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法治社会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法治社会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8.3法治社会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信心与动力。
2.科学精神:理解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3.法治意识:学法、信法、用法,培养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4.公共参与:养成依法办事的自觉,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
2.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任务和重大意义。
【难点】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 )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2.阅读《政治与法治》p93-p96,回答以下问题。
3.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 )。
4.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和意义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________________。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________________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3)建设完备的________________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________________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2.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5.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1)全社会对法治_________________,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_________________,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3)社会纠纷_________________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五自我检测
8.3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以“数说医保成绩单”为题进行述评,展示了以下调查资料。国家医保局多次调整全国核酸检测价格,从最初的120元,降到80元,再到60元,再到40元以下。国家医保局实施集中带量采购,2021年药品“集采”平均降价50%以上、耗材“集采”平均降价80%以上,累计减轻群众负担超过2500亿元。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2年1月1日实施,药品总数达2860种,74种药品新纳入目录,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1%。202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其评论恰当的是( )
①医保局为民执政,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②国家降低就医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③各方明确权利与义务,完善责任分担机制
④医保政策不断完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人民群众通过合法手段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纠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 )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好市民公约的法律规范作用
④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下列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的是( )
A.子产铸鼎,公布法律,让老百姓周知国家常用的法律
B.“其身正,不令而行”,统治者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C.人们“信官不信法”,总是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
D.窦娥被杀前发下三桩誓愿,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4.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和“以房养老”等幌子骗取老年人钱财,严重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应对以“养老”为名的电信网络诈骗,各地各部门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强化老年人警惕心理,守好群众的“养老钱”。防范养老诈骗需要( )
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全社会信仰法律,使学法用法成为社会的基本规范
③执法部门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保障人民的一切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随着某市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佩戴头盔,悬挂号牌等进行了规范,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公共生活更加和谐有序。这主要得益于( )
A.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依宪执政、良法之治
B.法治社会建设,引导普遍遵守、社会和谐
C.法治政府建设,确保廉洁高效、执法严明
D.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该法的出台与实施( )
①为个人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促进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健全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③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完善法律体系
④提高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关于某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表述正确的是( )
①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②落实行政决策程序与执行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执行力
③采取座谈、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国家事务决策权
④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4月1日起,广西南宁实施《南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6个城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共享电动车管理,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使用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动车禁止载人等等,经过管理,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公共生活更加和谐有序。这主要得益于( )
A.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依法执政、良法之治
B.法治社会建设,引导普遍遵守、社会和谐
C.法治政府建设,确保职能科学、权责法定
D.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9.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 )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精心挑选服务对象
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好各类社会规范的作用
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一些地方,本该由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完成的任务转嫁给了村社干部。食品安全督查、违法建筑、占道经营排查,……这些问题曾让村社干部疲于应付。2021年以来,杭州市纪委市监委通过一线走访调研、听取媒体反映,深入查找基层责任转嫁问题,督促开展专项整治。纪委监委整治基层责任转嫁村社的问题( )
①是对村社职能的重新定位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
②需要纪检部门加强司法监督,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③有利于理顺基层政权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
④能够减轻村社干部的负担,促进村社职能的本位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1)社会治理依法开展。(2)实施法治。(3)宪法和法律。(4)法治宣传教育。(5)法治化水平。(6)法律服务体系。(7)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8)学法、信法、用法。(9)社会矛盾。
3.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4.(1)法治意识
(2) 法治化 社会规范
(3)法律服务体系
(4)预防化解
5.(1)普遍信仰
(2)普遍遵守
(3)依法
五自我检测
1.C
2.B
3.A
4.A
5.B
6.B
7.C
8.B
9.B
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