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导学案【预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有哪些山脉。2.什么是冬季风与夏季风。3.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4.我国气候的三个特点。二、自主学习要点及检测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39-41页,并 学习101名师微课《中国的气候》的“季风气候显著”后,完成下列问题。(二)季风气候显著1.读教材39-41页及图2-30,回答下列问题(1)习惯上以______山脉、______山脉、______山脉、______山脉、______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2)夏季我国盛行来自海洋的______风(风向),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______风(风向)。(3)______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4)我国的雨带开始于______月,______月后由北向南撤退。(5)______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6)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气候复杂多样、______显著、______显著。三、自主学习疑惑亲爱的同学,请把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记录在这里,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来突破这些学习难点哦。【探究案】一、课堂探究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能在地图中指出。2.知道什么是冬季风与夏季风,并能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它们的相关内容。3.分析说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4.能举例说明季风气候显著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析我国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的原因和表现。二、新课学习与探究(二)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读教材39页最后一段,找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在“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图中标出这些山脉的名称。(2)什么是季风区?什么是非季风区?【拓展延伸】议一议:什么是季风?2.冬季风与夏季风根据教材39页最后一段及右图,完成表格源地 风向 性质 时间冬季风夏季风3.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1)读教材40页第一段,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2)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读教材40页第二段及下图的四幅图,完成表格时间 锋面雨带的位置4-5月6-7月7-8月9月10月 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3)根据教材40页第二段分析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是如何带来旱涝灾害的。4.季风气候显著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活动:根据教材40页的阅读材料,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拓展延伸】议一议: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从地理角度思考:何为“春风”?为什么“不度”?5.大陆性特征明显(1)阅读教材41页第一段,说说为什么我国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2)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想一想:阅读下表,说一说这表明了中国气候具有什么特征?城市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齐齐哈尔 47°23′N 146米 -19.2℃ 22.8 ℃ 42.0 ℃巴黎 48°58′N 65米 3.5 ℃ 18.4 ℃ 14.9 ℃活动1:读图2-31,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活动2:你的家乡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如果位于季风区,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如果位于非季风区,谈一谈家乡的气候特征三、课堂检测1.“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歌词反映了我国气候特点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气温年较差大C.季风气候显著 D.海洋性特点显著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3.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B.台风形成的暴雨是我国的主要降水C.冬季风势力强,在我国各地都比夏季风控制的时间长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5.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 )①纬度位置太靠北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6.读我国某季节季风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所示,我国正处于______季。东南季风由_____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_______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__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2)受图中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降水_________。四、课堂小结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1)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 冈底斯(2)偏南 偏北(3)夏季风(4)4 9(5)中国(6)季风气候 大陆性特征课堂检测:1.C 2.B 3.D 4.C 5.D6.(1)夏 太平 印度 温暖湿润(2)季风区 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