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安全用电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3 安全用电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19.3 安全用电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
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安全用电原则。
难点:了解常见的几种触电事故。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探究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的人数近万人,所以安全用电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1.引导学生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感受是否有触电的感觉。
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触电的感觉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电池的电压太低,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所以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知识拓展]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电流通过人体时人的感觉。
电流(mA) 作用特征
50Hz~60Hz交流 直流
0.6~1.5 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 无感觉
2~3 手指强烈颤抖 无感觉
5~7 手部痉挛 感觉痒和热
8~10 手已难于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 热感觉增强
20~25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 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强烈收缩
50~80 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 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收缩、痉挛,呼吸困难
90~100 呼吸麻痹,延续3秒就会造成心脏麻痹 呼吸麻痹
300以上 作用0.1秒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 —
给学生充分时间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最后评价总结: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2.安全电压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 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为103 Ω,对人体而言的最大安全电流约为36 m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最大安全电压U=IR=0.036 A×103 Ω=36 V。
3.了解电压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①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②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 V。
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1.触电的原因
家庭电路的电压和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已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范围,所以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当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2.触电的类型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生活中常见的触电事故。
学生阅读教材P113~P114“常见的触电事故”部分的内容,讨论教材中出现的触电类型。
学生观看视频和教材内容后总结:
1.低压触电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只手接触零线叫做双线触电。
第二种情况: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叫做单线触电。
2.高压触电的形式
a.高压电弧触电:人靠近高压线(高压带电体),造成空气弧光放电而触电(雷击即是如此)。
b.跨步电压触电:人走近高压线掉落处,前后两脚间电压超过了36 V而触电。
3.触电急救
请同学们讨论:发现有人触电时你该怎么办?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吗?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及时补充。
(1)迅速切断电源(拉开总闸或总开关)。
(2)用干燥木棒、竹棒挑开电源线,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3)发生电火灾时,务必先切断电源,再泼水救火。
(4)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同时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三)安全用电的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用电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师生共同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为了防范触电事故,家庭电路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漏电保护器等保险装置。但是这些保险装置并不是绝对可靠的,也有出现故障和失灵的时候。因此,防范触电事故最重要的是要有安全用电意识,遵守安全用电原则。
为了确保用电安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
3.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四)注意防雷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雷电的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被雷声很强的光所震撼。教师顺势提问: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夏天还要注意防雷。有人说,作孽会遭雷劈,真的那么灵验吗?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15“注意防雷”内容,并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如下问题:
1.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
2.你在哪里见过避雷针?
3.雷雨天气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1.雷电是由于大气在激烈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发生摩擦,致使一部分云层带上了正电,另一部分云层带上了负电。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强大的闪光和声音,这就是雷电。
2.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等,所以通常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来防雷电。
3.雷云天气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1)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
(2)减少使用电子设备。
(3)切勿游泳或从事水上运动。
(4)不要站在山顶及空旷场地。
(5)应远离高大树木和桅杆等,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
(6)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指出:作孽会遭雷劈是封建迷信,是不科学的。
(三)课堂练习:
1.(多选)当你接触到下面所述的电压时,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
A.家庭照明线路的电压
B.10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
C.建筑工地使用的电动机线路的电压
D.汽车所用的蓄电池的电压
2.有几位同学讨论关于安全用电的问题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见解,不正确的是(  )
A.经验证明,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B.下雨天,不能用手触摸电线杆的拉线
C.日常生活中,不要靠近高压输电线路
D.空气潮湿时,换灯泡时不用切断电源
3.如图所示是一只小鸟落在11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的电线,但小鸟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爪是干燥的,鸟的身体不导电
C.鸟两爪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小鸟
4.(多选)有几位同学学习了关于“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以后,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遇到雷雨天,不要到大树下面避雨,在野外时,要尽量降低身高
B.遇到雷雨天,要将门窗关闭,并远离门窗
C.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输送电能的
D.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可避免雷电造成的危害
【答案】1.AC 2.D 3.C 4.ABD
(4)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安全电压,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节 安全用电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1.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2.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三)安全用电原则
(四)注意防雷
1.应用避雷针
2.生活中的一些其他措施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理论与生活实际相对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而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同时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庭电路中触电事故以及相应的安全用电原则。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讨论,可使课堂学习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