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同步练习-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蜗牛、蛔虫 D.河蚌、水螅、田螺2.夏天,蚊子和苍蝇经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B.身体表面有外套膜C.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D.身体表面具有刺细胞3.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珊瑚虫 B.绦虫 C.血吸虫 D.涡虫4.阳澄湖的大闸蟹,翩翩飞舞的蝴蝶,都属于节肢动物,理由是( )A.能迅速避开敌害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C.都用气管进行呼吸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5.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表明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的是( )A.虫体具有刺细胞 B.具有消化腔 C.具有口和肛门 D.身体辐射对称6.“亚洲飞蝗”常在干旱的季节引起蝗灾泛滥。下列描述的相关结构中,对蝗虫适应干旱环境有利的是( )A.具有两对翅膀 B.足和触角分节C.有坚硬的外骨骼 D.身体分为头胸腹7.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水母 B.七星瓢虫 C.河虾 D.蜗牛8.海洋公园中展示的水母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常让人有种想触摸它们的冲动。但是我们不能触碰水母,因为它们的外胚层上有大量的( )A.疣足 B.刺细胞 C.刚毛 D.角质层9.珍珠是常见的饰品,深受人们喜欢。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是河蚌的A.足 B.鳃 C.外套膜 D.口10.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图中动物的相关知识,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蝗虫、蝎子、螃蟹都是节肢动物B.蝉、蜈蚣和蝗虫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C.沙蚕酷似蜈蚣,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他们都属于环节动物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二、填空题11.____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12.涡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______排出。13.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气管”或“肺”)。14.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_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______对称;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大多有______。三、连线题15.请将以下动物与对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把对应的字母填在前面括号内)( )四、判断题16.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五、综合题17.如图为涡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涡虫生活在__________中的石块下面,形状像柳叶,背腹______,属于______动物。(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______。吃进去的食物在______内消化。(3)涡虫的______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六、实验探究题18.在“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地擦拭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靠____________进行呼吸。(2)小李同学将同一条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对蚯蚓的运动进行观察比较之后,他推测蚯蚓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3)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在分类学上蚯蚓属于___________动物门。(4)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不太合理的是____________。A.甲容器中放入湿润的土壤,乙容器中放入干燥的土壤,进行对照实验B.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似的蚯蚓各5条D.除土壤干湿不同,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七、资料分析题19.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到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钟头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待一个钟头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想:“等轮到我时,你早已经憋死了。”蚯蚓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蚯蚓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去了。(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________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__ ]________。(2)图中[⑨]________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三对足,运动器官都着生在________。(3)鲫鱼失败的原因是:它不知道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着生在身体的________部。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分析】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有外套膜。【详解】蜗牛和河蚌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田螺、河蚌、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B符合题意。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蛔虫结构简单,属于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田螺、河蚌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水螅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D不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2.A【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蚊子和苍蝇属于昆虫。【详解】ACD.蚊子和苍蝇属于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无外套膜、刺细胞,A正确,BD错误。C.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属于环节动物,不是蚊子和苍蝇共同特征,错误。故选A。3.A【分析】辐射对称是指动物体型呈辐射状的一种对称形式。即通过动物体中轴的任何平面都可把有机体分为相似的两半。这种体型仅有上下的差别,并无左右之分,适应于固着或漂浮生活。如腔肠动物的水螅、水母。【详解】A.珊瑚虫,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符合题意。B.C.D.绦虫、血吸虫和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详解】A.能迅速避开敌害,属于大多数动物的特征,不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纲的特征,不符合题意。C.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用鳃进行呼吸,如螃蟹,不符合题意。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符合题意。故选D。5.C【分析】(1)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2)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淡水中的水螅,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蜇、海葵和珊瑚虫等。【详解】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消化道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因此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比水螅在进化上等高的是有口有肛门和三胚层,C正确。故选C。6.C【分析】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详解】A.两对翅,使蝗虫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使其取食范围扩大,有利于陆地生存,但与干旱环境关系不大,A不符合题意。B.足和触角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适于陆地取食和逃避敌害,但与干旱环境关系不大,B不符合题意。C.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C符合题意。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只是运动更灵活,适于陆地取食和逃避敌害,但与干旱环境关系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详解】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故A不符合题意。BC.七星瓢虫、河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故BC不符合题意。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故D符合题意。故选D。8.B【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详解】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刺细胞位于口和触手的周围,能帮助捕食和防御,是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水母不能直接用手触碰,是因为它们的外胚层有大量的刺细胞。故选B。9.C【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详解】河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C【分析】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由许多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详解】AB.蝉、蝗虫、蝎子、螃蟹都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AB正确。C.沙蚕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而蜈蚣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D.螃蟹生活在河里(水中),用鳃呼吸,D正确。故选C。11.节肢【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详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80%以上,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12.口【详解】涡虫有口,在腹面后侧,咽是肌肉质长条状,能从口内伸出用于捕捉食物。咽连着肠,在捕捉食物的同时就分泌消化液,成为液体状后再进行消化。涡虫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就由口排出体外。13.气管【详解】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14. 辐射 两侧##左右 外套膜 贝壳【详解】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牡蛎、鲍等。15.【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椎是无脊椎动物。【详解】腔肠动物的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 的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的;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蛭;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如河蚌、蜗牛;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等。【点睛】要熟记各个动物类群的特征和常见动物。16.正确【详解】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扁形动物。题干说法正确。17.(1) 清澈溪流 扁平 扁形(2) 咽 肠(3)前端【分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1)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有时会发现一类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它们的体长为1~1.5厘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就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2)涡虫身体腹面长有口,其内还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3)涡虫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18.(1)湿润的体壁(2)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3)环节(4)B【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2)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面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3)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4)ACD.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除了土壤的干湿度不同,其它条件(蚯蚓的大小、数量及生活状况、实验环境等)要都一样,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ACD不符合题意。B.1条蚯蚓,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太大,结果没有说服力,B符合题意。故选B。19.(1) 腹部 胸部(2) 翅 胸部(3)胸﹑腹【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中⑩为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 为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 为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图中:①为触角,②为单眼,③为复眼,④为口器,⑤为前足,⑥为中足,⑦为后足,⑧为气门,⑨为翅。(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图中 为胸部有发达的肌肉,是蝗虫的运动中心。(2)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两对翅和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图中⑨为翅,⑤为前足,⑥为中足,⑦为后足。(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但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呼吸正常进行,一个小时后,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