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这一基本国策的高度认同。
2.科学精神: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
3.公共参与: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必备知识: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关键能力:正确认识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难点: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与,又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新的历史起点
(1)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同世界_________,向世界_________。
(2)中国将以更加_______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_________、国际秩序的_________,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2.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1)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_________体制,反对___________。
(2)积极参与_________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_________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3)中国坚持建设_________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_________,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_________。
3.我国以共建____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而且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__________中国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
4.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__________。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5.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__________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6.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我国紧紧抓住 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 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 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7.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__________和风险加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五自我检测
1.“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1年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自2018年以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举办四届。由此可见,我国( )
①实施“引进来”战略,逐步减少出口规模
②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③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④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在目前全球市场萎缩,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某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发挥国际经贸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双向投资、进口出口协调发展。发挥好境外重点展会、进博会、服贸会、东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作用,多层次、多元化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放宽市场准入,发挥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
③形成以价格、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④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回首2021年,“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全年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占我国外贸的比重达29.1%。展望“十四五”,2022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表示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特色更加明显,中国将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这( )
①说明我国引进外资的结构持续优化
②意味着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需要各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④使得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全面加强同多边贸易规则的对接,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地方法律法规19万多件;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7.4%,远低于入世承诺的9.8%,接近发达成员水平;实际开放市场接近120个分部门,大大高于入世规定的9大类100个分部门……中国做出的上述努力( )
A.表明我国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积极回应了世界对我国的期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产品
C.彰显了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决心
D.是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的体现
5.大豆“奇遇记”。我是一粒豆豆,2017年美国生产“我”的成本为每吨2246.3元,中国则为4776.1元,2018年,美国对自中国进口340亿美元商品实施加征25%关税的惩罚措施,作为反击,中国也对同等规模美国商品加征了25%的进口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我”夹在中间很为难;加征关税前,中国大豆进口关税仅为3%,加征25%关税后,美豆进口的税后价每吨上涨了700-900元。2022年数据截止到6月,美豆对中国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减少14.5%。据此可以推断出( )
A.美豆对华出口出现断崖式下降,国内价格大幅上涨
B.美国豆农、出口商等对美国加征关税均持乐观态度
C.中美加征关税不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两国合作共赢
D.中国有生产大豆的比较优势,国内就可以自给自足
6.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下图是我国入世后相关经济信息。
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我国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创始构建者
②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激活力、增动力,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
③我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和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
④我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关系重大。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再创新高,"大进小出",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而我国粮食需求处于结构性增长阶段,个别粮食品种缺口较大。特别是近期,受俄乌战争、新冠疫情等影响,国际粮价持续上涨。为应对国际粮价上涨,我国应( )
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各类粮食自给自足
②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优先发展粮食生产
③强化政府经济监管职能,保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
④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全球范围,众多跨国公司普遍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供应链优势显著,扩大开放步伐坚定,是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中国脱钩行不通。这是因为我国( )
①保护外商在华投资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外商营商环境
②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促进世界发展
③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有利于促进国际之间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④形成了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除关税优惠外,RCEP还在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为亚大地区经贸规则树立标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 )
①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区域投资便利化
②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区域内经贸往来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④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实现了区域内均衡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1年是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10年来,中欧班列开行累计突破4万列,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中欧班列的成功运行( )
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铸就了所有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
③有利于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
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1) 深度互动 深度开放
(2) 开放 贡献者 维护者
2.(1) 多边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
(2) 全球经济 协商
(3) 开放型 新动力 包容
3. 一带一路 共同分享
4.受益者
5.外商投资
6.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
7.不确定性
五自我检测
1.B
2.B
3.C
4.C
5.C
6.D
7.D
8.A
9.C
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