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十四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分析外交政策制定的国内外环境;认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概念解析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国际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其国际关系的活动。
外交
“ 外交是运用智慧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
——欧内斯特·萨道义
古人所用“天下”一词,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指中国或中国政教所及之地;后者即《中庸》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之意。不管哪一类的“天下”,中国皇帝都居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负有抚驭、开化四夷的责任。是以大一统理念的理想境界是以中国为宗主,以四夷为附庸的华夷一统。……古代中国之所以将先秦诸侯与天子之间的朝聘制度用于对外关系,形成历代相沿的朝贡制度,便是大一统理念在外交制度上的折射。——李云泉《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
朝贡外交
中国古代外交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惧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屈辱外交
中国近代外交
朝贡外交
屈辱外交
古代中国外交
近代中国外交
当代中国外交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国家实力
国内外形势
决策者
民意……
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
中国现代的外交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
“文革”
过 渡 时 期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78年
新时期
徘徊
新时代
2012年
建国初期
外交奠基
50年代末至
60年代初
逐步冲破封锁
70年代
外交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
外交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第一阶段: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C50—70S初的外交)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为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前提;
(2)旧中国不平等的外交关系仍然存在。
(3)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4)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新中国如何利用有利条件,实现外交目标?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我国的外交总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总方针的提出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3.新中国建立之初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注意:这是毛泽东在49年上半年提出的)
方针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收回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运权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1950年与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废除1946年国民党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取消美国在中国取得的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中国开放的任何口岸自由航行的权利
连连看:
特点:革命性及意识形态色彩;结盟性;平等性;过渡性。
时间 国际局势 中共动向
1945年 2月 雅尔塔会议美苏均承认蒋介石在中国的领袖地位,并劝说中共服从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毛泽东乐观自信,认为战后可以走中间道路,与美苏协商共事。
1946年6月 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军事援华法案》,对国民党政府加强军事和财政援助。 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 3月 “杜鲁门主义” 出台 毛泽东:"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1948年 5 月苏共中央发出信号:苏联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中共。 11 月,刘少奇表示:在当今的时代"中立"是不可能的,是否联合苏联是“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
1949年 6月 美国国务院电告大使司徒雷登,拒绝其访问北京与中共谈判的要求。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正式提出“一 边倒”。
难点突破一:“一边倒”与独立自主不矛盾吗?其实质是什么?
主要原因:
(1) 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发展经济的需要。
(2) 战后两极格局之下,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遏制中国。
(3)中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同。
(4)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一边倒”是主动的,有原则的选择。
实质:
针对西方国家抵制中国
所采取的政治方针。
影响:
①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②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
③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
④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⑤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⑥受苏联影响,不利于同非社会主义国家交往
意义:
1、是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
2、标志着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3、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4、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材料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外交实行”一边倒"方针。首先,这是从美苏主导的冷战对峙格局出发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已经展开激烈对抗,这是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最重要的国际条件。
——王逸舟、谭秀英《中国外交六十年 1949-2009》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1)与苏联等1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或人民民主国家建交,以及和印度、印尼、缅甸等国建交,兴起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2)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
——毛泽东:《毛泽东外交文选》
巴基斯坦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3)1954年6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准则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4)1954年4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思考:建国初外交政策应如何顺势改变?
材料一:“一边倒”的实施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边倒鲜明地体现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政策,具有革命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而且具有创新性、平等性、包容性、开放性,是对“一边倒”政策的突破和发展。
革命外交
务实外交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讲话
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责任
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5).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一、新中国:提出外交新方针(20C50—70S的外交)(4)外交关系进一步发展(二)20C50S的外交:3.成就: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外交方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①革命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②结盟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外交政策,开展外交活动。③平等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④过渡性4.特点:小知识:代办,又称常任代办,是最低一级外交代表,由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遣,而大使、公使则由国家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因而所享受的礼遇低于大使、公使,但所享受的外交特权和豁免与大使、公使相同。如两国长期保持代办级的外交关系,则表明双方的外交关系是不完全的。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外交——逐步冲破西方封锁
(1)背景
国际:①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中苏关系逐步恶化,中美仍然敌对
国内:③国内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2)方针——两只拳头打人;团结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主义
(3)成就
①出现与亚非独立国家建交高潮。(第二次建交高潮)
②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材料 自1959年中印边界首次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公开袒护印度……1960年7月,苏联作出从中国撤退全部专家的决定,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和合同,废除了多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一、新中国:提出外交新方针(20C50—70S的外交)(三)20C70S的外交:1.外交政策:一条线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一大片“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其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70年代——外交打开新局面
★自主学习:结合图片并阅读教材,概括这一时期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3)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70年代的外交方针:“一条线一大片“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①中国是创始国,由于美国的阻扰,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历史原因)
②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直接原因)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
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控制减弱。
思考: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1)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4)有利于壮大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1971年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联合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新中国外交50年》
★历史解释: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美为什么会有“握手”的意向?说明中美的“跨洋握手”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的?影响双方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问题?
材料 “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中美联合公报》
1.原因:中美双方利益需求。
美国:①“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②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④陷入越战泥潭⑤西欧日本的崛起,霸主地位衰弱
中国:①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②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历程:“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尼克松总统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障碍: 台湾问题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21C初)全方位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文选》
2.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独立自主,不结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2)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在1985年提出
外交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3.外交成就:
(1)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世纪之交,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2)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①解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边界问题
为了明确和确定三国国界交界点的位置,中、吉、塔三国于2000年7月5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将三国国界交界点(以下简称三国国界交界点)位于扎阿拉依斯基山山脊 6406米高地上。2003年9月2日两国互换了该协定批准书证书。至此,中国与哈、吉、塔三国之间全长约3300千米的边界已全部划定,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成为双边发展友好与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为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3.外交成就:
(1)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世纪之交,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2)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①解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边界问题
②加强与东盟的联系;
东盟指的是东南亚国家联盟,10指的是东盟的十个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文莱、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菲律宾,1指的是非东盟的国家——中国。整体的说就是东盟十个国家和中国。(还有东盟10+3,它指的是东盟十个成员国和中日韩三国)无论是10+1还是10+3主要指的是经济上的合作为了这些国家共同组建自由贸易区,就像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的欧盟自由贸易区一样。
李克强出席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中国把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①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2019年6月5日,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②积极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 论坛的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于1976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上签署的。条约的宗旨是“促进地区各国人民之间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
(4)进入21世纪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上海合作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
二十国集团
③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金砖国家
④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进入21世纪
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中国,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成立于1999年,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
成立于2001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金砖国家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之后每年举行一次。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话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
二十国集团
金 砖 五 国:俄 印 南 巴 中
金砖国家特指世界新兴市场,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称为“金砖国家”。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之后每年举行一次。
大国关系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②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③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发展中国家①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论坛。②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③建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周边国家①解决与哈、吉、塔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东盟首脑建立“10+1”会晤机制;③与印、巴、朝、韩、越、蒙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多边外交①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变外交活动;②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二、新时期:取得外交新成就(1978—2012年的外交)(三)外交成就:
第三阶段:十八以来的中国特色外交
大国特色、多边、合作共赢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
(1)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2)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4)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发达国家
周边国家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非洲国家
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伴而不结盟
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扩大利益交汇点
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当代中国的外交
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关于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改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 峰会上
张高丽签署《巴黎协定》
2.十九大以来的外交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实践成就---贡献中国方案
★历史理解: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 逻辑清晰)
材料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期,俄语一枝独秀。中学里学习俄语蔚然成风,东北所有的中学,北京和其他城市的 59 所中学都教授俄语;社会上也掀起了俄语学习的高潮,不同层次的俄语学习班、培训班、 学校等快速发展;到1952年,全国有57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教育部只保留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负责 培养全国的中学英语师资。1956年,教育部确定外语教学中俄语与英语的比例是1:1,随后又规定俄语占1/3,2/3为英语和其他语言;1962年,周恩来指示要在l0~20 年内把世界上主要语种都办起来;1964 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颁布,指出要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1979年,教育部要求语种布局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要把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注意日、法、德等外语的比例。以英语为主,多种外语全面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
——孙国宽、王琴《从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管窥我国外交政策》
【答案】论点:
(1)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折射出外交政策的变化。
(2)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3)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影响了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
示例: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影响了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期,在“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大力发展俄语教育。这有利于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的对外交往。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积极与一些西方国家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开展友好往来;同时中苏关系破裂。因此,我国俄语教育发展趋缓,英语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他语种也有所发展。这为 70 年代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培养了人才。 70 年代末以来,国际局势趋向缓和;我国先后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广大亚非 拉国家的关系也进一步发展;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开展了全方位的多边外交。在此背景下,我国以英语为主多语种全面协调发展的外语教育格局日趋形成。这为新时期我国全面融入世界奠定了基础。 总之,随着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也日趋科学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外语教育语种的变化是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一面镜子。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
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求同存异。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树良好形象。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本课小结当代中国的外交一、新中国:提出外交新方针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二、新时期:取得外交新成就三、新时代:走出外交新道路1.背景:3. 成就:1.背景:2.特点:中国外交智慧当代中国的外交3.成就:2.外交政策及目标4.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全方位的外交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