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导学:时政导入附草案说明它是谁?它的内容涉及我们从出生到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律出版社信息化与思政融合△型教学模式“三点五心”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奇实法怡基础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九年级备课组自学:翻转反馈总议题:套法着福叫国福子议题1: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子议题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自主阅读教材第44-50页的内容。并做好相关的记录。《。01选择法治道路研学:问题探究子议题1: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一、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的含义(P45D1)法治Baa888d意味着依法治理【区别】法制法制是指法律制度(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研学:问题探究1840年鸦片战争民中国華辛亥革命后,中国臨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法性文件君主专制变法改制依法治国秦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玉图年九月二十目第一岳圣国人民代大会第一支通新中国第一部宪九卿法一“五四宪法皇权至上1898年维新变法研学:问题探究CODE CIVIL◆外国法此凶DESCivil Code of JapanTHEFRANGAIS.CONSTTTUTIONOF THEEITION ORIGINALE ET SEULE OFFICIELLE.UNITED STATES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MICHAEL STOKES PALLSEN民法典MCRAL W.MeCONsEL宪法王书江译A PARIS,DE LIMPRIMERIE DE LA REPUBLIQUE中国法制出版出AX.一1o4《中国宪法》《法国民法典》《美国宪法》《日本民法典》(法治的地位】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D1)法治现代的核心(P47D2)研学:问题探究总则编侵权责任编物权编7篇+附则继承编1260条合同编婚烟家庭编人格权编附则新华大数据(信息来源:新华网)根据视频,思考《民法典》的编撰与实施有哪些意义?研学:问题探究子议题1: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2.法治的意义()(对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D1)(2)(对国家、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D2)(3)(对民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D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2 年 下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课 题 4.1 夯实法治基础 主 备课时 9 班 级教 材 概 述 《夯实法治基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引导学生认识法治的含义、地位和要求进而明确法治对公民、国家社会的意义。第二目"描绘法治蓝图”,通过了解中国法治的历程,认识中国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教 学 目 标 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健全人格: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提高法治素质。 责任意识: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学重点、难点 法治的意义课 时 要 点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导学:时政导入 猜猜它是谁 它的内容涉及我们从出生到死亡 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它就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中国法治建设进程进入新的时代。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 二、自学:翻转反馈 师:本节课,我们将以奉法者强则国强为议题,思考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两个子议题。 请大家根据议题内容,自主阅读教材第44-50页的内容。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三、研学:问题探究 (一)直接讲授 师: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你觉得什么是“法治”。 生: 师: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法治就是依法治理。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还会见到这么一个词“法制”,这个法制就是什么意思呢?它和法治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法制指的是法律的制度 师:没错,法制是法律体系的总称,法治是依照法律来治理,所以,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走向法治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封建时代,君主专制,皇权至上,进入近代,维新派变法图强,仍旧没有实现法治,直到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中国开始迈入社会主义法治时代。 那么,除了中国的法律之外,大家还知道外国的法律吗? 生: 师:没错,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这说明,追求并奉行法治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P45 D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P47 D2)。 视频探究 师:那么,2021年中国进入民法典时代。到底什么是民法典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民法典。 请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思考,《民法典》的编撰与实施有哪些意义? 播放视频《民法典》 民法典共7篇+附则,那么大家想一想,它的编撰与实施有什么意义呢? 生: (补充意义题的答题方法:有利于,分主体,分角度) (1) (对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D1) (2)(对国家、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P47 D2) (3)(对民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P47 D2) (三)问题探究 师:如此重要的民法典,又是怎样编撰而成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这几个数据 民法典草案历经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 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 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师:思考:为什么《民法典》的编撰要如此复杂的过程? 生:很重要,关系到人民的生活。 师:没错,法律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更应该制定出良好的法律。 商鞅说: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那么什么良法呢?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45 D2) 师:其实在我们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良法保障我们的生活。 师:思考有了良法之后,是否就意味这可以实现法治了呢? 生: 师:古代社会也有法律,但是本质还是个人专制和独裁。 展示《人治和法治》的对比 师:所以,有了良法还不够,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 D1) (四)视频探究 师:我们说到,1954年,第一步新中国宪法的颁布,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那么我们是如何建设法治进程的呢?让我们一起在一段视频中思考这个问题。 播放视频《中国的法治进程》 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法治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这几个时间节点,请大家标记一下。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要求和重要保障!(P48 D1)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师:对于未来,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又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翻到49页,看到最上方相关链接部分。 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需要良法善治,从另一方面来说,建设法治中国,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就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总结】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离不开每一次科学立法,每一次严格执法,每一堂公正司法,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参与的“全民守法”。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做新时代的法治少年,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固学:在线测试 1. 亚里斯多德说过:“法治应包含两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里突出强调的是( A )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B.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C.法治可以建立起一个基本的生活预期 D.法治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B ) A.要实行善治,因为善治是良法之治的前提 B.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法律的教化作用 D.坚持科学立法,就能使每一部法律能得到全体群众拥护 3. 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和国家强调坚持全面 依法治国,这是因为( D )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④法治能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五、展学:拓展践行 夯基础:完成课后作业4.1(预计15分钟) 拓思维:查找资料,说一说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有哪些?制作一份“法治与经济”的手抄报,在学校或者班级的“法治长廊”中展示。(选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础(2022).pptx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案).docx 民法典宣传.mp4 法治进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