-F=ma得F=m(g-a)完全失重 a=g F=0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变式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为零 D.无论超重、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变式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M+m)g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D.由于不知的具体数值,无法计算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变式3】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重物,要使此人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100kg的重物,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升降机正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4m/s2B.升降机正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m/s2C.升降机正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m/s2D.升降机正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6m/s2【变式4】某同学找了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向罐中装满水,然后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拉罐上升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越来越快B.易拉罐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越来越快C.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都不变D.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水不会从洞中射出1.用一根细绳将一重物吊在电梯内的天花板上,在下列4种情况中,绳的拉力最大的是( )A.电梯静止 B.电梯匀速下降C.电梯加速下降 D.电梯加速上升2.木箱内的地板上放置一个5kg的物体,钢绳吊着木箱静止在某一高度处。从计时时刻开始钢绳拉着木箱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至第3s末钢绳突然断裂,此后木箱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竖直下落,7s末落至地面。木箱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地板始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秒末物体的重力增大到70NB.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70NC.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50ND.第6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3.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A.电梯匀速上升 B.电梯匀速下降C.电梯匀加速上升 D.电梯匀加速下降4.如图甲所示,弹簧下端固定,水平薄板静止在弹簧上端,将手机放在薄板上由静止释放,一直运动到最低点手机软件记录下此过程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手机处于超重状态B.t2时刻,手机速度为零C.t2时刻,手机对薄板压力为零D.t3时刻,手机对薄板压力最大5.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做引体向上体能训练。他两手握紧单杠a、b两点,接着用力上拉,下颚超过单杠,然后身体下降,再次悬停在单杠上。则( )A.杠对人的弹力是因为人手发生形变产生的B.在上升过程中,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若a、b两点距离增大,悬停时每条手臂对躯干的拉力变大D.若a、b两点距离增大,悬停时单只手与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6.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无情的新冠病毒袭击了中国;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受伤最深的武汉也在全国各界的支持下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了大量最可爱的人,尤其是白衣天使和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战疫中某次空军基地用直升飞机运送医护人员去武汉,为了保证直升机升空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至于很难受,飞行员对上升过程某阶段加速度进行了相应操作。操作的图像如图所示(除ab段曲线,其余段均为直线,取向上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和ab段医护人员处于超重状态,cd段处于失重状态B.O到d整个过程医护人员均处于超重状态C.O到d过程速度增量小于20.5m/sD.根据上述图像可求出0~8s这段时间直升机往上上升的高度7.某人在以a=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可举起m1=90kg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少千克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2=4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多大?(g取10m/s2)8.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项目。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性绳被拉直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降速度先增加再减小逐渐减为0。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在什么阶段分别处于超重、失重状态?9.如图甲所示为潍坊市政府广场两座百米多高的观光塔。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就可以从1层到达观光平台。若质量的人站在电梯平台上在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该过程中:(1)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2)人对电梯的最小压力。10.如图所示,有一个同学在竖直升降的电梯内,探究超重失重现象。该同学站在磅秤上的总质量为50千克。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这时开始计时。该同学在磅秤上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图线如图,最后电梯恰好停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电梯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电梯降落的总位移的大小。第6节 超重与失重【教材习题一】教材P104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答案】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从弹性绳刚拉直到弹性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重力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从弹性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到最后运动员减速为0,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教材习题二】教材P10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要点点拨】超重和失重1.视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3.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4.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5.超重、失重的比较特征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的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超重 竖直向上或有竖直向上分量 由F-mg=ma得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失重 竖直向下或有竖直向下分量 由mg-F=ma得F=m(g-a)完全失重 a=g F=0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变式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为零 D.无论超重、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答案】D【详解】AB.超重、失重时,重力没有变化,视重发生变化,故AB错误;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用来提供加速度,故C错误;D.无论超重、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故D正确。故选D。【变式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M+m)g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D.由于不知的具体数值,无法计算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答案】C【详解】ABC.对M和m组成的系统,当m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而M保持平衡时,可以认为系统的重心向下运动,故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则所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小于系统的重力,故AB错误,C正确;D.即为数值,是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变式3】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重物,要使此人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100kg的重物,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升降机正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4m/s2B.升降机正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m/s2C.升降机正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m/s2D.升降机正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6m/s2【答案】B【详解】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物体,则知此人的最大举力为在升降机中,对100kg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方向竖直向下,故升降机应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m/s2。故选B。【变式4】某同学找了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向罐中装满水,然后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拉罐上升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越来越快B.易拉罐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越来越快C.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洞中射出的水的速度都不变D.易拉罐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水不会从洞中射出【答案】D【详解】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后,由于空气阻力不计,易拉罐及水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易拉罐中各层水之间没有压力,在整体过程中,水都不会从洞中射出。故选D。1.用一根细绳将一重物吊在电梯内的天花板上,在下列4种情况中,绳的拉力最大的是( )A.电梯静止 B.电梯匀速下降C.电梯加速下降 D.电梯加速上升【答案】D【详解】设重物的重力为G。电梯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得,绳子的拉力电梯匀速下降时,根据平衡条件得,绳子的拉力电梯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向下,重物处于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绳子的拉力电梯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重物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绳子的拉力所以电梯加速上升时,绳的拉力最大。故选D。2.木箱内的地板上放置一个5kg的物体,钢绳吊着木箱静止在某一高度处。从计时时刻开始钢绳拉着木箱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至第3s末钢绳突然断裂,此后木箱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竖直下落,7s末落至地面。木箱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地板始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秒末物体的重力增大到70NB.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70NC.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50ND.第6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答案】D【详解】A.第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但物体的重力不会随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BC.第4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故BC错误;D.第6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故D正确。故选D。3.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A.电梯匀速上升 B.电梯匀速下降C.电梯匀加速上升 D.电梯匀加速下降【答案】C【详解】AB.电梯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重力等于支持力,体重计示数不会增大,故AB不符合题意;CD.体重计示数增大,则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甲所示,弹簧下端固定,水平薄板静止在弹簧上端,将手机放在薄板上由静止释放,一直运动到最低点手机软件记录下此过程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手机处于超重状态B.t2时刻,手机速度为零C.t2时刻,手机对薄板压力为零D.t3时刻,手机对薄板压力最大【答案】D【详解】A.0~ t2手机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是失重,故t1时刻,手机处于失重状态,t2时刻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AB错误;C.t2时刻,对于手机受重力,支持力,加速度为零,则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支持力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手机对薄板压力不为零,C错误;D.t2~ t3手机向下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是超重,t3时刻,加速度最大,手机对薄板压力最大,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做引体向上体能训练。他两手握紧单杠a、b两点,接着用力上拉,下颚超过单杠,然后身体下降,再次悬停在单杠上。则( )A.杠对人的弹力是因为人手发生形变产生的B.在上升过程中,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若a、b两点距离增大,悬停时每条手臂对躯干的拉力变大D.若a、b两点距离增大,悬停时单只手与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答案】C【详解】A.杠对人的弹力是因为杠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B.在上升过程中,人先加速后减速到静止状态,故先超重后失重,故B错误;C.设每条手臂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根据若两手握杠的a、b两点距离增大,则θ变大,cosθ值变小,则悬停时每条手臂对躯干的拉力变大,故C正确;D.若两手握杠的a、b两点间距离增大,则θ变大,悬停时手与杠之间摩擦力大小f变大,故D错误。故选C。6.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无情的新冠病毒袭击了中国;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受伤最深的武汉也在全国各界的支持下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了大量最可爱的人,尤其是白衣天使和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战疫中某次空军基地用直升飞机运送医护人员去武汉,为了保证直升机升空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至于很难受,飞行员对上升过程某阶段加速度进行了相应操作。操作的图像如图所示(除ab段曲线,其余段均为直线,取向上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和ab段医护人员处于超重状态,cd段处于失重状态B.O到d整个过程医护人员均处于超重状态C.O到d过程速度增量小于20.5m/sD.根据上述图像可求出0~8s这段时间直升机往上上升的高度【答案】B【详解】AB.O到d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正,即始终向上,因此O到d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均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C.O到d过程速度增量为这段时间内图像所围的面积,粗略计算为因不知ab段的精确速度增量,因此无法知道速度增量的准确值,故C错误;D.由于未告诉初速度所以无法求出这段时间直升机往上上升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B。7.某人在以a=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可举起m1=90kg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少千克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2=4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多大?(g取10m/s2)【答案】85.5kg;11.375m/s2【详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如图甲所示设人的最大“举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g-F=m1a1解得F=m1(g-a1)=855N当他在地面上举物体时,设最多举起质量为m0的物体,则有m0g-F=0解得m0=85.5kg此人在某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2=40kg的物体,由于m0=85.5kg>m2=40kg,显然此时升降机一定处于超重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2g=m2a2解得a2==11.375m/s2即升降机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11.375m/s2。8.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项目。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在弹性绳被拉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性绳被拉直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降速度先增加再减小逐渐减为0。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在什么阶段分别处于超重、失重状态?【答案】在弹性绳被拉直前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从弹性绳刚被拉直到绳的拉力增大到等于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从弹性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开始直到运动员的速度减小为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详解】超重是指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者悬挂绳的拉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失重是指压力或拉力小于自身重力,完全失重是指压力或拉力为零,据此可以判断:在弹性绳被拉直前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从弹性绳刚被拉直到绳的拉力增大到等于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从弹性绳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开始直到运动员的速度减小为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9.如图甲所示为潍坊市政府广场两座百米多高的观光塔。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就可以从1层到达观光平台。若质量的人站在电梯平台上在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该过程中:(1)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2)人对电梯的最小压力。【答案】(1)2.5m/s;(2)570N【详解】(1)由a-t图像可知,电梯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然后做匀减速运动;当在5s末速度最大,最大速度(2)电梯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压力最小,则解得10.如图所示,有一个同学在竖直升降的电梯内,探究超重失重现象。该同学站在磅秤上的总质量为50千克。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这时开始计时。该同学在磅秤上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图线如图,最后电梯恰好停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电梯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电梯降落的总位移的大小。【答案】(1)12m/s;(2)126m【详解】(1)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由速度时间公式得(2)匀加速时位移为匀速时位移为匀减速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由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电梯降落的总位移的大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节 超重与失重(原卷版).doc 第6节 超重与失重(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