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1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1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4.3 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1.会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能说出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培养分析数据、从数据获取规律的能力。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简单问题。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物理的实用价值,培养关注生活、关注实际的态度。
【情境思考】
如图是一款可以放置在高铁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支架能够吸附手机。小明有次搭乘高铁时将手机放在该支架上看电影,若计算高铁加速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则需要知道哪些量?
【认知发展·探索】
主题探索一、牛顿第二定律
问题情境
图甲、乙中人推的是质量相同的购物车,图丙、丁中人推的是质量不同的购物车。
1.图甲、乙中,人分别用较大的力和较小的力推质量相同的购物车,两种情况下购物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2.图丙、丁中,人用大小相同的推力分别作用在质量不同的购物车上,两种情况下购物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3.根据上面的探究,结合生活现象,猜想F、m、a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阅读教材第89页,叙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写出其表达式并说明力的单位“牛顿”的含义。
【过程建构】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也可以写成等式F=kma。当k=1时,F=ma。
3.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4.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准确地研究物体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而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2)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指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加速度越小,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
【过程评价】
【例1】(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
主题探索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质量为m=20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θ=37°角、大小为100N的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取10m/s2。
1.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大?
2.当撤去力F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物体做何种运动?
【过程建构】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两个方法
(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力分解,且将加速度所在的方向选为x轴或y轴,得有时也可分解加速度,即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3.两种瞬时加速度模型
由F=ma知,加速度a与合力F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过程评价】
【例2】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物块2、4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 ( )
A.a1=a2=a3=a4=0
B.a1=a2=a3=a4=g
C.a1=a2=g,a3=0,
D.a1=g,
[学会审题]
第一步:依据情境,构建物理模型
(1)由“物块1、2间用刚性轻杆连接”构建轻杆模型;
(2)由“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构建轻弹簧模型。
第二步:依据模型特点进行破题
(1)“轻杆模型”,突变后加速度相同;
(2)“轻弹簧模型”,突变后加速度不同。
【例3】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上面站着质量为m的人,当自动扶梯以加速度a加速向上运动时,求扶梯对人的弹力FN的大小和扶梯对人的摩擦力Ff的大小。
【课堂建构】
参考答案
【认知发展·探索】
主题探索一、牛顿第二定律
【问题情境】
1.用较大的力推购物车时,其速度变化快;用较小的力推购物车时,其速度变化慢。
2.质量较大的购物车速度变化慢,质量较小的购物车速度变化快。
3.在质量m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力F成正比;在力F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4.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kma,当式子中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时,可以写成F=ma。
“牛顿”的含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需要的力为1N。
【过程评价】
[例1]CD
主题探索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问题情境】
1.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θ-Ff=ma,所以Ff=Fcos θ-ma=40N。
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力平衡,即F sinθ+FN=mg,所以FN=mg-Fsin θ=140N,又由Ff=μFN,得
2.当撤去力F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物体沿原来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FN'=mg,Ff'=μFN'=μmg,
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最后静止。
【过程评价】
[例2]C
[例3]mg+masinθ macosθ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由题意可得,x轴方向:
Ffcos θ+FNsinθ-mgsinθ=ma,
y轴方向:
FNcos θ-Ffsinθ-mgcosθ=0,
解得FN=mg+masinθ,
Ff=macos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