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科学立法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巨大成就,增强推进科学立法、促进公平正义的信心。【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现状,正视立法质量日益凸显的现实;明确科学立法的原则和措施。【公共参与】树立法治精神,理解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强化参与科学立法的责任担当。【法治意识】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中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科学立法的内涵;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2难点:科学立法的内涵;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三思维导图四课前预习1.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1)科学立法要做到______,在____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______,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______开展立法工作。(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______,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______,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______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______、权力与责任。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______相统一、相对应。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______,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科学立法的原则(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______,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要符合我国的______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2)科学立法符合____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______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______的需求。(3)立法必须遵循______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______,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3.在我国,( )和( )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4.科学立法的内涵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______。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______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____。5.科学立法体现我国(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科学立法符合( )和( )。6.阅读《政府与法治》p97-p100,回答以下问题。五自我检测1.不断健全良法善治,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时代之需,人民之呼。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在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在2021年11月8日表决通过。材料反映出( )①良法内容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宪法以及反垄断法等法律③集中民智有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④完善我国的法治保障体系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法。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坚持科学民主立法,以良法促进社会善治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民基本民主权利④履行噪音污染治理主体责任,防治噪声污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海南省和北京市的人大常委会在已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率先制定了各自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海南省的条例重点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等自贸港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北京市则主要强化奥林匹克标志、网络平台等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南省的条例完善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实施机制②北京市的条例体现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权③海南省的条例提高了海南自贸港在相关领域的治理能力④北京市的条例加强了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网络平台的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高三某班以“春天里的中国民主故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材料一: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在网上全文公布,共征求到1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材料二:我国共有五级人大代表262.3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94.5%,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领域、每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材料三:政协会议为何比人大会议召开早?一般而言,政协会议比人大会议要早l-2天举行,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人民政协履行其职能。因为人大会议在做决策之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以及各界的代表,在政协会议里面进行协商、讨论,政治协商结果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地协商,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召开。由此可见( )①民主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我国实现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揭示了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法要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国家立法顺应人民期待,不断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实现以良法保障善治,需要( )①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②提高立法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③立法机关依法执政,树立审时度势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④增强立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现为民立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近年来,全国人大在多方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坚持开门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法治成果惠及人民。全国人大这样做( )①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②可以确保社会主义民主得到法律和物质保障③有利于推进立法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④体现了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大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群众有序参与民主立法的有效行使,被形象地称为国家立法直通车。截至202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先后就132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获得建议11360余条,这些意见建议都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尊重和认真研究,其中2300余条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①完善了立法程序,赋予人民群众立法权②有利于直接反映民意,完善基层群众自治③有利于促进立法精细化,实现良法之治④充分发挥基层优势,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我国推出了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重大举措;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的意见有350多万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设立了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30多部法律草案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这反映科学立法要( )①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②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③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④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确保法律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专门立法,从前期调研到进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三次审议,十年磨一剑。该法律的审议通过( )①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确保了法律落地实施③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④表明依法执政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法的制定( )①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立法面前一律平等②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使个人信息保护有法可依③能促进相关法律实施,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④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四课前预习1.(1) 依法立法 法治 法律依据 法定程序(2) 民主立法 沟通机制 有序参与立法(3) 权利与义务 权利与义务 权力与责任2.(1) 国家性质 政治制度(2) 国情 国家机关 社会发展(3) 法律体系 对象和界限3. 宪法 立法法4. 科学立法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质量5. 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国情 实际6.①全面依法治国。②符合国情和实际。③遵循立法程序。④调整对象和界限。⑤依法立法。⑥法治的轨道上。⑦充分发扬民主。⑧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五自我检测1.A2.A3.C4.C5.C6.B7.D8.B9.B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