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考点落实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考点精要落实版导入新课墨子、孟子分别是谁?你知道他们生活在什么时期?有些什么主张?以墨子、孟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黄侃骂胡适常言道“惹不起躲得起”,但是对于胡适而言,黄侃他既惹不起也躲不起,你不跟他一般见识,他却非要追着你骂。同在北大任教期间,一次宴会上,胡适大谈墨子的兼爱非攻,聊得正欢时,黄侃在旁边来了一句:“现在讲墨学的人,都是些混帐王八!”胡适莫名其妙被骂了,却仍微笑隐忍,心想算了,不和“黄疯子”一般见识,谁知,黄侃不依不饶,紧接着又骂:“便是他的尊翁,也是混帐王八。”骂胡适也就算了,波及人家父亲,就实在有些过分了。胡适刚要发怒,黄侃却大笑解释道:“息怒!息怒!孟子有云:‘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谈论墨学? 我不是骂你,不过聊试之耳!”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学习目标时代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变化逐渐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史记》一、老子1.人物生平老子画像时期:姓名:经历:经典: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做过周朝史官,管理王室典籍;前516年出函谷关西去,留下《道德经》,最后不知所踪。《道德经》地位:2.思想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顺应自然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无为而治①哲学思想:②政治主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二、孔子1.人物生平孔子画像时期:姓名:经历:经典: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被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论语》地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绝粮三日,而弦歌不辍。”“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2.思想主张有爱心和同情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①核心思想:“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②政治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德治国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反对苛政③教育主张: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有教无类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深受后人景仰;②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③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3.孔子思想产生的影响你知道下列历史人物吗?他们都为儒学发扬光大作出贡献。孟 子荀 子董仲舒二 程朱 熹孔 子儒家学说“百家争鸣”指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治国方略尚贤、节俭实行“仁政”,民贵君轻顺应自然与民心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提出主张相互抨击相互借鉴难点解析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墨子像尊为“科圣”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亚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做人要不卑不亢,应具备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春秋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百家争鸣地位著作:战国↓百家争鸣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儒家荀子:主张实行“礼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法家→韩非: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道家→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要追求精神自由影响: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主张: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地位著作:主张:核心思想“仁”;政治上以德治国;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本课小结牛刀小试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与下列哪家学派思想相一致(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兵家2.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3.“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和“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分别体现了哪两个学术流派的思想( )A.法家道家 B.道家儒家 C.儒家墨家 D.墨家法家4.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ACBA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 )A.《诗经》 B.《尚书》 C.《论语》 D.《礼记》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8.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BCA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