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识别动力学的两类问题,理解加速度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桥梁。归纳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逐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通过传送带模型,会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正确解答传送带上的物体运动问题,培养物理建模能力,建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境思考】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知道: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图所示,用力推车,车做加速运动;用头顶球,足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说明“运动”与“力”总是息息相关的。从物体的受力出发,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那么,怎样把受力和运动联系起来?
【认知发展·探索】
主题探索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问题情境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驶入下坡路段后持续使用刹车容易造成刹车毂过热,致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或制动失灵,而发生追尾、对撞等恶性交通事故。为避免这种事故,经常在高速下坡路段修一段“避险车道”,如图所示。避险车道均采用上坡式制动坡床,坡度一般为35°~40°,失控车辆冲上这个车道后,利用上坡路段和地面砂石的阻力,强制车辆减速停车。
1.假如你是设计“避险车道”的工程师,怎样确定车道的最短长度?
2.若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m,重力加速度为g,要计算避险车道的长度,还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过程建构】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解题思路
(2)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②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包括大小和方向)。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④结合物体运动的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要求的运动学参量。
【过程评价】
【例1】如图所示,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达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0m,则人从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
[学会审题]
(1)分析人下滑过程及在水平滑道上的受力情况。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分析求解相关量。
主题探索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房屋屋顶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排水问题。如果某地降雨量较大,设计的房屋屋顶应使雨滴能尽快淌离房顶,设雨滴沿屋顶流下时不考虑阻力且初速度为0。
1.设计屋顶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坡度的屋顶(房屋的宽度一定),试分析哪一种排水效果最好(水最快淌离屋顶)。
【过程建构】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1)解题思路
(2)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和运动草图。
②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④根据力的合成或分解的方法,由合力求出所需的力。
【过程评价】
【例2】如图所示,一位滑雪者以v0=2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斜坡,从刚冲上斜坡开始计时,至3.8s末,该滑雪者的速度变为0。如果该滑雪者(含滑雪设备)的质量为m=80kg,求该滑雪者受到的阻力。g取10m/s2。
[学会审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加速度。
(2)分析滑雪者的受力情况。
(3)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受到的阻力。
【规律方法】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两个关键点
【课堂建构】
参考答案
【认知发展·探索】
主题探索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问题情境】
1.汽车驶入避险车道,做匀减速运动,汽车从进入避险车道到安全停下所运动的位移就是车道的最短长度。先分析汽车在避险车道上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公式确定车道的最短长度。
2.设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k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kmg=ma;汽车在避险车道上做匀减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m2-0=2ax,解得可知除了vm外,还要知道坡度θ、阻力与重力的比值k。
【过程评价】
[例1](1)2m/s2 (2)50m
解析 (1)以人(含滑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如图甲所示的坐标系。
设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f1=ma1,
FN1-mgcosθ=0,
Ff1=μFN1,
联立解得a1=g(sinθ-μcosθ)=2m/s2。
(2)人在水平滑道上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2=ma2,FN2-mg=0,
Ff2=μFN2,联立解得人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μg=5m/s2;
设人从斜坡上滑下的距离为lAB,对AB段和BC段分别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得vB2-0=2a1lAB,0-vB2=-2a2l,联立解得lAB=50m。
主题探索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问题情境】
1.雨滴在屋顶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求雨滴尽快淌离屋顶,也就是运动时间最短,设屋顶斜坡的长度为x,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a=mgsinθ,即a=gsinθ,所以有。显然,要求雨滴淌离屋顶的时间最短,需要考虑屋顶斜坡的长度和屋顶斜坡的倾角。
2.设屋檐的底角为θ,底边长为2l,雨滴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θ,联立以上各式得当θ=45°时,sin2θ=1为最大值,对应的时间t最短,所以坡度为45°的屋顶排水效果最好。
【过程评价】
[例2]21N,方向沿斜坡向下
解析 由v=v0+(-a)t,解得
对滑雪者(含滑雪设备)进行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0°+Ff=ma,代入数据解得Ff=21N,方向沿斜坡向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