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4海陆变迁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4海陆变迁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4海陆变迁导学案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
1.知道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成为高山的。
2.知道地表形成短期内暖意发生变化的表现是火山喷发和地震。
3.知道大陆漂移说是谁提出的。
4.知道全球主要有几大板块、什么的地方地壳稳定、什么的地方地壳活跃。
5.知道火山和地震主要是由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二、自主学习要点及检测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40-46页,并在线学习101微课《海陆变迁》后,完成下列问题。
(一)地表形态变化
1.读教材4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不易被人们察觉,例如,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_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__隆起才开始抬升成为高山。
(2)有些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在短期内甚至瞬间发生的,例如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大陆漂移假说
2.读教材41页,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_________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2)距今大约_________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三)板块构造学说
3.读教材42页,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主要有______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
(2)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______,多火山、地震。
(四)火山与地震
4.读教材43-4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______或___________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在那里,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______万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
(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列火山是____________。人类记载的最猛烈的火山活动,是1851年4-7月印度尼西亚________火山爆发。
三、自主学习疑惑
亲爱的同学,请把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记录在这里,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来突破这些学习难点哦。
【探究案】
一、课堂探究学习目标
1.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并能为这一假说寻找证据。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知道大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世界大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关注人类如何防震减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4.能够运用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
二、新课学习与探究
(一)地表形态变化
1.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活动: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遣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根据教材40页第二段,说一说剧烈的地表形态变化有哪些表现?
3.你知道吗?有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很大。
(二)大陆漂移假说
1.根据教材41页第一段,说一说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谁?
2.根据教材41页第一段及图2-53,概括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根据教材42页的活动,你能说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吗?
【拓展延伸】
思考:大陆漂移的证据还有哪些?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根据教材41页第一段,说一说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活动:①有人说,岩石圈是地球的坚硬外壳,它曾像煮熟了的鸡蛋蛋壳那样破碎过,形 成了一些边缘呈锯齿状的板块。读图2-55,想一想,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2.板块运动及影响
(1)根据读2-25,说一说板块有哪些运动?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如果板块之间发生张裂运动,会形成什么地貌?说举例说明。
如果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或挤压运动,会形成什么地貌?说举例说明。
【拓展延伸】
思考: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还有哪些需要注意?
3.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吗?
红海面积在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的形成
落基山脉的形成
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
(四)火山与地震
1.火山与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读教材43页第一段,说一说世界上的火山与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
2.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1)读下图,说一说世界两大火山与地震带的分布位置主要有哪两块?
(2)对比下面两幅图,说一说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现象
中国多地震
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
英国地震很少
活动:地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可以减轻地震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观察图2-60,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三、课堂检测
1.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中,能够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叙述中,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
B.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C.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古地层相物合
D.经测量证实,海陆分布在不断地、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A.日本位于太平洋之中,风浪大
B.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C.日本国土面积小,稳定性弱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4.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碰撞而产生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C.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5.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在靠近,有人推算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躲在坚固物品下面;②快坐电梯跑;③呆在床上别动;④卫生间里躲;
⑤大衣柜里躲;⑥注意保护头部;⑦跳楼逃生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⑤⑥⑦
四、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检测:
1.(1)海洋 地壳
(2)火山喷发 地震
2.(1)魏格纳
(2)两三百万
3.(1)六
(2)稳定 活跃
4.(1)张裂 碰撞挤压 500
(2)印度尼西亚 阿空加瓜山 坦博拉
课堂检测:
1.C
2.A
3.B
4.C
5.C
6.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